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刘备发动战争时他为何不阻止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刘备发动战争时他为何不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3/12/6 3:08:11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坚持发动夷陵之战,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多加劝阻呢?

千万不要低估劝阻刘备东征的难度,也不要低估诸葛亮当时的微妙处境。

丞相之位,决定了他要么快速完成劝阻,要么全力配合刘备与赵云、秦宓不同,诸葛亮是丞相!

丞相不仅仅是发表意见的人,而且是要领导群臣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人!因此,诸葛亮要么迅速劝阻东征,要么尽快调整态度,领导群臣全力配合刘备伐吴了!

分析当时的形势,诸葛亮并不能说服刘备。

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刘备东征的问题复杂,难度极大。1、劝阻东征,绝不仅仅是劝阻刘备一个人。

刘备东征,绝非一意孤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决议东征,遭到了群臣的群起反对,刘备一意孤行,非要东征。果真如此吗?

大家了解,刘备要东征时,带头跳出来反对的,是赵云和秦宓。

可是,这两位代表“蜀汉群臣”的态度吗?

当时,官职最高的武官:马超、张飞;官职最高的文官:诸葛亮、许靖刘巴。这些最高职位的官员,都没有出来牵头反对!

这说明:反对刘备东征,不是“群臣的意见”。

相反,刘备死后,诸葛亮要与东吴恢复同盟关系时,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诸葛亮倒是力排众议,恢复与孙权的同盟关系。这说明:当时的蜀汉,仇吴情绪十分强烈!

因此,诸葛亮要想反对东征,不仅仅需要说服刘备,而是要说服蜀汉政权中的“仇吴派”!

2、劝服刘备东征,要预防巨大的负作用!

刘备集团在讨论要不要伐吴,曹魏集团也在讨论刘备会不会伐吴。

当时,魏国大部分人都认为:蜀国本来就弱小,怎么可能还敢伐吴?

刘晔却点出了刘备必然伐吴的原因:正因为蜀汉弱小,才需要威武以自强,显示其有余!

这才是刘备必然伐吴的关键!

综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东征,绝不仅仅是出于义气,而是他一贯威武自强的价值观!诸葛亮要想成功反对东征,绝不仅仅是劝说刘备“放下”就可以的,他需要在安抚仇吴情绪的同时,继续保持威武自强的凝聚力!

诸葛亮的尴尬身份,使他不便极力阻止东征诸葛亮有没有可能明确跳出来反对,像小说中舌战群儒一样,劝阻东征呢?

不能!

东吴袭击荆州后,派诸葛瑾前来示好。

诸葛亮、诸葛瑾兄弟,分别在吴蜀担任要职,成为后世佳话,可是,这在当时,却给两人带来了许多麻烦。就在诸葛瑾这次出使蜀国后,吴国有许多人跟孙权说:诸葛瑾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呢!(幸亏孙权脑子清醒,把这些风言风语的家伙当场怼了回去)

诸葛瑾有“吴奸”的嫌疑,那么,即使诸葛亮不被认为有“蜀奸”的嫌疑,要他跳出来极力反对伐吴,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诸葛亮才感慨:法正怎么不在了呢?法正走后,许靖、刘巴等人,要么和诸葛亮关系不紧密,要么能力有限,确实没人配合诸葛亮一起完成劝阻东征的大业了。

想不到伐吴的后果如此严重!人们之所以如此介意诸葛亮为何不极力劝阻刘备,主要还在于:夷陵之战败得太惨了!

可是,平心而论,在夷陵之战开始前,谁又能猜得到结局居然如此惨呢?

从当时的情况看,吴蜀交兵,最大可能是打成僵局。

在僵局中,吴国的压力更大!

吴蜀交兵期间,魏国朝堂一直有人在劝曹丕伐吴!这个情况,孙权不会不了解!我们会发现:三国时期,魏国经常伐吴,但却极少伐蜀。光曹丕时期,伐吴伐了三次,却从来没有碰过蜀国。

吴蜀交兵,孙权一天到晚跟曹丕装孙子!顺便说一句:刘备和陆逊再僵持久一点,形势可能就会有变了!因为:曹丕已经在让孙权遣子为质,双方已经东拉西扯,随时要翻脸了!

