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阿瞒筵群臣,一瓜杀三妾”是什么故事?

“曹阿瞒筵群臣,一瓜杀三妾”是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4/1/16 5:27:45

曹操“一瓜斩三妾”的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编的《古今谭概》。冯梦龙也算是大明奇才,写的东西不仅有见地,而且也有野趣。

先来简单说两句《古今谭概》,这是冯梦龙编的一本历朝历代轶事、典故、小品集。在自叙中,冯梦龙开篇一句话很有味道,“人但知天下事不认真做不得,而不知人心风俗皆以太认真而至于大坏。”所以他这套《古今概谈》又名《古今笑》,有以笑谈戳穿假大空,讥讽不懂人心世俗之意。

曹操“一瓜斩三妾”的故事收录在《古今谭概鸷(zhi)忍部》里,立意讲的是贪酷,放在曹操这种枭雄身上,则有伴君如伴虎,枭雄残忍深邃之意。

咱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说有一次曹操在水阁宴请群臣。当时正值盛夏,君臣饮酒到半酣,曹操召唤侍妾用玉盘进瓜解渴。问题中说侍妾进上来的是西瓜,这是不对的,西瓜传入新疆大约在初唐,传入内地大约在五代、宋辽时期,但三国时期内地水果还是很多的,曹操侍妾进上来的应该是甜瓜的一种。

见宴会的气氛很轻松,君臣又都喝的醉醺醺的,侍妾在进瓜的时候比较随意,捧着盘子低头就进上来了。

这时,曹操问进瓜侍妾:“瓜熟否?”

侍妾回答:“极熟。”

不料曹操大怒,当场命人将这名进瓜的侍妾拉出去斩了。

目睹这一幕,正在喝酒的臣僚惊愕不已,无人敢站出来探问进瓜侍妾到底犯了什么错。

曹操也没有解释,跟着又叫侍妾进瓜。

见刚才进瓜的侍妾不知何故就被斩了,一群侍妾害怕不敢向前,只有一个平日里极聪敏的侍妾整妆上前,捧着瓜进来了。

在这个侍妾看来,先前那个侍妾被斩,多半是因为答语不当,什么叫“极熟”,此话明显有夸大迎合之嫌,于是她进瓜时,紧张地低着头,拿捏着她认为最妥当的答语。

果然,曹操又问了:“瓜熟否?”

此妾回答:“不生。”

此妾真是聪敏,瞧这答语,既不夸张,又留有仁者见仁的聪明余地。

然而曹操听了这个答语,又一次怒斩了进瓜侍妾。

如此这般,在座的臣僚集体懵圈了,进瓜不易,吃瓜也不轻松啊。

这时候,曹操又命侍妾前来进瓜。

眼见进瓜就是送命,众侍妾哪里还敢上前一步,于是一起怂恿平日里很受曹操宠幸的兰香去进这“要命的瓜”。

兰香是真聪慧,她看出先前两个侍妾进瓜时犯了不守规矩,答语不诚的致命错误,于是在进瓜时,她擎盘齐眉而进,而不是捧着玉盘,随意低个头。

再一次到了要命的时刻,曹操又问:“瓜味如何?”

兰香的答语很得体:“甚甜。”

众臣僚原以为这一次可以放心吃瓜了,熟料曹操大怒:“速斩之。”

三斩侍妾,不知何故,吃瓜臣僚们再也坐不住了,皆拜伏请罪,个个心说,曹阿瞒你就别借题发挥了,一再恐吓我们了。

曹操微微一笑,先示意群臣安坐,然后说:“那我就给你们解释解释为什么斩这三名侍妾。前两名侍妾,在我身边已经承应很久了,岂不知进瓜必须齐眉捧盘?到我问话时,都是开口字,一个迎合,一个回避,我斩她们,是斩其好用心思假聪敏、不守规矩!兰香刚来不久,确实聪慧,进瓜高举其盘,很懂规矩,我问她话,用的都是合口字,甚对我意。但越是这样,我越要斩她,为什么?我是用兵之人,足知我心是大忌,太可怕,斩她才能绝后患。”

抛开曹操小题大做,贪酷残忍不谈,一瓜斩三妾还是很能给人一些迪的无论是官场还是职场,甭管你是谁,甭管你资历有多老,知道多少里里外外的猫腻、潜规则,什么时候都要守规矩,不能自作聪明,视成规定如儿戏。

