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人有睡眠意识吗?

古人有睡眠意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29 更新时间:2024/1/1 15:16:03

古人在《黄帝内经》里对睡眠养生的要求,春夏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这个晚睡指晚上9点,因为古人没有电灯,一般在晚上8点前睡觉为早,9点后为晚;所以春夏晚睡的时间宜在在9点~10前;早起为早上3点后5点前即“鸡鸣之时”的寅时。

秋天则宜“早卧早起”,这里的早睡时间跟上面同,约为8前睡,早起也同上,即3点后5点前。冬天则是“早卧晚起”,即以上说的晚上8点睡,早上约在6~7点左右太阳出来后起床。

看看古人对睡眠养生的要求,再对比我们的睡眠作息,就知道颠倒得太严重了。难怪现代人得各种奇奇怪怪的慢性难治病,与违背自然的睡眠作息时间有很密切的关系。

应时而睡可助人体的阳气正常地收藏,应时早起可助人体的阳气正常地升发,两者对健康同样重要。这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顺之者吉,逆之者凶。《黄帝内经》说违反这种自然生活规律的人则灾害生”,容易生灾招难。如常熬夜的人因为严重伤害了体内阳气伤肾致肾不通脑,会头脑昏沉糊涂,若是做人生中最重大的决策时思绪混乱,易招致人生事业的失败;或开车易出车祸;或长期熬夜导致虚火上升容易发脾气,破坏人际关系和谐等,不就是颠倒生活规律引起的吗?可见老祖宗的教诲是多么慈悲,简单一两句话就提醒我们如何避免灾难了。“从之则奇疾不起,是为谓得道”,随顺这种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则不会生各种奇难杂症,这样的人叫做是真正明白天地自然运行法则的人。

在《马堆房中书十问挚与齐威王论补养之道》中,记载了古代齐威王向当时的名医文挚请教养生健康长寿之要道是什么?以下节录他俩关于睡眠养生部分的论述。文挚对齐威王说:“关于养生之道我虽然洋洋洒洒写了三百篇的文论,但我的养生之要道,是把睡眠放在第一位。(原文“臣为道三百编,而卧最为首。”这里的“道”特指养生之道。)不但是人,包括动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长;睡眠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吸收营养精华,这些精华物质就像补药一样悄悄地输送到全身。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补药。人若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原文“故一夕不卧,百日不复。”)假如不能按时睡眠作息,则易得忧郁自闭或躁郁证等精神病,或者麻痹骨折之类的病,反观当今全球得忧郁症或躁郁狂躁的人如此之多,再看看现代熬夜的人群相对应的如此之多,也许会从中略知其根源之一二,古人在老早以前就给我们指出了忧郁症等精神病的原因。虽然熬夜不是忧郁症的唯一原因,但有神志方面病症者首先应检视自己有没有这个坏习惯,不然是本末倒置,在枝叶上做功夫。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就会效法天地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重视睡眠休养(原文“故道者敬卧”)。夜里人体产生的精气也同时输入五脏六腑,这样人才能内里强壮厚实,外表平和,因此不会得疮疖,喉咙红肿扁桃腺发炎化脓之类的病(原文为“是以内实外平,痤弗处,痈噎不生”)。这就是养生健康长寿的最高境界(原文“此道之至也”)。这篇文章关于睡眠的论述占了很大篇幅,可见古代医家对睡眠养生的重视。

古代人是怎么形容“睡觉”的呢?“睡眠”的类动词在古代主要有:睡、觉、瞑(眠)、寝、卧、寤、寐、醒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组合形式。在古汉语里,“睡”与“觉”分别是两个词。睡,坐寐也。《说文》,“睡”的原始义是坐着打瞌睡。

例如:

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战国策秦策》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这里的“睡”都是打瞌睡,决非躺在床上睡觉的意思。至于“睡”表示睡觉、睡着的意思,是魏晋以后起的意义。

