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衷真的是白痴么?

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衷真的是白痴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3/12/14 9:55:13

公元265年,司马懿孙子司马炎,最终结束了曹魏的历史,建立了西晋王朝。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西晋的存在时间不是太长,远远比不上西汉、东汉、唐朝、明朝、清朝等。究其原因,来自西晋宗室的八王之乱,成为西晋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就八王之乱来说,之所以能够愈演愈烈,显然和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存在直接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司马衷无力平定西晋的内乱,只能坐视西晋王朝滑向深渊。虽然西晋不是在司马衷手上走向灭亡的,不过,在司马衷在位后期,西晋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彼时,虽然曹魏依然存在,却已经是行将就木了。对于司马衷的祖父司马昭来说,彻底架空了曹魏的皇帝,正在朝着完全取代曹魏的方向前进。

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九月癸酉,司马昭被追谥为文王,葬于崇阳陵。十二月,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昭被追封为文帝,庙号太祖。

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司马衷被晋武帝司马炎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衷很早就被立为太子了。

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辛卯日,司马衷奉晋武帝命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当时十五岁,年长司马衷两岁。对于贾充来说,在西晋取代曹魏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现在,司马炎让司马衷迎娶贾充的女儿,自然也是对贾充功劳的肯定。不过,让晋武帝司马炎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安排,会加剧西晋之后的内乱。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大赦,改年号为永熙。尊继母皇后杨芷(杨艳的堂妹)为皇太后,立妃贾南风为皇后。同年五月十三日,葬晋武帝于峻阳陵(今河南省偃师南蔡庄北)。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司马炎消灭东吴,一统三国。但是,自公元280年消灭东吴之后,这位皇帝就开始懈怠了。因此,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的时候,西晋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了。在此背景下,司马衷作为第二位皇帝,其实是肩负重任的。当然,正如同蜀汉第二位皇帝刘禅一样,司马衷是非常平庸的,这促使其根本无法力挽狂澜。

司马衷即位之后,非常信任皇后贾南风。因此,皇后贾南风自然可以干预朝政了,甚至假造司马衷的诏书。众所周知,东汉的灭亡,其实和外戚干预朝政,存在一定的关系。基于此,曹魏建立之后,致力于限制皇后或者太后干预朝政。但是,西晋建立后,显然重演了东汉的覆辙。

永平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迫害皇太后,废其太后位,杀死太宰司马亮。同年,皇后贾南风杀死皇太后于金墉城。在西晋朝廷内乱开始的背景下,八王之乱也拉开了帷幕。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衷自然不掌握大权,任用皇后贾南风胡作非为,自然成为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开始迫害太子遹,首先废了他的太子地位。次年,贾南风谋杀太子。对此,在笔者看来,贾南风的种种举动,自然是突破了底线,也给了各地的藩王起兵的理由。在此背景下,赵王司马伦假造诏书废杀贾后,杀死司空张华等人,自领相国,恢复原太子的地位,立故太子之子司马臧为皇太孙。至于晋惠帝司马衷,虽然避免皇后继续干预朝政的结果,却又被权臣所挟持。自此之后,如同汉献帝刘协,司马衷也成为了傀儡皇帝。

永康元年(300年)八月,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后,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奉为太上皇,皇太孙司马臧被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司马伦篡位称帝,不过,这显然遭到了其他西晋藩王的不满。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起兵反司马伦,受到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的支持。

司马伦兵败后,晋惠帝司马衷得以恢复皇帝的宝座。同年五月,立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并以羊献容为皇后。当然,虽然司马伦兵败了,但是,之后的藩王,依然不会将大权交给司马衷,而是继续挟持这位傀儡皇帝。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衷受到司马颙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下密诏给刘沈和皇甫重进攻司马颙,但是,司马衷想要夺回大权的计划,没有成功。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权臣挟持的过程中,晋惠帝司马衷试图反击,自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毕竟,历史上的傀儡皇帝,往往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永安元年(304年)七月,司马衷率军讨伐司马颖,结果被司马颖的军队打败,司马衷面部中伤,身中三箭,被司马颖俘虏。同年十一月,司马衷又被司马颙的将军张方劫持到长安。而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汉献帝刘协也曾被董卓挟持到长安。

