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华民国第九任总统-黄郛

中华民国第九任总统-黄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3/12/7 2:15:17

黄郛,字膺白,号昭甫,为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是一个有争议的风云人物。

清德宗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正月二十八日(3月8日),黄郛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上县百官镇(今绍兴上虞区百官街道)。祖上经商致富,后来渐渐衰落,其父黄文治是个候补县官,黄郛幼时随从父母居住杭州,6岁时父亲病卒,其母维持家计,送之进入私塾读书。

清末帝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黄郛自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毕业,回国后在清廷军谘府二厅、军事官报局任职。

留学日本时的黄郛(左)与蒋介石合影

清末帝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黄郛被民主革命者陈其美招至上海,参与上海光复,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兼沪军第2师师长、南京临时政府兵部总监,并且委任蒋介石为第5团团长,与陈其美、蒋介石订为‘盟兄弟,约誓‘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民国元年(1912年),黄郛改任江苏都督府参谋长,为了迎合蒋介石,主动解散所部军队。其间,黄郛认识北伐女子敢死队成员沈亦云,与之结为夫妻。时值,沈亦云18岁,黄郛32岁,并且原配夫人为之生有一女。于是,蒋介石尊之为二嫂。

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黄郛遭到袁世凯政府的通缉,只得逃亡日本,携沈亦云经南洋赴美国。

民国四年(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之后,黄郛返国,在上海参与谋划浙江反袁军事。

民国五年(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刺杀,黄郛定居天津,与北洋政客过往甚密。

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出任北洋政府总统时,委托黄郛代编《欧战后之中国》一书。

民国十年(1921年),黄郛出任北洋政府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代表团顾问。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进入张绍曾内阁,署理外交总长,后又历任高凌尉、颜惠庆内阁教育总长。

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日-23日,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代理内阁总理,并且摄行总统职权;直至段祺瑞复出,这才被迫辞职,再次移居天津。然而,就在黄郛闲居之际,其盟弟蒋介石因为紧跟着孙中山出生入死,渐渐崭露头角。

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蒋介石于南昌设立北伐军总司令部,两次致书盟兄黄郛,并派总参议张群前往天津相邀黄郛南下。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黄郛离津赶赴南昌。

同年4月12日,蒋介石于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广州捕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当月17日,武汉罢免蒋介石一切职权;18日,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并任黄郛为上海特别市市长,南下沪杭,又北上说服冯玉祥、阎锡山归附蒋介石。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下野,黄郛随同辞职。当月25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并且改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4日,蒋介石恢复北伐军总司令的职务,黄郛又被任为外交部部长。

同年3月,黄郛负责处理第一次南京事件的善后事宜,与美国缔结双边协定(其他诸国由其后任王正廷缔结协定)。

4月7日,蒋介石发出第二次北伐的总攻令。

5月3日,‘济南事件发生。时值,黄郛在正济南,却与蒋介石一同离开,结果受到国内舆论的指责,黄郛于是辞去外交部长之职,携夫人沈亦云隐居莫干山,自筑‘白云山馆,继续著书,亦于幕后为蒋介石出谋划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于上海发起成立新中国建设学会,被推为理事长,提出以设计‘广义的国防中心之建设计划为学会职志。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26日,蒋介石与汪精卫会商,决定全力剿共。时值,日军乘着蒋介石的反共内战之机,打进山海关,占领热河,越过长城各口,平津出现危机。

同年4月10日,蒋介石在南昌向其将领们宣布:“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

5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谋求与日在华北停战。次日,日军大举进攻冀东,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于是,蒋介石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任命黄郛为委员长,负责对日交涉停战问题。时值,亲友听说黄郛北上,皆劝他不要替之‘跳火坑,黄郛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14日,带着一批随员,兼程北上就职。

黄郛接手谈判之后,一面利用与日本政界人士私谊,探查双方和谈达成的底线;一面利用在北洋政府时期积累的与北方政界人士交情,安抚华北,消除地方与中央隔阂,击破关东军运作‘华北自治的阴谋。然而,令黄郛头疼的是华北军方与南京政府,均不能配合和谈。华北军方高层早先自吹自擂过甚,此时碍于舆论压力,既不能有效抵抗日军的攻势,又不敢命令前线部队坚决执行后撤停战的指示,以致后方已在和谈,前线仍在冲突。于是,日方利用冲突,一再扩大谈判优势,加之南京政府高层不敢负责任地给出对日和谈的政策底线,所以谈判进展极难。

直至22日,日军已是四路进逼北平,城内秩序大乱。北平军分会认为大势已去,北平难逃沦陷厄运,决定整个军分会南撤保定,仅留部分军队作为守城牺牲之用,以此告慰舆论。南京行政院这才发出非正式的指示,确定和谈底线:“除签字承认伪国、割让四省(即东三省)之条约外,其他条件,皆可答应。”接获指示,黄郛紧急约谈日方代表。23日,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北平免遭沦陷。对于这一夜的经历,黄郛所谈甚少,曾留下16字形容:‘彻夜周旋,心酸胆裂,勉获缓和,重留北平。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告民众书》,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平津,反对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北方军阀的新卖国。