“觉”有两音,读jué音当省悟、发觉、发、使觉悟讲;读jiào音当睡醒讲。

拓展资料:

睡眠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有助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科学提高睡眠质量,是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保障。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哪个皇帝是因为不虚心纳谏而使得国家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

  • 一代护国良相狄仁杰,他为什么会辅佐一位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狄仁杰入仕时是大唐的官员,由于高宗李治身体不好,很多军政大事都交给武后决断,而狄仁杰的才干与为人在“二圣临朝”(唐高宗李治和武后同时执政)时就得到了天后的称赞与赏识,也就这个时候狄仁杰在仕途上开始步步高升了。另:武则天的施纲领也为狄仁杰支持和赞成,二人有“惺惺相惜”的味,及至后来有相互欣赏的意思

  • 古代帝王沉湎女色的说法可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权方面,古代帝王在其领地没几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正所谓言出法随,皇帝个人的意志就是国家意志,代表和领导了整个统治阶级,权力之大,可与天齐[呲牙]。个人方面,其实沉迷女色的帝王不是没有但是确实比较少吧,基本经历几代的朝代都有关于帝王起居专门管理人员和专门记载,关于这方面资料确实不多(不排除美化帝王因

  • 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你觉得谁最擅长做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笔者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做的最大也是最让人恶心的一场秀,是在玄武门之变结束之后,吮吸李渊之乳,表示自己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无奈,请求父亲的原谅。【英明神武唐太宗】政变发生之时,李渊正在宫中的池海中泛舟,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宿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李渊见了之后大惊失色,尉迟恭对李渊解

  • 有关失眠的古诗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诗词里的失眠,不是单纯为描写失眠而作的,都是有具体的情事。如《诗经周南》第一首的《关雎》,就写了一个男子思念佳人而辗转难眠的情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佳人,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不能得之,日

  • 曾亲自打败十倍敌军,古代最能打仗的天才君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靠着打仗建立江山,擅长打仗的帝王有很多,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刘邦都是这样的。可是要说最能打仗的天才帝王的话,那无疑就是司马曜了,因为司马曜未上战场却成功的打败了十倍敌军,说他是极具军事天赋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是可惜的却是,因为司马曜所处年代是东晋,所以很多人对司马曜做出的事情是不太熟悉的,

  • 古代君王中的武功高手,历史上哪些君王独占鳌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项羽和朱棣。其实古代会武功的君王太多了,不过在我心里这三位是最厉害。乱世出英雄,大部分可以开辟一个朝代或者说能够青史留名的君王,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三国时期的孙权、楚汉之争的项羽和起兵造反的朱棣,武力值都很不错。因为他们必须得身先士卒,那个年代弱鸡不配有人卖命啊。01、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治国安帮的特殊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治国安邦的历史人物在每个朝代其实都有,江山带有人才处,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能够称得上国士无双的,首先必须是具经天纬地之才,立安邦定国之功的贤臣良将,一国之内无人可与之并肩,属于最顶尖的一个。国士无双的标准呢?国士:政治军事人物;不能是君主,只能是臣子;有一定得道德操守,没有夺权篡位。无双:无人能匹敌

  • 范蠡熟知勾践心狠手辣,为何还要辅佐勾践灭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范蠡既然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这个道理,还要帮助越王勾践称霸春秋,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报勾践的知遇之恩。范蠡原本是楚国人。楚王明文规定,非贵族不得入仕为官。范蠡自幼贫贱,但勤奋好学,满腹经纶,但无人赏识,根本没有做官的机会,才华没有施展之处。他到了越国,经人介绍,越王

  • 为什么古代的帝王常常称自己为孤家寡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悟空邀请“寡人”一词,在东汉郑玄注解的《礼记曲礼》中,认为这是王侯的谦辞,表示“寡德”。“寡德”就是缺德行。而“寡人”最先出现的意思,是以谦称而顺天命和承天命。君主除自称“寡人”,还称“孤”。如《左传庄公十一年》中就有,“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而唐朝的孔颖达则作进一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