更关键的,在大领导面前,你可以迎合,但不能事事猜度大领导心思,一旦你成为大领导肚里的蛔虫,那你离被干掉也就不远了。

许多人对心腹有误解,心腹之意最重要的是时时事事能无条件服从,而不是把领导吃得透透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了专心淫乐自愿放弃皇位,29岁就当了太上皇的高湛是个什么样子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荒淫残暴的“禽兽王朝”北齐据称都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除了神武帝高欢还算正常外,他的几个儿孙辈统统都是暴虐成性,荒淫无道。其中,又以武成帝高湛和他的儿子高纬最为典型。北齐武成帝高湛,父北齐神武帝高欢(追尊),母武明皇后娄昭君,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及孝昭帝高演同母弟,北齐第四位皇帝,高湛在位仅仅五年,

  • 为啥古代像孔子,孟子这样能给君王提意见的人不当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健在于出身,古人身份级别分得很清楚。孔孟之辈为士大夫阶层,不论怎么努力都只能是臣,做君王便是篡位。篡位是大罪,在任何地方都会被迫杀。

  • 历史上君王因为没听他人意见而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不听大臣言偏信独孤,废太子而立杨广,招致全盘崩溃。唐肃宗不听宰相李泌良谋,一意先取长安、洛阳,急功近利,不肯顾大局将安史叛军逼入死局困死他们,嫌成效太慢,致使安史之乱遗祸良久,中唐后唐动荡纷繁。还要么

  • 唐玄宗耍手段得到杨玉环,是否得到她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后人说的。做为一个弱女子,与狼共舞,你还能要求她能怎么样?不是真心也得真心,必定是活着就好,毕竟人性的弱点告诉她这还是有利可图。也能满足她的虚荣心。也只能是放弃自己的感情麻痹自己的良知了。究竟心里是怎么想的也只有她自己知,嘴不对心的事和话,古代帝王家都屡见不鲜,何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杠精?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古希腊杠神传说将抬杠理论化大抵上每一位杠精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他也不例外,他的妻子是个脾气暴躁又喋喋不休的更年期妇女,更可怕的是那妇女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在家里他饱受摧残,某次朋友探望他,正撞见他被媳妇砸了脑袋污水加垃圾,无助的他只能自嘲“暴雷之后,必有阵雨”。长期压抑的家庭生活让他成为报复社会的

  • 中国历代皇帝,哪些最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最残忍的当属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武帝石虎了。残忍到什么程度了,灭了他堂叔后赵明帝石勒一家子,这些都不说了。来看看他怎么对待亲儿子的。一、先看看大儿子,第一个太子石邃。石虎的太子是石邃,因为战功卓著,深受石虎宠爱。但是大臣们都说石邃太凶残了,简直残暴的过头了。所以石虎曾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所

  • 汉武帝是个残暴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鲜有不残酷的,因为他们是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亲人。但是这种政治目的可能是处于私欲,比如想要把权力更大程度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夺权而诛杀了自己的亲生兄弟;有的为了国家的利益,比如以仁义著称的汉文帝逼死了犯法的舅舅。我们一般将第一种人嗤为

  • 为什么王守仁可以平定宁王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个爱发飙的宁王,被唐伯虎气的够呛。虽是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但历史上宁王和唐伯虎确实是同时代之人,有过交集还见过面,只不知当时宁王有没有发飙,但唐伯虎肯定不敢在宁王面前如此嚣张。当时封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准备发动叛乱,大肆招揽各种人才,名气很大的唐伯虎也上了宁王的

  • 古代的采花贼是如何作案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采花贼作案的手段太多了,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我来给大家说几种。伪装。采花贼伪装成做正经生意的,趁机菜花的,最容易得手。比如,古代出行,除了步行,就是车马船为主,特别是江南地区,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到处是乌篷船。古代的采花贼就伪装成这种,给人赶马车的,或者赶渡船的,一旦他们看到年轻漂亮的良家妇女

  • 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暴君隋炀帝到底实行了怎样的残暴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暴君隋炀帝是李唐皇朝强加给杨广的恶名,如果客观来看杨广,他虽然好大喜功,但是算不上暴君昏君。隋朝的灭亡跟大秦的灭亡一样,分久必合要一波两折,长时间的分裂惯性极大,第一个统一的皇朝总是短命,要第二个大一统的皇朝才能开创盛世。李唐皇朝给杨广的恶名主要有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共同讨论。其一、杀兄弑父,娶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