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建成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

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建成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3/12/8 23:12:50

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建成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王朝中,嫡长子继承的宗法礼制是十分严明的,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一生的道路。但先天注定的只有家世,后天的才能却是无法决定的。而嫡长子未必优于其他皇子,如此一来,带来的便是皇位争夺、兄弟相杀。

历史上有不少例子,虽一开始为尊贵的太子,但最终却被庶幼子所夺位,最终落一个不好下场。诸如唐朝初年的那一场宫门政变的主角——李建成。

李建成,唐朝开国太子,亦是唐代的第一位储君,他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哥。因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他被其亲手射杀。

许是因为他是这场夺位之争中的败者,亦或是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偏颇。他历来在众人眼中,都是一个能力不如秦王、又残害兄弟的人,但真的如此吗?

陈寅恪曾经评价他: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

也就是说,真实的李建成和史书中描写的形象是有所不相同的。诸如在河西一战中,他不动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河西这个重要的城市,可见他才能并非查秦王那么多。后来李渊亦是将其封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

可见他还是一个才华很出众的人。那么话说回来,若是当日的玄武门政变中李建成没有被秦王所杀,而是成功当上了皇帝,那么他会不会反过来杀掉李世民和其他的兄弟呢?

首先这个对象有两个,一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秦王,二是其他威胁不大的兄弟。而对于李世民,他又会不会痛下杀手呢?这一点魏征早就给出了答案。

《旧唐书·魏徵传》: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这段话说的便是,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他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便派人把魏徵带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而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这魏徵指的便是魏征了,当时是太子宫中的洗马,地位虽然不高,但人很有谋略,是太子的军师级人物。李建成经常请教他如何对付秦王,对其很是尊敬。

也就是说魏征当时常常劝告太子不要一直把秦王留在身边,秦王强大,在朝中势力不凡,要尽早除掉才能够稳坐他的太子之位。而李建成则因其自负,一直没有把魏征的话听进去,最终才落得一个被杀的结局。

从魏征的这段话中来看,李建成即便是在玄武门此事以后活下来,甚至当上了皇帝,他也未必会杀了李世民。

而他之所以不杀李世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过于自负,虽然忌惮秦王,却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要除去他,毕竟这太子的头衔在,他如何甘心承认自己不如一个秦王呢?

他的自负导致了迟迟没有下手成功,反而最终是落得死亡的结局。相反地,他若是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他就更加不愿意去承认这个事实了,不杀秦王是很有可能性的。

而对于其他的兄弟,他自然也是不杀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了。其实,比起李世民来,他还是一个比较心慈手软的人,他对自己的弟弟们都是比较宽容的。

这一点从他的四弟赵王元吉身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赵王之所以始终帮助他对付秦王,一方面是因为太子登基的可能性大,赵王自然会选择站在东宫这一边。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在李建成身上。他与兄弟关系还是不错的。加之他本就是长子嫡子,除了一个秦王能够威胁他之外,其他人又如何让他畏惧呢?

再加上他本身的自负,他很大可能是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下杀手,除非对方威胁到了他的利益。

然而就是他的心慈手软和自负让他失去了登上帝王的机会。不过事实证明,比起他,李世民确实更加懂得如何维持君臣关系以及如何治理天下。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太宗。他刚登基就任命了魏征为尚书左丞,且多次召见魏征询问治理天下过程中的得失。而对方直言不讳,前后总共上谏两百多次,李世民则是全然接纳。

可见李世民的为君之道确实要高于李建成,也因其圣明,才有了大唐的贞观之治以及盛世的开元年间。

标签: 唐朝李建成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娄师德: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唐朝时期宰相、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娄师德进士出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情,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

  • 为什么说汉文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为什么说汉文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诸吕之乱结束后,此时汉朝皇帝之位悬空,对于大汉朝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之前吕雉立的小皇帝在功臣集团看来名不符实,因此便废了他。然而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继承皇位?当时汉高祖的儿子之中只剩下刘桓以及刘长,但是诸吕之乱中,汉高祖长

  • 孙权将关羽抓住之后就杀了 关羽完全没有逃跑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对孙权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今超多人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超级感兴趣,只因为在三国时期,显露出很多特别有能力的头领,由于这些首领,扶持他们的主公实现大业,实现个人心里的计划,而且还能与另外的诸侯打仗,保存自己的国家与子民不受侵犯。国家与国家中战乱不停,人们只能被逼的卷进

  • 朱高燧为什么能保全性命?他懂的适时收手、及时认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燧,明朝,风云人物

    朱高燧,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朱高燧与二哥朱高煦一样,也有一颗夺嫡之心,只是他相对怂一点,懂得适时收手,及时认输,所以最终保全了性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认怂由于年龄小,朱高燧一直深受朱棣的宠爱。而作为太子的朱

  • 赵国名将廉颇为何死在楚国?廉颇去楚国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廉颇,风云人物

    赵国名将廉颇为何死在楚国?廉颇去楚国干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人非常重视家乡,认为即便是死在了外地,也必须埋在故乡,称之为落叶归根,人生最后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侍寝。然而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他是赵国名将,也是赵国人,可最终却是死在了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廉

  • 孝敬宪皇后是弘历乾隆帝的养母,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敬宪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其实与生母钮钴禄氏相比,养母那拉氏的出身是她所望尘不能及的。很多人总是认为孝敬皇后之父费扬古不过是内大臣和步军统领,不过是个一品武将。但对于满清,尤其是清初向来重武轻文。内大臣不仅是一品,更是皇帝的心腹,且费扬古的祖父是位巴图鲁。更不必说皇后之母是宗室之女,爱新觉罗氏,皇后身上亦流着太祖努尔哈赤的血

  • 隋炀帝的名声为什么这么差?隋炀帝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隋炀帝,风云人物

    现在提起隋炀帝,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而且隋朝正是亡在了隋炀帝手里,只能说隋文帝没能选好继承人。不过隋炀帝真有这么不堪吗?他的名声究竟是怎么臭掉的?想要客观的了解隋炀帝,就要知道他在位期间的那段真实历史。其实杨广本有机会改变局势,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但他还是过于心急,又没能及时体恤民心

  •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刘备发动战争时他为何不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坚持发动夷陵之战,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多加劝阻呢?千万不要低估劝阻刘备东征的难度,也不要低估诸葛亮当时的微妙处境。丞相之位,决定了他要么快速完成劝阻,要么全力配合刘备与赵云、秦宓不同,诸葛亮是丞相!丞相不仅仅是发表意见的人

  • 刘备失败后为什么不敢回成都 刘备是不敢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夷陵之战,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结束后,刘备在做什么?刘备为什么不敢回到成都?刘备为什么待在白帝城直到去世?刘备没脸回成都,也回不了成都,更不能回成都,驻扎在白帝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件事要从219年汉中之战说起,刘备在与曹

  • 曹魏和东吴结盟后对手都喜欢活抓关羽 赵云为什么无人问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为和对手都喜欢生擒关羽,没人想生擒赵云?在三个国家交战的年代,曹魏、东吴、刘蜀三方势力相互竞争。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天才,我们都要为他们的才能而喝彩。刘备自降身份,三顾茅庐邀诸葛亮,刘张关桃园三兄弟情谊,三顾茅庐,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