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9 更新时间:2024/1/25 3:51:02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于公元711年,逝于公元762年,终年51岁,在位6年,于公元762年受惊惧而死。他为何会惊惧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亨是怎样一个人

唐肃宗李亨,他的原名其实是李与,从名字上看,似乎很平凡,并没有多么出奇的地方。因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所以出生就有王侯的身份,曾经被封为忠王。

他是在公元738年才被立为太子的,这时他已经27岁,可以说已经很晚了。当然对于他的“唐玄宗第三子”身份来说,又是极为的幸运。因为按照古代流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来选择继承人,太子身份理应由唐玄宗李隆基的嫡长子继承。也是因为一些原因和变故,李亨才有幸在27岁成为了太子,他也是在这时候改名为李亨。

他当太子是当了18年才继位皇帝的,而且这个继位也没有经过唐玄宗的同意,算是借助乱而登基的。这其中的原因是马嵬驿兵变后,他与唐玄宗分道而行,在不知道皇帝生死消息的情况下,及时拥立太子登基,保证王朝稳定是应有之策。

只是,皇帝生死哪有那么容易,因此他也是利用这次战机为自己取得利益和地位。因为他是太子,所以也是顺应王朝发展规律继位,而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更是使得他占尽人伦道理。

由此可见,李亨是一个有心机和智慧的人,也怪不得能够成为皇帝。

他在位期间有什么执政效果

李亨继位后,为肃宗,改年号称“至德”。这时他就开始计划收复两京,即西京(陕西西安)和东京(河南洛阳),这是他第一次展露自身的抱负和雄心,因此,他也是想尽早解决战乱,恢复唐朝的盛世安宁的局面。

只是计划如此,但没有做好相应部署和调查敌方,因而宰相房琯带领的军队在陈涛就遇到了叛军的攻击,并很快陷入劣势,进而全军覆没。这对于唐肃宗刚继位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

为了缓解败仗带来的影响,李亨只得停止派兵征战,慢慢筹集实力,为下一次有效进攻做铺垫。到了至德二年,安禄山史思明叛军产生了内讧,安禄山也被其子安庆绪杀死。这时候,李亨抓住机会,派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去反击叛军。

而这次反击,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六月、十月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这也是唐肃宗继位以来第一次取得大胜仗,并收复两京,实现民心的归附和国土的归属。只是由于是借兵,曾与回纥约定:取得胜仗后,土地和士族庶族依旧属于大唐,但金钱和子女都归属回纥。因此尽管是胜仗,洛阳依然受到了巨大破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收买回纥军队,体现出唐军的虚弱和缺乏。

到了后面与叛军安庆绪决战时,为了不让军权到大将手中,他竟然不设统军元帅,派宦官鱼朝恩去代替自己统领全军,因为宦官不懂军法和兵法,从而在战略上就失去了先机和统筹。由此也体现出唐肃宗的眼界狭小,胸襟不够。在战败后,他还不调查事实经过,就罢免了郭子仪军权,因此这里也体现出他的些许“昏庸无能”,一昧宠幸宦官。

?? 李亨为何会忧惧而死

在朝廷中央,李亨也开始犯了他爹李隆基的错误,宠幸和信任身边的人,只不过他比李隆基更昏,出了宠幸张皇后,他还宠幸宦官,并且纵容他们干预政事。由此兴起的党争着实又进一步消耗着唐朝的国运。

到了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患病,由此几个月就不能上朝处理政事。皇帝作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不处理政事,那么这时候的唐朝统治集团又该有多么荒废无为。同是这一年四月,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病死,他非常悲痛伤心,病情也随之加重。

这期间,张皇后为了不让李辅国过多干预朝政和选继承者,就找见太子说了这件事,并决定寻机会杀掉李辅国。只是这恰巧又被李辅国得知,于是李辅国就联合程元振带着手下进宫去抢先一步解决这次危机。他挟持太子并假传太子命令,从而去了内宫。张皇后此时自然非常恐惧,为了自己的安全,她立刻就找唐肃宗李亨救命。

只是这时候的李亨已病入膏肓,也没有能力去救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皇后被李辅国等乱臣拖出去。因为害怕,李亨也一下子病情加重,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魏少帝曹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芳

    曹芳,字兰卿,曹魏第三位皇帝,他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也是曹魏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那曹芳是如何做上皇帝的呢?因此当时曹叡是皇帝,但是她他的儿子都全部夭折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曹叡为了让曹魏江山后继有人,这也是为了社稷着想,所以也开始为以后立太子做准备。

  • 东汉皇帝之汉少帝:刘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辩

    刘辩,即汉少帝,汉灵帝刘宏的嫡长子,生母是何皇后,由于生于汉末乱世,他的一生都是个悲剧。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少帝刘辩虽然为帝,但一则他年幼,二则朝政大权在何太后和何进手中,三则又有宦官乱政,所以他的帝位并不稳固。后来何进欲除宦官十常侍,于是就调董卓带兵进京,但十常侍

  • 如何评价汉景帝刘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景帝

    “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治世”,它指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采纳黄老之学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役、鼓励生产的政策,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一段时期。因为文景之治的成功,后人常常称赞文帝、景帝是仁慈之君,提倡君主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后

  • 如何客观评价北齐文宣帝高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洋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邺城。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齐皇帝高洋,被认为是前半生是天使,后半生是魔鬼。一方面,他聪颖绝伦,精明强干。在他年幼时,他的父亲高欢想测试儿子们的智力,给每个儿子发了一堆乱麻,看谁整理得快。高洋

  • 如何客观评价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昭帝

    刘弗陵,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为之后的”昭宣中兴“打下基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著名大帝李世民曾言道:昔汉昭帝之保霍光,魏太祖之明程昱,朕之不德,庶几于此。对于汉昭帝来说,他从父亲汉武帝手中接过的并不只是

  • 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的造诣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徽宗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君主,却是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颇具天赋,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人也都知道,宋徽宗赵佶几乎就差点成为亡国之君了,只不过他在紧要关头把皇位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否则他很大概率要顶上这个帽子了。在很多人看来

  • 三国曹魏少帝:曹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

    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司马昭弑君,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曹魏都城洛阳的重要历史事件。公元260年,曹魏皇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

  • 三国东吴宗室权臣:孙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綝

    在三国时期,提到著名的权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其中,就董卓来说,在东汉末年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从而权倾朝野。在董卓之后,曹操这位权臣,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在曹魏建立后,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

  • 如何客观评价唐睿宗李旦?唐睿宗让了几次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睿宗

    可以说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羡慕的位置,自古以来那些出生在皇家的皇子们为了登上皇位更是尔虞我诈,骨肉相残。为了追求帝位而同室操戈几乎是每个皇子的宿命,而却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皇子,他出生在中国繁荣鼎盛的唐朝,曾有三次登上帝位却都将它拱手让人。历史学家对此人也是褒贬不一,他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也是

  • 汉朝皇帝之汉景帝刘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景帝

    刘启(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