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介绍 AD960-AD1279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介绍 AD960-AD1279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24 更新时间:2023/12/13 7:56:17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但是两宋时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两宋亡国都是因为宋徽宗与宋度、理两帝宠幸奸臣所造成的,徽宗宠六贼,度、理二宗则宠贾姒道。

一、北宋历代皇帝列表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建都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周末帝柴宗训禅位于赵匡胤,即位后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剥夺军权,并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

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对辽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败,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入国都开封,次年灭亡,共历九帝,一百六十七年。

1、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

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接受贤臣赵普的建议,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社会比较安定。

但是也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但也因为重文轻武,使宋代文学、哲学、美术、科技异常发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岁。

2、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 赵光义(939997),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位22年。

赵光义是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3、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 (968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经济发展,号称治世。

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4、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10101063),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名赵祯,原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1063年病死开封,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享年54岁。

宋仁宗赵祯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

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5、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名赵曙(公元1032--1067年),太宗曾孙,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嘉佑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佑八年即帝位,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6、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1085年),原名仲铖,英宗长子,英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堡)。

神宗赵顼,先后封为淮阳王、颖王,英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他喜欢读《韩非子》一书,读后说:“天下弊事很多,不能不改革。”英宗于公元1067年正月丁巳日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熙宁”。

赵顼即位后,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严重局面,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他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废去元老,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新法推行了十几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

当时,有个地方发生地震和山崩,保守派就说这是王安石变法不当,引起老天发怒,公元1073年,河北地区遭受大早,灾民被迫逃荒,有个保守派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呈送给赵顼说:“早灾是由于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只要停止变法,罢免了他,老天一定会降雨消灾。”

曹太后和高太后也在赵顼面前哭诉王安石搞乱了天下,要求停止新法,神宗动摇了,王安石先后两次被迫辞职,以后就一直没有出来做官。

王安石辞官后,赵顼还把大部分新法维持了近十年,直到他死去。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他前期任用王韶,获得了熙河战役的胜利,收复了两千里故汉地,后期任用宦官李宪,因指挥失当在灵武遭致惨败,神宗半夜得到消息,起床踱步,达旦未眠,因此得病。

公元1085年2月神宗病重,3月立子赵佣为太子,嘱咐由高太后协同处理国事,戊戌日,病死于汴京宫中的福宁殿,赵顼死后的庙号为神宗。

7、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赵煦(公元1077--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永泰陵。

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感到不满,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

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总的来说,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原因。

8、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皇帝(1100年-112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黑龙江依兰。

9、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

宋钦宗赵桓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 (1127年)与徽宗为金兵俘掳北去,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二、南宋历代皇帝列表

南宋(1127年-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

1、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0日在位,年号先后为建炎、绍兴,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神宗孙子,宋哲宗侄子,宋钦宗赵桓之弟,曾被封为“康王”。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汴京,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钦宗命其出使,赵构成功出使,不辱使命,后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有士卒万人。

次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尽被虏走,北宋王朝灭亡,赵构在外组织勤王兵马,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2、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赵眘(公元1127--1194年),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

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

次年改元“干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备战,干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干淳之治”(干:干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敦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闷闷不乐而起病,最终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于临安重华殿。

3、宋光宗赵敦

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赵惇是孝宗和郭皇后第三子,绍兴十七年丁卯年九月四日乙丑(1147年9月30日)生于藩邸宫中(光宗把这天定为重明节),属相兔,光宗于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日(1189年2月18日)-绍熙五年七月五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当政共计6年,年号绍熙。

绍熙元年正月一日(1190年2月7日)-绍熙五年七月五日(1194年7月24日),年号使用5年,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圣安寿仁皇帝,庆元六年八月八日辛卯(1200年9月17日)光宗崩殂于寿康宫,享年54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

十一月十四日丙寅,庙号光宗,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加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赵敦(公元1147--1200年)可以说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

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庆元六年(1200年)春,由于光宗过于闷闷不乐就去世了,死后葬于永崇陵。

4、宋宁宗赵扩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中国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孝宗时被封为嘉王、平阳王,宋光宗登基后,赵扩被立为太子。

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

宋宁宗赵扩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引荐朱熹,企图组织韩侂胄参政,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

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大快人心,打击了投降派。

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在史弥远的操纵下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向金朝称伯,自己称侄,又向金朝进贡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宋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

5、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赵昀(公元1205--1264年)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他在位40年(从1224年到1264年),享年60岁,葬于永穆陵。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宋理宗十分无能,登基后将所有国家事物都交给史弥远,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

一直到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但他依然对政治不感兴趣,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的宰相丁大全处理,他本人崇拜理学,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6、宋度宗赵禥

宋度宗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

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1265年1274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介绍 唐朝皇帝年号 AD618-AD960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

  • 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隋朝皇帝介绍 隋朝皇帝年号 AD581-AD618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王世充篡位,隋朝灭亡。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rd

  • 南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南朝皇帝介绍 南朝皇帝年号 AD420-AD589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朝

    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共169年。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而它们的存在时间都较短,其中最长的不

  • 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晋朝皇帝介绍 晋朝皇帝年号 AD265-AD420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

  • 三国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三国皇帝介绍 三国皇帝年号 AD220-AD280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

  • 汉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汉朝皇帝介绍 汉朝皇帝年号 BC202-AD220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

  • 金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金朝皇帝介绍 金朝皇帝年号 AD1115-AD1234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金朝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执政的北方封建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藩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抗辽朝,统一女真诸部后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

  • 盘点中国古代欲望最旺盛的十大皇帝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纵然后宫有佳丽三千,但似乎依旧难以满足他们的淫欲,还要去民间大肆处搜刮各种绝色美女。如果没有极强的性欲和超常的体魄。难免会损年折寿,导致过早地非正常死亡。下面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性欲极其旺盛、生活过度荒淫的十大皇帝吧!1、乾隆乾隆提起性欲旺盛的明星,第一个非乾隆莫属了。乾隆从小就文武双

  •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皇帝生平介绍 AD1368-AD1644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

    明朝皇帝、明朝历代皇帝:朱元璋 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

  • 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胡亥之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图片来源于网络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