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游田百日不归的行径,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有穷氏后羿利用民众这种情绪,篡夺了政权,不准姒太康入国。史称“太康失国”,夏后氏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后羿代夏是夏王朝前期又一场重大的权力之争。后来后羿又被部下寒浞“杀而烹之”,曾为后羿所用的夏遗臣伯靡逃到有鬲氏(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二十五里)之处。从此寒浞代夏,“袭有穷之号,浞因羿之室,生浇及豷”,二子勇武善战,加紧了对夏后氏势力的追剿。
姒太康失国,后羿为王八年,国人不服,于是后羿把王位让太康的弟弟仲康,前提是有穷国永远不对夏朝纳贡。仲康为了做王,接受了后羿的建议。后来仲康病死,子姒相立。姒相为了躲避寒浞的追杀,逃往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以及斟灌氏。寒浞为防止夏后氏势力复兴,命浇率师“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然后封浇于过(今山东掖县北,或疑在今河南太康县东南),封豷于戈(在宋、郑间,约当今豫东)以控制东方。当寒浞攻杀后相之时,其妻后缗东逃至母家有仍氏之地,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邑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他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少康开始谋划复国。他首先和逃亡有鬲氏的夏臣伯靡建立联系,收抚斟灌氏、斟寻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族人,组建、发展武装力量。然后“使女艾谍浇,使季抒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传说女艾是少康之臣,被派打入浇处为间谍,季抒则是少康之子,诱杀豷等,都反映了处心积虑、以弱胜强的谋略。浇是传说“多力,能陆荡舟”的勇猛之士。寒浞代夏,所拥有的土地、人民远多于后相,所以少康复国的军事斗争,更多使用了诡诈手段,经历很多曲折,不是轻易得胜的。
寒浞自杀未遂,被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至死。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夏由此复国,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华夏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历程。少康重建了夏后氏的统治。
夏朝少康(生卒年不详),姒姓,有仍(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
少康的伯祖夏王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少康的父亲相被寒浞所杀。少康是相的遗腹子,长大后于有仍氏任牧正,又逃至虞国(今河南省虞城县)任庖正,虞国君主虞思将其女二姚许配于少康,帮助少康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少康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姒少康大有作为,使夏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史称“少康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