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就是《皇帝的新装》。它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一个十分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走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男孩所嘲笑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小官员愚蠢、虚伪、奸诈的丑恶嘴脸。
历史上曾下过罪己诏的帝王有哪些?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罪己诏”?
罪己诏是指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或政权处于安危时,他会用自省来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由此而发出口谕或文书。
罪己诏它通常在三种情况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出现天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的轻重有所不同。
皇帝颁布罪己诏,从大禹时代就出现过,太久远的时代我们就不再提,下面我来说一下汉代两位帝王的罪己诏。
比如汉武帝时,他颁布过两份“罪己诏”,一是因为淮南王刘安等人谋反时颁布的,谋反事发后,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自杀而亡。受此案牵连而死的列侯豪杰等高达数万人。汉武帝下诏,将他们谋反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恩德。
汉武帝时对外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巨大,加上广置宫殿苑囿,把文景以来的积蓄损耗殆尽。沉重的负担,使大量百姓破产流亡,进而沦为“盗贼”。同时,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又导致宫廷矛盾和激烈争斗。一连串的事件迭加,促使武帝反思统治政策。汉武帝此次下诏书追悔以往过错,史称“轮台诏”。
汉武帝之后,汉宣帝也下过“罪己诏”。汉宣帝在民间生活较长,他了解老百姓疾苦,在他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但是后来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深,豪强迅速发展,农民无奈流亡。吏治十分腐败,任意征发徭役,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到后期,竟出现了“兵革不动,而民多贫,盗贼不止”的局面。
宣帝一方面自责,一方面整饬吏治。他下诏承认造成此局面“是朕之不德也”。并采取措施,监督官员公正执法。
皇帝能够“罪己”,是不把责任推诿的表现,说明为政者的品德高尚、有担当。
但是后来,随着朝政发展,“罪己”的分量被打折扣,“罪己诏”往往成为形式和表演,那么积极意义就缺少了。
比如金朝的金熙宗一方面发布“罪己诏”,一方面却对诏书中“深自贬损”的话气急败坏,把撰写诏书的人残酷杀害!此举不仅让人看出他的心胸狭窄,而且也让人认识到,他所谓的“罪己诏”,不过是耍政治手段而已,世人不能当真。
真心“引咎自责”,是为政者必备的胸怀,也是争取人心,赢得信任的高明之举,比如汉武帝“轮台罪己诏”,把造成国家危机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并适时改变治国策略,就确实难得。
而“罪己”如果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成为推脱责任的粉饰手段,就没有丝毫意义了。
1、什么是罪己诏?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2、罪己诏的起源
罪己诏的起源,古人认为是从禹、汤开始的。据古籍记载:大禹登上帝位后,有一次,无意中看见了犯罪的人,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左右问其故,禹曰:尧舜之时,民皆用尧舜之心为心,而予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3、历史上曾下过罪己诏的帝王有哪些?
1.大禹
2.商汤
3.周成王《诗经》中的《周颂小毖》就是周成王的罪己诗。
4.秦穆公《尚书》中的《秦誓》是秦穆公袭郑惨败后的反省。
5.汉文帝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6.汉武帝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汉武帝晚年面对大厦将倾的危难局面,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全面调整了国家的内外政策,不但使政权转危为安,而且也为“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7.汉明帝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冬十月,出现日蚀。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8.唐太宗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旱、蝗并至,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百姓有饭吃,宁愿上天把一切灾难都降在他一人身上。
9.唐德宗唐德宗即位不久,就先后有号称“四王”、“二帝”的几个节度使举兵反叛。公元783年,长安失守,德宗仓皇逃亡,被叛军一路追杀至奉天城。次年春,他痛定思痛,改年号为“兴元”,并颁《罪己大赦诏》,“分命朝臣诸道宣谕”。
10.唐宪宗
11.宋徽宗公元1125年11月,金兵进逼东京的紧要关头。惊慌失措的徽宗听从大臣的建议:“宜先下罪己诏,更革各种弊政,使人心悦,天意回”。
12.宋宁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
13.金熙宗据史书记载,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雷电震坏寝殿,有火入上寝,金熙宗命翰林学士张钧代拟“罪己诏”,其中有历代帝皇在“罪己诏”中常用的套话:“顾兹寡昧,眇予小子”。金熙宗听信大臣谗言:“此汉人托文字以詈主上也。”立即将张钧残酷处死。
14.崇祯下罪己诏最多的皇帝,史书上说,明朝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罪己诏”没有少下。崇祯皇帝平均三年多点就下一道“罪己诏”。
15.顺治这位少年天子亲政后,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上干天咎,所以,不断自我反省,屡屡下诏罪己。(清世祖顺治帝《罪己诏》自定十四大罪状)
16.光绪被迫罪己诏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逃亡途中,慈禧太后既感到由她秉政的政局,已经失控,迫于内外压力,她这才决定和八国联军谈判求和,并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出了一道“罪己诏”。
头条号:说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