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南联大人物之马大猷

西南联大人物之马大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3/12/22 20:47:11

在近些年的科技竞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应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有这么一位科学家,由于忧心国家基础研究发展,一连6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写信,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他对我国科技界的浮躁情绪忧心忡忡,公开发表章进行批评。在一篇文章中,他写道:“现在的科学家大多只知道直接为生产服务是研究工作,不知创新,更不知基础研究。”“有时看到一些科学家为引进日本产品还是德国产品而争论,我脸都红了。难道我们新中国成立50年,科学水平就是这样?科学家就干这个?”

如果你以为他只会搞理论,才呼吁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那就错了。1959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他主持了人民大会堂的音质效果设计,通过采用“音源分散处理”处理的方式,达到了在任一个角落都能听清来自主席台的声音的目标,成功解决了回声问题。他还创设出一套多声道系统,以保证声音的保真度。为了完成好这一政治任务,他组织大学、建筑、广播系统中的声学专家进行研究,利用这个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带动了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建筑学人才,搞出了学术成果,把建筑声学这个研究领域构建了起来。

他就是我国现代声学开创者和奠基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声学家马大猷院士。他是中国房间声学简正波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40岁就获得院士的科学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德国弗朗霍夫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和ALFA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15年3月,马大猷出生于北京。中学毕业时,他同时被北京大学物理系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清华每年高达260元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最终选择了学费只要20元的北大。

1937年,他听取吴有训老师的建议,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声学权威努特森教授学习他最喜欢的电声学。在这里,他发布了自己学术生涯中第一篇论文《矩形室内低频简正频率的分布》,并在美国声学学会的年会上宣读。这篇论文成了声学中应用简正波理论的基础,也是严格室内声学的基础。

后来,马大猷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声学学会正式会员,也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用两年时间完成博士学业的学生。1940年,学校毕业典礼一结束,马大猷立刻回到中国,在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任副教授,两年后升任教授,此时他只有27岁。1943年,美国声学学会将他选为会士,成为第一个被选为该学会会士的中国科学家。

他设计了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国第一座声学实验室和声学实验水池,还开展了语音声学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汉语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奠定了基础。他创立了声学中的简正波理论,并将其发展到实用阶段;提出微穿孔板理论并应用于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领域。

在60年代导弹研制过程中,马大猷接受了设计吸声系统的任务。经过大量的调查、实验、钻研,他创造性地提出“在钢板上钻穿微孔,利用流阻来实现吸声”的设想,最终在发射中起到了良好的消声作用,创立了“微穿孔板吸声理论”。

1992年,我国的学者再次应用该理论设计出了有机玻璃微穿孔板,解决了德国新议会大厅的回声问题。马大猷作为该理论的创始人,于1997年获得了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所ALFA奖(德国在波恩新建的联邦议会大厦,外墙全部用玻璃。大厦投入使用后,议会正通过电视全德国直播。可是议长刚开始讲话,扩音系统就不响了。原因是讲话声音通过扬声器发出后反馈太强,导致了扩声系统自动锁闭)。

马大猷还是我国第一位重视噪声污染的科学家。他组织了第一次北京市交通噪声调查研究,开展了地铁噪声的控制研究。在他的提议下,噪声同废水、废气、废渣一起,被列为环境污染四害之一。在他的持续努力下,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有了第一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我国的声学水平足以解决任何噪声问题。

由于在噪声研究和控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1985年的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于2006年,研究的是微穿孔板的实际极限,那年他91岁。

马大猷对在科研工作中有“怪主意”的人特别欣赏和提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锦昌对研究“蝉的声音”发生了兴趣,并在马大猷的鼓励下出了成果。但在蒋锦昌尝试着去报奖时,有人以研究装置太过简易为由否定了他的研究;在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书出版时,出版社提出“需要有权威专家的认可推荐”。轻易不给人写序的马大猷立刻给蒋锦昌写序。在序言中,他毫不客气地写道:“有些同志提倡基础研究,但希望很快得到实际应用;也有些搞研究工作的同志急于取得成果,稍有所得即不暇深入,这都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自1940年起加入西南联大起,马大猷一边开展科研一边开展教学。他编写了《现代声学理论基础》、《声学基本现象》等教材;他每年只招收一两个研究生,若没有合适人选绝不勉强,曾经连续四年没有招收学生,他的学生总数不超过40人。在教学过程中,他的要求特别严格,他的研究生,各门课程考试以80分为及格标准;学位论文必须要有创造性和新结果才能通过。因为他一直认为在自然科学中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马大猷始终按世界一流水平要求自己的学生,绝不通融。有一名学生因达不到要求,八年才得到硕士学位。

马大猷的声学研究范围包括建筑声学、水声、超声、空气声学,几乎涉及了声学研究的所有门类。他一生共撰写研究论文160篇,60岁以后更是成果卓著。但他并不是埋头书斋不问世事的学者,而是一位敢于仗义执言、关心国事民情的知识分子。他的晚年,多次不客气地批评科学界的浮躁风气,带有他名字的文章很少“说好话”。他也对不从科研角度解决问题而仅用行政手段禁止发生的行为深恶痛绝。对科研文章署名多人的情况,他极不认同:“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哪有这么凑巧是七八个人同时创造了一个成果或思想的?”“科技体系的不正之风必须严肃处理,直至把责任人驱逐出科技队伍。”

