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际从乱而治,李世民发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感叹,他十分看重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基层官吏。他注重于德才兼备,认为任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济世安民。
因此他求贤若渴,李世民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李靖,尉迟恭等人,房玄龄善建嘉谋,杜如晦能断大事,人称“房谋杜断”,李靖文武兼备,所著兵书甚佳。李世民甚至不计前嫌,重用李建成的旧部魏徵、王,魏徵、王二人也以谏诤知名。
不仅如此,李世民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而且选择延用隋代的科举制度,并且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同时李世民也采用“四善”和“二十七最”的原则进行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考核和监督。并把考核的结果划成九等,进行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