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皇帝的眼镜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为何他要做这么多眼镜呢

雍正皇帝的眼镜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为何他要做这么多眼镜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3/12/5 2:33:18

在我国古代,称眼镜不叫“眼镜”,而是叫做“叆叇”(ài dài),最初是从明朝时期西域胡商来到中国进贡给皇帝所使用的老花镜。说“老人目昏,不辨细书,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由于当时当时的眼镜属于统治阶级的贵重物品,所以说一直到清朝乾隆之前眼镜都是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的稀罕东西,价格也是非的昂贵。

雍正皇帝生活虽然简朴,但是他的品位却特别高雅,凡是他用的物品,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挖耳勺都恨不能亲自设计亲自制作,宫女做个褥子他也要吩咐好用什么棉花(怪不得是个工作狂,啥都要亲自指挥到位),只要有一点不合意就得改了又改调了又调。就拿老花镜来说,原本是他日常用到的读书工具,却成了贵重收藏品,用料、制作都是顶级的讲究。

根据清朝宫廷里的《活计档》记载,雍正从继位到去世,13年里登记在册特制的眼镜共有250副,都是他亲自下旨制造的,镜片用水晶、茶晶、墨晶,镜框用象牙、玳瑁,镜腿儿用骨头铜。在为眼镜找材料的工作中,十三弟允祥经常四处帮着搜罗。

雍正为啥要做这么多眼镜呢?他吩咐太监:只要是他会到达的地方,每个地点都摆上两副,轿子里也要摆上两副,总之就是做到无论时何地随手就拿来用的程度。

咱们现代人的眼镜有平镜、近视镜、老花镜,配眼镜的时候要验光,根据势力视力条件来制作。雍正的眼镜却很特殊,只有老花镜,而且不是根据眼睛的度数制作的:

1、按年龄,分别有30岁镜、40岁镜、50岁镜。这个缘故是有来历的,据说康熙皇帝在世的时候看到眼镜上刻着洋,不认识,就叫西洋传教士郎世宁来看,郎世宁解释说:“刻的是70岁。”从此,清朝皇宫里的眼镜都按年龄来制造,而不是依据使用者的视力情况。

雍正的视力比较好,他40多岁的时候一直戴的是30岁档次的眼镜,而50多岁的时候才戴40岁档次的。有一天他接见63岁的总督稽曾筠,随手就将自己40岁的眼镜赏赐出去,事后还关心地问稽曾筠:“朕用过的眼镜,你戴着可合适?”稽曾筠诚惶诚恐,赶紧下跪连连说:“一丝不差。”其实,就算他戴着不合适也不敢说啊。

2、按时辰,分别有子时——亥时眼镜各两副,共24副。对于这个分法,反正笔者怎么想也想不通,难道雍正不同时辰看奏折要带不同的眼镜吗?它们的制造根据是什么呢?(看官有想法的,可留言交流)

3、损坏的眼镜从来不扔。如果眼镜上有小零件坏了,或哪里破损了,雍正一是勤俭态度,拿去给造办处修补,然后接着再用(其他的器皿也一样,如果做的不满意,他会将材料留着做其他物品,从不浪费)。

当然,雍正一生里那么多的眼镜,他除了自己用,还会拿一些赏赐给大臣,不但是有功的人,就是身边的小侍卫也有得到赏赐的机会,并且每个得到赏赐的人都以此为荣耀。

标签: 清朝雍正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建成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建成,风云人物

    李建成如果当上皇帝会不会对李世民痛下杀手?李建成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王朝中,嫡长子继承的宗法礼制是十分严明的,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一生的道路。但先天注定的只有家世,后天的才能却是无法决定的。而嫡长子未必优于其他皇子,如此一来,带来的便是皇位争夺、兄弟相杀。历史上

  • 娄师德: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唐朝时期宰相、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娄师德进士出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情,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

  • 为什么说汉文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为什么说汉文帝的皇位是天上掉下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诸吕之乱结束后,此时汉朝皇帝之位悬空,对于大汉朝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之前吕雉立的小皇帝在功臣集团看来名不符实,因此便废了他。然而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继承皇位?当时汉高祖的儿子之中只剩下刘桓以及刘长,但是诸吕之乱中,汉高祖长

  • 孙权将关羽抓住之后就杀了 关羽完全没有逃跑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对孙权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今超多人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超级感兴趣,只因为在三国时期,显露出很多特别有能力的头领,由于这些首领,扶持他们的主公实现大业,实现个人心里的计划,而且还能与另外的诸侯打仗,保存自己的国家与子民不受侵犯。国家与国家中战乱不停,人们只能被逼的卷进

  • 朱高燧为什么能保全性命?他懂的适时收手、及时认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高燧,明朝,风云人物

    朱高燧,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朱高燧与二哥朱高煦一样,也有一颗夺嫡之心,只是他相对怂一点,懂得适时收手,及时认输,所以最终保全了性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认怂由于年龄小,朱高燧一直深受朱棣的宠爱。而作为太子的朱

  • 赵国名将廉颇为何死在楚国?廉颇去楚国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廉颇,风云人物

    赵国名将廉颇为何死在楚国?廉颇去楚国干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人非常重视家乡,认为即便是死在了外地,也必须埋在故乡,称之为落叶归根,人生最后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侍寝。然而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他是赵国名将,也是赵国人,可最终却是死在了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廉

  • 孝敬宪皇后是弘历乾隆帝的养母,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敬宪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其实与生母钮钴禄氏相比,养母那拉氏的出身是她所望尘不能及的。很多人总是认为孝敬皇后之父费扬古不过是内大臣和步军统领,不过是个一品武将。但对于满清,尤其是清初向来重武轻文。内大臣不仅是一品,更是皇帝的心腹,且费扬古的祖父是位巴图鲁。更不必说皇后之母是宗室之女,爱新觉罗氏,皇后身上亦流着太祖努尔哈赤的血

  • 隋炀帝的名声为什么这么差?隋炀帝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隋炀帝,风云人物

    现在提起隋炀帝,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而且隋朝正是亡在了隋炀帝手里,只能说隋文帝没能选好继承人。不过隋炀帝真有这么不堪吗?他的名声究竟是怎么臭掉的?想要客观的了解隋炀帝,就要知道他在位期间的那段真实历史。其实杨广本有机会改变局势,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但他还是过于心急,又没能及时体恤民心

  •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刘备发动战争时他为何不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坚持发动夷陵之战,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多加劝阻呢?千万不要低估劝阻刘备东征的难度,也不要低估诸葛亮当时的微妙处境。丞相之位,决定了他要么快速完成劝阻,要么全力配合刘备与赵云、秦宓不同,诸葛亮是丞相!丞相不仅仅是发表意见的人

  • 刘备失败后为什么不敢回成都 刘备是不敢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夷陵之战,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结束后,刘备在做什么?刘备为什么不敢回到成都?刘备为什么待在白帝城直到去世?刘备没脸回成都,也回不了成都,更不能回成都,驻扎在白帝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件事要从219年汉中之战说起,刘备在与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