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纣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神奇的是,后来他果然钓到一条鱼,在鱼的肚子里有一本兵法书。更巧合的是,当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皇帝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向周文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当时正为了打败敌人建立王朝而搜罗人才,所以就对他说: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了。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太公望,在民间一般称他为姜太公。文王给他以极高的地位,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商朝。在以后的中国各朝代都为他建立了神庙,而道家也传说他升天成仙了~
姜子牙的故事有哪些?
有句话叫:“人生短短数十年,各自知晓各自的酸甜苦辣咸”。
而姜子牙的一生,用四个字形容足矣:“冷暖自知”。后世人虽封他为“武圣”,但如果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可能还不一定喜欢这个称呼呢,后人赋予他的,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这里说到的姜子牙,可不是《封神榜》里面的姜子牙。姜子牙,名尚、字子牙,是历史上一位名人。他的先祖据说是尧舜禹时代的“四岳”,四岳是个官职,职责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安全局局长。而四岳这一官职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来担任,历史上也没有定论,我们只要知道姜子牙的先祖曾经做过这个官儿就可以了。
姜子牙之所以被称之为武圣,这与他后半生,确切的说是余下的三分之一的人生,遇到姬昌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姜子牙根本不出名,他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用举世无双形容也不为过。但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人意识到姜子牙的才华,他为了生存也是从事了很多行业与工作。什么卖牛肉、开小吃铺,甚至还倒插门给人当过上门女婿。虽然这么说武圣不好,但事实就是如此。
后来,姜子牙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姬昌,从此就像开了挂一样走向人生巅峰。姬昌是何许人就不提了,说说他的祖父吧,他的祖父古公父。这老伙计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有远大抱负的,用现代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拥有资本的老板,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强,但手下资本虽然充足,但缺少一个领军人物,所以他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人,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信息传播较慢,想要寻找一个像样的人才这是非常难的。而姬昌也受到先祖的影响,遍访天下名士,期望能找到一个“如子牙般厉害”的人物辅佐自己,最终姜子牙被他找到了。而姬昌遇到姜子牙,或者说姜子牙遇到姬昌,这就好比“人群中偷偷望了你一眼”,就恰恰因为这一眼,俩人惺惺相惜,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番伟大事业。
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咱们就不提了,大家也都知道,说说姬昌得到姜子牙之后的事。当时的姜子牙岁数可老大了,头发、胡子也都白了。但姬昌寻到姜子牙之后,那可是像中了500万大奖一样欢喜。而姜子牙随着姬昌回到周国之后,提出的一些思想、理论、技术都是极其超前的,那是姬昌从来没见过和想过的,甚至还创立了“寓兵于农”的政策,可以说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周国建立了政治、军事制度、体系上的框架雏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长话短说,姜子牙去了周国之后,为周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之后辅助姬发建立周,毫不夸张地说,周朝的建立,完全是因为姜子牙。
之后,姬昌挂了,他儿子姬发继位,姜子牙又辅助姬发策划了好几次大的活动,最终上演了《封神榜》上讨伐商朝的戏码,最终获得胜利。现实中虽然没有那么多神仙,但当时也是极其艰难的事情。之后就是太平盛世了,姜子牙被封为“齐候”,“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迅速使齐国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国,建立了举世瞩目的齐文化。周成王继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又是姜子牙以百岁高龄亲自出山和周公一起稳定了局势,被授予“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之权,齐国进一步成为政治上的大国。
这就是姜子牙的一生,也是他被称之为“武圣”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历史上,姜子牙是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姜子牙都有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绝对称得上是千古一人。姜子牙被后世尊为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军事理论都源于姜子牙,后世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人的军事思想都滥觞于姜子牙。今天人们都知道关羽被称为“武圣”,其实明朝以前中国的武圣一直是姜子牙,关羽只是给他陪祀的武将之一。后来因为明太祖废除了唐以来文宣武成并列的传统不再设立武庙,无形中剥夺了姜子牙“武圣”的地位,再加上关羽“忠”的形象受到明朝统治者的青睐,关羽才乘机上位取代姜子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新武圣。因为姜子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人们以朴实的情感编出了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明朝许仲琳更是以一部《封神演义》最终把姜子牙神化成为了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主。
首先前期姜子牙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出去赚钱,他当过屠夫,也开过酒店,还做过很多其他的事情,却始终一事无成,70岁的时候,姜子牙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姜子牙72岁的时候,预判天下大势将变,于是去偶遇姬昌,从此人生大变。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而且在一千六百多年后的唐朝唐肃宗时期,更是将姜子牙封为武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