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十大贤臣都有哪几个?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臣都有哪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4/1/21 1:46:49

贤臣往往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重大事务的决策中,丞相的话语权举足轻重。

官为人臣,那么履职就有好坏。所以,人们习惯于说贤相、奸相和权相。他们有的辅佐君王,忠心耿耿;有的阴谋篡位,陷害忠良;有的权倾朝野,独揽大权。

当然,臣子履行岗位职责,在维护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就可能伤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些丞相甚至被动卷入某些利益集团,有可能为少数人所用,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对于历史上许多丞相的评价都很有争议。

那么,如果评选历史上的十大贤臣,有谁能够入选呢?

这当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不妨提出十个历史公认的人物吧。

首先,是先秦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他锐意改革,整顿吏治,为齐桓公提供了许多战略上的重要建议。管仲辅佐齐桓公四十余年,临死时还给齐桓公许多建议。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首霸,管仲功不可没。

说到变法图强,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秦国的商鞅。他应秦孝公《求贤令》之邀,带着满腹关于法家的治国理念来到秦国,结合秦国的国情,对田地开垦、赋税征收、官爵制度、军功赏罚、郡县制、连坐制、度量衡等方面都进行了法制化改革,他在秦国推行的法制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也成就了一个先进、强大的秦国。

后来,秦国君主嬴政在任时,秦国已经强大起来。秦相吕不韦手下的一个名叫李斯的小官提出离间各国君臣的妙计,说服嬴政统一六国。李斯在秦统一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秦朝建立后,他又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他协助制定了秦朝法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奠定了此后千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和格局。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汉军能够在前线奋勇拼杀,离不开大后方萧何的统筹调度和后勤保障。跟随刘邦攻克咸阳后,萧何首先做的便是将秦朝的各种资料文书和地图等保存好,以便日后治国时使用。萧何兢兢业业辅佐刘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奠定了不可代替的地位。

东汉末年,曹丕逼迫献帝禅让,汉室宗亲刘备在蜀地将汉朝延续,而在蜀汉的治国理政方面,真正的一把手是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历事刘备、刘禅二朝,在任期间事必躬亲,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他厉兵秣马,发展生产,又多次亲自领兵南征北伐,外交上结好孙权、安抚蛮夷,把蜀汉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实可谓肱骨之臣。

三国时期结束,历史演进到晋朝,八王之乱爆发后,五胡乱华紧接着来到,西晋南迁,东晋建立。此后,北方的前秦发展壮大,兴兵南征,危难之际,东晋名士谢安毅然出山,在短时间内施行仁政,团结各方势力。面对苻坚率领的号称百万大军,谢安淡定自若,提拔良将,赢得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挽狂澜于既倒,谢安可谓名相。

这之后的唐朝名相辈出,“房谋杜断”,直言的魏征等等,笔者便留给读者们挑选,我们直接来到宋朝。宋初的寇性格刚直,敢于进谏,在三十多岁时便被宋太宗封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到了宋真宗时,他说服皇帝御驾亲征,被鼓舞的前线战士们一度扭转了与强大辽军的战局,击退了气焰嚣张的北方铁骑。

寇之后不久,王安石登上政坛,他因政绩突出而被宋神宗提拔,主持变法,虽然多次被守旧派打击和弹劾,但矢志不渝的推行新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新法被阳奉阴违,没有达到王安石的本意和预期,但王安石的许多变法内容都有着好的出发点和先进思想,他被列宁称作“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耶律楚材虽然并非是中原王朝的丞相,但他辅佐成吉思汗,提出以儒家理念治国,推动了蒙古帝国的汉化,也为日后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他劝说成吉思汗保留黄河以北地区汉人的性命,拯救了许多无辜的百姓。

明朝中后期,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力挽狂澜,将国家从宪宗、世宗以来的颓势挽救过来。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取得了对外战争的多次胜利,此外,他对内开展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张居正改革”,他一手缔造“万历中兴”,为明朝延长了百年国祚。

政绩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人走了,总有些丞相留下了很好的声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进谏失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伍子胥被赐死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

  • 历史上的哪些君王,可以称之为最有能力的,都是大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有非常多的皇帝都可以称之为很有能力的人,都是大才。第一个我觉得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统一了全国,平定了所有的战乱,使全国归于一人之下管理。并且他还把那些繁杂且不同的文字全部废除,统一使用同一文字,并且统一使用同一种货币,而且还修建了一样的官道,便于马车的行走。所以他的贡献是非常的

  • 古人有睡眠意识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在《黄帝内经》里对睡眠养生的要求,春夏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这个晚睡指晚上9点,因为古人没有电灯,一般在晚上8点前睡觉为早,9点后为晚;所以春夏晚睡的时间宜在在9点~10前;早起为早上3点后5点前即“鸡鸣之时”的寅时。秋天则宜“早卧早起”,这里的早睡时间跟上面同,约为8前睡,早起也同上,即

  • 历史上哪个皇帝是因为不虚心纳谏而使得国家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

  • 一代护国良相狄仁杰,他为什么会辅佐一位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狄仁杰入仕时是大唐的官员,由于高宗李治身体不好,很多军政大事都交给武后决断,而狄仁杰的才干与为人在“二圣临朝”(唐高宗李治和武后同时执政)时就得到了天后的称赞与赏识,也就这个时候狄仁杰在仕途上开始步步高升了。另:武则天的施纲领也为狄仁杰支持和赞成,二人有“惺惺相惜”的味,及至后来有相互欣赏的意思

  • 古代帝王沉湎女色的说法可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权方面,古代帝王在其领地没几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正所谓言出法随,皇帝个人的意志就是国家意志,代表和领导了整个统治阶级,权力之大,可与天齐[呲牙]。个人方面,其实沉迷女色的帝王不是没有但是确实比较少吧,基本经历几代的朝代都有关于帝王起居专门管理人员和专门记载,关于这方面资料确实不多(不排除美化帝王因

  • 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你觉得谁最擅长做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笔者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做的最大也是最让人恶心的一场秀,是在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吮吸李渊之乳,表示自己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无奈,请求父亲的原谅。【英明神武唐太宗】政变发生之时,李渊正在宫中的池海中泛舟,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宿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李渊见了之后大惊失色,尉迟恭对李渊解

  • 有关失眠的古诗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诗词里的失眠,不是单纯为描写失眠而作的,都是有具体的情事。如《诗经周南》第一首的《关雎》,就写了一个男子思念佳人而辗转难眠的情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佳人,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不能得之,日

  • 曾亲自打败十倍敌军,古代最能打仗的天才君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靠着打仗建立江山,擅长打仗的帝王有很多,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刘邦都是这样的。可是要说最能打仗的天才帝王的话,那无疑就是司马曜了,因为司马曜未上战场却成功的打败了十倍敌军,说他是极具军事天赋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是可惜的却是,因为司马曜所处年代是东晋,所以很多人对司马曜做出的事情是不太熟悉的,

  • 古代君王中的武功高手,历史上哪些君王独占鳌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项羽和朱棣。其实古代会武功的君王太多了,不过在我心里这三位是最厉害。乱世出英雄,大部分可以开辟一个朝代或者说能够青史留名的君王,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三国时期的孙权、楚汉之争的项羽和起兵造反的朱棣,武力值都很不错。因为他们必须得身先士卒,那个年代弱鸡不配有人卖命啊。01、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