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做的最大也是最让人恶心的一场秀,是在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吮吸李渊之乳,表示自己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无奈,请求父亲的原谅。
【英明神武唐太宗】
政变发生之时,李渊正在宫中的池海中泛舟,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宿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李渊见了之后大惊失色,尉迟恭对李渊解释说,太子和齐王谋反,已经被李世民傻掉了,高祖知道大势已去,只好表示要立李世民为太子是他一向的夙愿。
《资治通鉴》卷191:高祖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父慈子孝唐高祖】
这时,长安城中和其他地方的两方混战还没有完全平息,尉迟恭又要求李渊下令,让军队全部接受李世民的指挥,李渊只好照办,当战火平息、东宫将士全部撤走之后,李世民才出面去见李渊,开始了他的表演。
李世民见到李渊之后,抱着李渊嚎啕大哭,并且跪下吸吮李渊的乳头,(《资治通鉴》卷191,“跪而吮上乳”),根据《新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李渊生有异象,“体有三乳”,李世民为了保全自己孝顺的名声,竟然做出这样让后世无法直视的事情,难道他不知道,他刚刚杀兄逼父,就迫不及待对父亲故作亲昵的表演,是多么让人作呕吗!
【兄友弟恭唐太宗】
不过。政治家的心机是我们常人所不能及的。李渊作为大唐开国之君,对眼下的情势也只能妥协,面对两个儿子的死,他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哀痛之情,反而回过头来安慰李世民,说自己一直听信了别人的谗言,怀疑李世民,这等于是向李世民表示自己的歉意。
李世民何等聪明,知道知道李渊愿意配合自己的表演,他非常满意,回头就处死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也处死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并且纳了李元吉的妃子为妃。
【汝妻吾养唐太宗】
李元吉的妃子杨氏非常美丽,入宫之后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明,李明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被封为曹王。李世民想到,在玄武门之变后,他把李元吉的儿子都杀光了,害得李元吉没有后人了,李世民感念手足之情,就把他和杨妃(也就是之前李元吉的王妃)生的这个儿子李明过继到李元吉的名下,让李元吉后继有人,不至于绝嗣。
李世民如此为兄弟着想,李元吉若在天有灵,一定会十分“欣慰”吧。
【中国好哥哥唐太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比起这件肉麻之事,我太宗骗骗大臣、在大臣面前痛哭流涕,动不动闹个自杀,又算得了什么呢?
政治家是天生的演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从来都难以分辨。就我个人感觉,唐太宗李世民、清高宗乾隆皇帝都是很优秀的演员。1、一流演员唐太宗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唐太宗都不能列入贤明帝王。虽然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但在随后储君既定的情况下,发起玄武门之变,射杀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两个月后,又逼迫自己的父亲禅让。在这期间,将自己的十个侄儿杀光,娶了自己的弟媳。
(玄武门)
但在随后的表现中,没事就修改自己的历史。把一切说成哥哥逼迫、弟弟谋害,父亲懦弱,自己只是无奈之举。
(唐太宗)
再就是把打天下的功劳全挂在自己头上,其实他哥哥在攻向长安,备边突厥功劳都是很大的。
再者就是和言官打好关系,留下爱听纳谏的美名。其实对于君王而言,只要军队和行政决策权在自己手里,多听听纳谏,采纳几条性价比最高了。
2、和平演员乾隆皇帝乾隆喜欢舞文弄墨,没事就写个诗歌,给字画盖个戳。当然这都无所谓了。
关键是以修书之名,把天下的珍本古籍都收过来,然后毁了一半,严重坏了中国优秀文化。
(乾隆)
再者,没事搞个老人宴,把天下老人请过来吃个饭,再给年龄大的几个待遇,显得国家尊重老人。
在军事上,号称自己十全老人,其实越南、缅甸、第一次金川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也列入胜利,作为宣传重要材料。让天下人以为在盛世。
(金川战役)
着实一个优秀演员。
我更喜欢洪武皇帝的直率,上来就是“我本淮右布衣”,实实在在是条汉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