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极其严肃、不苟言笑的皇帝。
古代帝王有很多,唐太宗就是其中一个,提及唐太宗,虚怀纳谏的开明作风在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来。善于用人、吸引忠心耿耿的臣子面纳谏。天子有至高的权利,不怒自威,为了听到臣子的忠言,李世民付出很多努力!。根据史料,唐太宗是个极其严肃的皇帝,有些臣子害怕,面对唐太宗时,不知所措,表现得很不自然。
大臣怕皇帝,谈论政事之前,要考量一番如何表达。心里想到的是自保,没有精力思索政务,更别说谏言了。为了缓解紧张感,李世民做出了改变。有人上奏,耐心倾听,及时鼓励。这样的做法确实取得了效果,臣子们改掉了害怕失言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太宗畅谈自己想法,为了解决问题,据理力争。
”如果皇帝自以为是,以为贤明大度,大臣只能默认不去纠正过错,君主不会认识到错误,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李世民对臣子要求:“你们看到不利于百姓的事情,一定要直言!”
“以史为镜观天下兴替”是唐太宗的名言。吸取教训,常常和大臣讲述前朝君主的事,要尽忠上谏。在唐太宗看来,隋炀帝是个自以为是,其残暴让臣子们害怕,隋炀帝身边的往是溜须拍马之人,他听不规劝,认识不到失误。最终,结果意料之中,隋朝很快灭亡,不敢伸张正义的大臣也身败名裂。一段时间内听不到大臣说事情,李世民会担心会去找大臣。魏徵认为,诚心求谏是好事,大臣们有不同想法。大臣们存在顾虑:心生胆怯的人,内心忠义善良也不敢说话;被疏远的人,担心不被信任;仰慕权位之人,害怕影响个人利益。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智谋,而且非常善于治理国家。并且也是非常的兢兢业业的。他对待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而且非常礼贤下士,懂得知人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