30日,中日签订《塘沽协定》。根据该项协定,国民党政府实际承认了日军占领长城以及山海关以北地区的合法化,并将长城以南的察北、冀东20余县划为不设防地区,以致整个华北门户洞开。蒋介石在其日记中记录:“昨日停战协定在塘沽签字,事实并未有过,而文字实令人难堪,代表之无能与前方之怯馁,不胜惭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主持华北政整会的黄郛被内外事务搞得焦头烂额,几次提出辞呈,均未得到应允。

同年7月,蒋介石为了安抚黄郛,邀请黄郛夫妇前往庐山牯岭避暑,借以疗养身体。

8月13日,天津《大公报》著名记者王芸生采访黄郛。时值,黄郛沉痛地对之道:“这一年的经过在明了国家情况之人,当然能够谅解,一般人则以为我黄某天生贱骨头,甘心做卖国贼。对外未曾做什么事,对内却须时时做解释工夫,真是痛苦万分。一年以来对内对外,尽做矮人,我并非不知道伸腰!只是伸伸腰之后有什么善后办法?为国家设想,不能那样冒险。”

12月5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蒋介石提议由黄郛继任内政部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黄郛托病去职,避入莫干山过起‘读书学佛的隐居生活。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复任为国民政府委员。然而,此时的黄郛已是病入膏肓,已经住进上海宏思医院。

同年12月6日,黄郛以肝癌卒于上海寓所,时年57岁。后来,沈亦云离开大陆定居美国,晚年时在《亦云回忆》自序中提及:“有人以为记着历史是自沉于过去,我不敢。有人以为表彰身后,我亦不尽然。历史并非仅英雄豪杰之事,是成此历史的民族生活记录。亡国不能有历史,草昧难有记录,贡献一点事实,即贡献一点历史;历史的尺度,可能为人道的尺度。”

1971年11月,沈亦云于美国去世。

更多文章

  • 明珠身为康熙皇帝宠臣,为何突遭冷落二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珠,康熙皇帝,清朝人物

    与索额图相比,明珠是晚起的一个势力集团。两人的性格、处世作风颇不相同。由于明珠礼贤士大夫,尤其是许多汉族官僚都集结在他的周围,这与康熙寻求汉官的支持的想法,是一致的。但两人都一样贪婪成性,明珠“货贿山积”,“索额图巨富,通国莫及”。索额图罢相后,对明珠

  • 乾隆的治国手段和文化传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治国手段,清朝人物

    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和富庶的时代之一。作为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在位达六十年之久,他的治国手段和文化传承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乾隆所进行的治国手段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乾隆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发展,为中

  • 魏征的权谋倾向及其在唐朝政治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唐朝人物

    魏征作为唐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谋士,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政治智慧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然而,魏征的性格中存在一定的权谋倾向,他善于利用权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魏征的权谋倾向的表现魏征作为唐朝时期的政治家和谋士,展现了明显的权谋倾向。他善于利用权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以下是魏征的权谋倾向在具体

  • 魏征的功与过--历史评价与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征,唐朝人物

    魏征是唐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在唐太宗的统治下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对于魏征的功与过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魏征作为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他在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活动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行为。他的功绩和过失被不同的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以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予以评价。本

  • 周朝三十八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朝人物

    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姬昌次子)姬诵(周成王,姬发长子)姬钊(周康王,姬诵长子)姬瑕(周昭王,姬钊长子)姬满(周穆王,姬瑕长子)姬繄扈(周共王,姬满长子)姬囏(周懿王,姬繄扈长子)姬辟方(周孝王,姬满次子)姬燮(周夷王,姬囏长子)姬胡(周厉王,姬燮长子)姬静(周宣王,姬胡长子)姬宫湦(周幽王,

  • 秦始皇嬴政的儿子和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人物

    秦始皇嬴政五位皇子嬴扶苏(太子)嬴将闾(皇子)嬴高(皇子)嬴荣禄(皇子)嬴胡亥(秦二世)秦始皇二位皇女嬴阴嫚(阳滋公主)皇二女(栎阳公主)

  • 西南联大人物之马大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南联大,马大猷

    在近些年的科技竞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应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有这么一位科学家,由于忧心国家基础研究发展,一连6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写信,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他对我国科技界的浮躁情绪忧心忡忡,公开发表文章进行批评。在一篇文章中,

  • 夏朝的中兴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历史,中兴帝王,太康,寒浞,少康

    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游田百日不归的行径,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有穷氏后羿利用民众这种情绪,篡夺了政权,不准姒太康入国。史称“太康失国”,夏后氏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后羿代夏是夏王朝前期又一场重大的权力之争。后来后羿又被部下寒浞“杀而烹之”,曾为后羿所用的

  • 嵇康的文学成就和羊羔触蕃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嵇康,羊羔触蕃事件,晋朝人物

    嵇康是中国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人物,他的文学成就深受后人的推崇和赞誉。但是,在他辉煌的文学生涯中,也发生了一个被后世称为“羊羔触蕃事件”的悲剧,本文将就嵇康的文学成就和羊羔触蕃事件展开阐述。作为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嵇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参

  • 民国才女吕碧城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才女,吕碧城,民国人物

    她曾任袁世凯的总统府秘书。她与外商合办贸易,聚集可观财富。她周游列国,宣扬动物保护。她曾身无分文离家出走。她终身未嫁。她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提倡素食,护生戒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仿效,无法复制。她的人生,就是一段传奇。少女时代的吕碧城,过早地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过早地看透了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