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纣王有关暴君或商朝灭亡情况

商纣王有关暴君或商朝灭亡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1/16 17:03:18

商朝的灭亡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着身子在这“肉林”里疯打疯闹。饿了就吃,吃了就玩。据说,他还大兴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见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们聚集在台上,宴饮狂欢,长达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时辰。残忍暴虐,荼毒四海。据说,他行炮烙之刑,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商朝到商纣王时已把自己的国家搞得很糟。他特别讲究阔气,尤其喜欢吃喝。他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凿一个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灌满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和贵族在酒池边上尽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纣王特别宠爱一个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纣王用一种炮烙的残酷刑罚来惩治那些反对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铜柱烧热后,强迫人在铜柱上爬,掉下来被熊熊燃烧的炭火活活烧死。据说,他为了观察正在成长的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冻,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砸骨验髓。还有像是宠幸奸臣,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种种罪行,令人罄竹难书。后来,纣王失去士气和民心,终于被武王打败。他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断头台。纣王这样荒淫残暴,经常有人劝阻他,但他总是不听。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对他说:“我们这样拼命喝酒,败坏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我们的百姓、大臣们都做出偷窃奸邪的坏事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只得偷偷离开他。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纣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规劝他悬崖勒马,他居然命人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这样残暴,吓得谁也不敢再规劝他了。大臣们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一言不发。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会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发,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军。周武王在牧野,竖起伐纣大旗,在誓师大会上,历数纣王腐败荒淫、凶恶残暴的种种罪恶,然后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此时纣王正带着他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下属把周军进攻的消息告诉他时,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因商军主力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共70万人,开赴前线,抵抗周军进攻。当周殷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殷军在阵前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就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顿,然后放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商朝就这样灭亡了。

先不说鹿台下酒池肉林,不说那些观看赤裸男女饮酒作乐的荒淫往事.都攀不上暴行二字.施暴行者,必是内心残忍,区别与性本善的人类.流传下来的暴行有:据说,寒冬某日纣王与爱妃妲己裹着厚皮毛高坐于鹿台上正在享乐中,忽见一老一少在远处行走.那稚子整个人蜷成一团走得艰难,而老者身躯挺拔仿佛丝毫不畏严寒.纣王不解,问妲己,为何那老者走得比年轻人还快?妲己说,人的骨髓是随年岁日渐增长的.老年人的骨髓多,自然比小孩子走的快.于是纣王命人将那对老少捉来,分别砍下双脚,砸骨验髓.(心理不变态怎么能如此淡然地做一件这样恐怖的事?)据说,妲己告诉纣王她能判断孕妇的胎位.为验证爱妃是否当真冰雪聪明,这个纣王捉来各个时段有喜的妇人,将她们的肚子活生生剖开,观察胎儿的位置.据说,他行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活活烫死。据说,当日他听信谗言囚禁了周文王,文王长子伯邑考前去请求大王开恩.彼时有人称文王为圣人.纣王听说圣人不会吃血脉相连之人的肉,便让人将伯邑考杀害后剁碎做成肉饼逼周文王吃.文王不知情虽觉诡异为博取信任便咽了一口.后得释.自此,废皇后,杀太子,弑比干,现其心.但是近人顾颉刚撰有《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后,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历史的洪流汇合到如今,究竟有多少分支旁流,也只有他商纣王自己清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文王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话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吧。周文王就是姬昌自己称王,与商王帝辛平起平坐的意思,他之前为西伯,结果称王,这就是摆明要造反。作为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弹丸小国,周方国东西长约70公里,周方国一定是把所有财富投入军队建设而不是广施于民,才能迅速发展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随后按照历史记录,对商

  • “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事倍功半【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 《孟子》中的小故事文言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中的10则经典故事1.再作冯妇——《孟子·尽心下》——有个叫“冯妇”的男子,空拳打死老虎,国王给了他一个“士人”的官去做。一次外出看到老虎伤人,他跳下“官轿”,朝老虎扑去….百姓称好,而其他的“士人”却笑他身为官员,不成体统。2.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孟子连续问了齐宣王三个很棘

  • 历史上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摘要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大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咨询记录回答于F

  •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实施仁政却能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呵呵,仁政与吞并六国不是一个层面的意义,没有因果关系。所谓仁政,主要是国王对国家内部的管理手段,树立亲民形象,让人民多作贡献,稳定政局。所谓的统一六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国王、将相、国力等的综合能力,是对外扩张的表现。因此,秦王嬴政对内是否实行仁政,并不影响其吞并六国的战略意图。请注意,秦王

  • 古代君主因没有施行仁政而灭亡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主因没有施行仁政而灭亡的事例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

  • 妲己和纣王从遇见到死的大体过程。 有急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正确的名号应该是商代的第32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根据正史的记载:帝辛20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300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人心稳定。帝辛血气方刚,威武有力,能与猛兽格斗,神勇在当时无人可比。同时,他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

  • 有关妲己和纣王的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重生》梅林深处,梦醒惊魂,她与他是前世的孽,还是今世的情,围绕她知的是惊天陷阱,亦或是千古迷局,她是掌控者还是被掌控者?她是意外穿越而来的灵魂,是清雅淡薄的狐妖霁菲,还是祸国殃民妖妃妲己.《妲己转世》妲己,为中国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商纣王的宠道妃,人称:一代妖姬。妲己乃是苏氏诸侯之女,美若天仙、

  • 求能表现“仁者无敌”的具体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有些辩题会出现一方观点为全称肯定或否定,而另一方辩题并非全称。打了两年的辩论赛共遇到两个这样的辩题,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个是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我们是反方仁者未必无敌,正方的观点仁者无敌暗含了任何仁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无敌的。够绝对够郁闷吧。当时我们的战术就是:首先,把“仁”和“仁者”

  • 纣王成自己为孤,秦始皇称寡人,其他皇帝称朕,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皇帝之所以会自称“孤”、“寡人”、“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时代的变化往往也会发生差异,作为皇帝独有的称呼,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不敢轻易亵渎,在那个奴隶制时代,国家也并不像现如今的这样错综复杂,也就是简单的氏族集合,作为能称之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比如商纣王,以及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