2012年7月17日,马大猷与世长辞,享年97岁。

标签: 西南联大马大猷

更多文章

  • 夏朝的中兴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历史,中兴帝王,太康,寒浞,少康

    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游田百日不归的行径,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有穷氏后羿利用民众这种情绪,篡夺了政权,不准姒太康入国。史称“太康失国”,夏后氏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后羿代夏是夏王朝前期又一场重大的权力之争。后来后羿又被部下寒浞“杀而烹之”,曾为后羿所用的

  • 嵇康的文学成就和羊羔触蕃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嵇康,羊羔触蕃事件,晋朝人物

    嵇康是中国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人物,他的文学成就深受后人的推崇和赞誉。但是,在他辉煌的文学生涯中,也发生了一个被后世称为“羊羔触蕃事件”的悲剧,本文将就嵇康的文学成就和羊羔触蕃事件展开阐述。作为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嵇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参

  • 民国才女吕碧城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才女,吕碧城,民国人物

    她曾任袁世凯的总统府秘书。她与外商合办贸易,聚集可观财富。她周游列国,宣扬动物保护。她曾身无分文离家出走。她终身未嫁。她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提倡素食,护生戒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仿效,无法复制。她的人生,就是一段传奇。少女时代的吕碧城,过早地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过早地看透了世态炎凉。

  • 顾水如是中国围棋史上留学第一人,为何学业未成匆匆回国?成就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顾水如,中国围棋史

    近现代中国的苦难,体现在当时中国的各行各业,几乎没有例外。围棋自晚清开始,便开始大幅度落后于邻国日本。进入民国以后,中国的围棋更是乏善可陈,围棋水平之低到了令国人悲呜的境地。当时民国北洋政府的段祺瑞是一位超级棋迷,他意识到如果长此以往,若不采取措施,日后中国的围棋事业恐怕要从此中断了。为此,他决心选

  • 前蜀二位皇帝以及其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前蜀

    前蜀二位皇帝王建(前蜀先主)王衍(前蜀后主,王建十一子)前蜀皇帝世系子孙谱王建11子:王宗仁(卫王)王宗懿(废太子)王宗辂(豳王)王宗纪(赵王)王宗智(韩王)王宗泽(宋王)王宗鼎(鲁王)王宗杰(信王)王宗平(薛王)王宗特(莒王)王衍(前蜀后主)王衍2子:王承祀王承祧

  • 慕容鲜卑十五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慕容鲜卑

    前燕(337370年)一、文明帝慕容皝(297348年)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奠基人。父亲叫慕容廆,被晋封为平州牧、辽东郡公。慕容皝“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被立为世子。333年,慕容廆病死,慕容皝继位。337年年,慕容皝自称燕王。慕容皝生性多疑,即位后生怕自己

  • 南朝刘宋八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朝,南北朝人物

    一、宋武帝刘裕(363422)南朝宋王朝建立者。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父刘翘曾为郡功曹,早亡。刘裕少贫困,以樵渔贩履为生。后投东晋北府兵为司马。镇压孙恩起义;累官建武将军。405年击败桓玄,独揽东晋朝政,成为有名的军事统帅。他勇悍善战,富于谋略,长于料敌,每战皆捷。420年,刘裕

  • 北魏十四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南北朝人物

    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北魏王朝开国皇帝,前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什翼犍败后,他随母投奔匈奴贺兰部,后诸部大人又推珪为主。公元386年正月,年仅16岁的拓跋珪召集旧部,大会于牛川,即代王位,徙居盛乐,拓跋氏复兴。同年四月,珪改称魏王,是为道武帝,自此国号魏,史称北魏,开始向四周拓展疆土。时值淝水

  • 宋孝宗赵昚不仅为岳飞平反,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南宋续命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赵昚,岳飞,宋朝人物

    提到南宋,最有作为且流芳百世的自然数宋孝宗赵昚。他雄才大略,一心为江山社稷,得到了百姓的好评。但却并非宋高宗亲生子嗣,为何也被名正言顺授予皇位?赵匡胤打天下,弟弟坐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北宋之后,欣欣向荣。可是到了976年,其弟弟赵光义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后赵光义为宋太宗。至此,宋朝以后的皇室血脉也变

  • 王右家是民国第一美女,为何晚年生活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右家,民国人物

    一提起民国的美女,大多数人印象中都是极其有名的,张幼仪,吕碧城,林徽因,赛金花,阮玲玉,宋庆龄等人,但是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风格独特女人就是王右家。她是曹禺的经典戏剧《日出》和另一部戏剧作品《桥》的灵魂缪斯,没有风华绝代的王右家就没有陈白露这个经典的戏剧人物。日出剧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章靳,曾经疯狂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