最后,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永兴二年(305年),司马颙和张方的军队、司马颖的军队、司马越的军队和范阳王司马虓的军队在中原混战。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意味着西晋朝廷,已经实际上不存在了。到了永兴二年(305年)末,司马越战胜,司马颙杀张方向司马越请和,但无效。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手下的鲜卑军队攻入长安,大肆抢劫,二万多人被杀。九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在此基础上,八王之乱基本结束。不过,此时的西晋朝廷,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所以,八王之乱的终结,并不能让晋惠帝司马衷扭转局面。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夜里,司马衷在洛阳显阳殿驾崩,终年48岁。对于晋武帝司马衷来说,去世后被安葬于太阳陵(今河南洛阳),谥号孝惠皇帝。在晋惠帝司马衷去世后,他的弟弟司马炽(284年-313年)即位,改元永嘉,即晋怀帝。此外,建兴元年(313年3月14日),晋怀帝被刘聪所毒杀,时年三十岁。公元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西晋就已经滑向深渊,甚至名存实亡了,这促使西晋的实际存在时间,也就更加短暂了。

标签: 司马衷

更多文章

  • 五代后晋晋高祖石敬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敬瑭

    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1][2]),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开国皇帝(在位: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并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早期《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出身西夷,为沙

  • 五代后晋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重贵

    晋出帝石重贵(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早期石重贵出生于太原,是石敬瑭的侄

  • 五代后汉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知远

    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后改名刘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后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刘氏[1]:222。生平刘知远最初是李嗣源(后来的后唐明宗)的部下,邺城之变,李嗣源登基后,刘知远在

  • 五代后汉汉隐帝刘承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承祐

    汉隐帝刘承祐(931年-951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汉第二个皇帝,948年951年在位。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死后,承祐即位,年十八岁。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堂侄刘继文墓志载其为“少帝承翰”。族灭群臣致郭威代汉当时国事完全取决于重臣杨邠、郭

  • 五代后周周太祖郭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郭威

    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1日),字文仲,小名“郭雀儿”,籍贯邢州尧山(今天河北省隆尧)。五代时期后周开国皇帝(951年954年)。[1]原为五代后汉的枢密使,却因隐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杀。怒而起兵,隐帝死于乱军之中,郭威不久发动黄旗加身的兵变,建立后周。

  • 五代后周周世宗柴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又名郭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于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在郭威之后继承帝位,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根据史书记录,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

  •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建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2月26日-918年7月11日[1]),字光图,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生平少年时为无赖,以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乡里称为“贼王八”,黄巢起事时期投效唐朝军队,隶属忠武军。长安沦陷时他奋不顾身地护驾,

  • 五代十国前蜀后主王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衍

    王衍(901年8月31日-926年5月18日[1]),本名王宗衍,字化源,前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18年-925年在位),在位7年,史称“后主”。前蜀灭亡后,入后唐。在押送途中全族被杀。生平王衍是蜀高祖王建第11子,也是幼子,母亲是徐贤妃。当初,王建因长子卫王王宗仁有病而立

  • 五代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孟知祥

    后蜀高祖孟知祥(874年6月9日-934年9月7日[1]),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市西南)人。后唐太祖李克用婿。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934年在位),在位不到1年,享寿61岁。生平后唐建立后,以孟知祥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后唐灭前蜀后,任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不久即谋求独立,先和

  • 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孟昶

    孟昶chǎng(919年12月9日-965年7月12日[1]),初名仁赞,表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据孟知祥夫妇墓志铭则为第五子,疑两位兄长因早夭未序齿),母李贵妃。后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岁,史书作“后主”。简介孟昶一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