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我的观点前我想先讲个故事,刘邦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刘邦问那你呢?韩信回答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其实还有后半段,韩信其实并没有那么愣头青,后面韩信还说了,大王你善于将将,而我善于将兵。意思就是刘邦善于统驭将领,而韩信善于统驭士兵。
刘邦击败项羽后开庆功宴,问大臣们为什么我刘邦能打败项羽呢?大臣们的回答都没能让刘邦满意,刘邦告诉大臣们,我谋略比不上张良,打仗比不上韩信,搞内政也比不上萧何,但是我能信任重用他们,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岂能不败?
可见单论个人能力,君主往往并不是最优秀的,好的君主最主要的才能就是善于用人,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三皇五帝也是因为有很多名臣的帮助的,君臣相辅相成才能成为明君。
三国大家都很熟悉,诸葛亮、荀、周瑜都是个人能力非常突出的,和君主相比谁更优秀不言而喻。
不过也有个人能力非常凸出的君主,但人无完人,军事上非常强悍的朱元璋和刘伯温比治国安民谁更强一点呢?其实正因为君主不可能面面俱到,才需要求贤若渴,有明君才更容易出现名臣。
而名臣一样也不都是全能的,比如荀的军事才能就不如曹操,但是安抚百姓,为百官表率曹操就不如荀。
因此名臣能成为名臣,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而明君往往就是名臣的伯乐,伯乐不用跑的比千里马更快,伯乐需要掌握方向和配合千里马才能跑的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