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古代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皇权都是至高无上的。
皇帝作为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直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言语之间定夺他人的生死。
但你知道吗?皇帝动不动就能杀个人这种事,还真的并不常见。而且有时候,那些暴虐的君主看似随意杀人,其实也是出于对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考虑。
从秦始皇时开始,古代国家开始逐渐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央集权被不断保留和变化,发展成为君主专制。但君主专制,并不意味着皇帝一家独断,到了宋朝更是形成了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要说历史上有没有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的皇帝,的确是有。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就曾大肆诛杀臣子。
为了巩固手中的皇权,无论你是忠良还是异端,亦或者你已经解甲归田或是退休赋闲,只要对我的统治地位有威胁有忧患,就必然逃不过死亡。
但即使这样,皇帝也不是说杀人就直接把人杀了,还是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比如可以和当今死刑复核做参照的死刑审慎原则。对一些罪犯需要被执行死刑的案件,要经过大理寺和皇帝分别审核才能做决定。
而且在死刑执行时也是有讲究的。要符合天时,一般国泰民安,政权稳定的皇帝,绝不会做那种随意杀人败坏国运的荒唐事。就算皇帝要杀一个人,也需要经过当时的法律程序才行。
那么到了明代之后,有了厂卫制度,廷杖之刑,的确是让皇帝杀人变得更加容易。
明清两代更是封建专制皇权集中的巅峰时期,但是否能随意杀人,依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治国方略以及对权力的心态。在拥有权力的条件下,学会掌握权力,不去滥用权力,是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之一。
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古代社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个人意志影响他人生命的事件发生。一念之间诀人生死也未必是神话。但如果皇帝动不动就杀人,那其实也是有点不大可能的。
不要以点概全,古代皇帝杀人有很多种情况,不过他们都是建立在君权至上的原则上的!
我们先将皇帝分为两种,第一,就是那种属于正常人智力及以上的皇帝,他们如果产生动不动就杀人的举动,那么肯定是有政治含义的,肯定是想给某些人警告或者直接“灭”了某些势利,这样往往是皇帝在经过精心的踩点后,用雷霆之怒,形成的结果,给人以“动不动”的印象,但是实际情况,我们既不能以史书说的为准,也不能以民间的传说为准,因为一件事,尤其是一件看起来影响很大的事情,它造成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评说,很难说出谁是谁非,要做到的是所谓的“无愧于心”,留待后世评说,这样是对于这些平均能力超过普通的皇帝来说的;
第二就是那些真正的“动不动”就杀人的皇帝了,这样的皇帝杀人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因为君权神授这样无比尊贵的情况,君王的意志代表的是天,没有人敢违反他们,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非正常死亡,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样也可以形容他们,尤其是这种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仅仅是靠着自己的那种神话色彩的加持,这样是有极为强大的一面,也有极为脆弱的一面,这样根本不需要神话,不需要编排!
最后,我说说问题中的神话编排吧:这是推翻前朝,给前朝皇帝抹黑的一种常用手段,往往夸大前朝的腐朽更加夸大本朝的英勇,往往每个皇朝的开辟,伴随着创始人的神话,没有神话的创始人都不好意思去来(朱元璋例外),这样的皇帝从英明神武对比滥杀无辜的前朝皇帝,大家觉得这个神话是不是后人编造的呢?随便举几个例子:秦始皇、纣王、隋炀帝等等这些皇帝那个不是超出常人,那个不是很厉害的,但是最后他们被编排成什么样了?暴君?
学前小朋友可能会被“洗脑”成固有印象吧,不过这样绝对的好与坏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