劝阻伐吴,需要极复杂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并不符合由诸葛亮来带头。主观上,诸葛亮也是绝对想不到东征的后果如此严重的。因此,诸葛亮没有极力劝阻东征!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失败后为什么不敢回成都 刘备是不敢还是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夷陵之战,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结束后,刘备在做什么?刘备为什么不敢回到成都?刘备为什么待在白帝城直到去世?刘备没脸回成都,也回不了成都,更不能回成都,驻扎在白帝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件事要从219年汉中之战说起,刘备在与曹

  • 曹魏和东吴结盟后对手都喜欢活抓关羽 赵云为什么无人问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为和对手都喜欢生擒关羽,没人想生擒赵云?在三个国家交战的年代,曹魏、东吴、刘蜀三方势力相互竞争。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天才,我们都要为他们的才能而喝彩。刘备自降身份,三顾茅庐邀诸葛亮,刘张关桃园三兄弟情谊,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 妃子身体不适,找宫女顶替自己,结果让一个王朝延续了200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妃子,风云人物

    宫斗剧看多了,难免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印象,宫廷里的的女人们为了夺得皇帝的宠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诬陷算计争斗的程度并不比朝堂之上要轻。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甚至是叫自己的姐妹或者是侍女一同去争夺皇帝的宠爱,反正只要皇帝人在自己的宫里,那其他的就都无所谓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程姬,她是汉景帝刘启还不是

  • 太平天国之间的内耗是怎么出现的 负主要责任的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太平天国,风云人物

    1843年7月的某天,这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拜上帝教"建立了,这一天,洪秀全自己进行了洗礼,成为拜上帝教的第一人。为避耶火华之讳,为预兆自己成为人中之王(秀全二字可以拆为我乃人王),博个好彩头,他正式改名为洪秀全。"拜上帝教"成立以后,洪秀全的密友,私塾先生冯云山,在三年的时间

  • 武则天和吕雉都掌权了 两人死后家族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吕后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女性掌权,为何吕后家族被诛灭,武则天的家族却得以保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男性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被架空,女性掌权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西汉时期的吕后以及唐代时期的武则天。吕后虽然没有

  •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公孙弘,风云人物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几乎都不得好死。三个被杀,两个自杀,其中田蚡被免职惊吓的精神分裂而死。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相比之下,始终被汉武帝青睐的公孙弘不仅得了善终,而且无军功仍封侯,算

  • “睡王”辽穆宗到底有多爱睡觉?除了睡觉还有其他爱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辽国,辽穆宗,风云人物

    辽穆宗是辽国第四位皇帝。火神淀之乱后,辽世宗被害,耶律璟趁势起兵镇压叛乱,顺利夺得皇位,登基称帝。不过辽穆宗有个称号叫“睡王”,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实际上这个“睡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他酷爱睡觉。据说辽穆宗白天也昏昏大睡,完全不顾朝政,出去游猎都要七昼夜才结束,此后便有了“睡王”之称。这样的辽穆

  • 盘点历史上五大宦官,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风云人物

    宦官指的是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男性奴仆,自东汉之后,宦官完全由阉人担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史上五大宦官,和大家一起分享。五、赵高赵高( ——前207年),赵国人,秦朝宦官。赵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弄权、左右朝局的宦官,秦朝短暂的存在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赵高本是赵国人,赵亡后,赴秦国依

  • 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解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蔡文姬,风云人物

    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蔡文姬有一个超级爸爸,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蔡文姬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逐渐在音乐、文学等方面崭露头角。曹操,三国时期的枭雄,文学更是千古绝唱。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当时男人中的豪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龙凤。然而,董卓被

  • 平定黄巾起义的三个名将是谁 他们为何不拥兵成为一方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平定黄巾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他们为何没有一人成为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190年正月各地诸侯组成联盟以袁绍为盟主共同举兵讨伐董卓,董卓作战不利迁都长安并在函谷关到关中一线布下重兵,一直到196年汉献帝东归并迁都许昌后天下陷入群雄争霸之中,不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