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词里的失眠,不是单纯为描写失眠而作的,都是有具体的情事。
如《诗经周南》第一首的《关雎》,就写了一个男子思念佳人而辗转难眠的情况。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佳人,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不能得之,日夜不舍思念她。
悠悠不绝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张先《千秋岁》写失眠,写得言尽意不尽,很凄苦。
数声,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熬不过的暮春夜晚,似乎太过漫长。
而天未明,灯又烬,寓意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花间词派的韦庄写过很多关于女性思人不眠的词作,如《谒金门其一》词云: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断相续。”
因为夜深,又无法入眠,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此显得那漏滴之声特别响促。“金烬”二字表明了她的长夜无寐,因为古人睡觉都要吹灯灭烛的。这一夜呢,帘前风声摇动着竹子,这风竹之声就伴着魂牵梦萦,断断续续地响了一夜。
词的下阙写这个女子的愁容思状: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锈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说她容颜娇娆如玉,夜夜锈阁里一个人独宿,进一步点明她孤独的境遇。那么每晚都是这样思念独处,而白天呢,也是百无聊赖,只好闲抱那琵琶弹着旧曲,脸上山眉蹙。
韦庄另一首词《应天长》则更是深情哀婉,词云: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云天,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上阙写景,从室外的“绿槐黄莺语”、“深院无人”,写到室内的“画帘金凤舞”、“寂寞香一柱”,这些景色的境地都很宁静幽绝,以此显衬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所谓以景衬情,重点在下句。“碧云天”既是当时夜色,又暗指所思之人。说的是她魂梦醒来,只见窗外那碧云天,渺茫无凭,一片深情思念无所寄托。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夜夜风雨摇窗,既是夜夜断肠之时。
多少深情的眷恋,多少哀切的呼唤,都在这一句中深深隐藏着。
失眠这种事情,除了因为人间情事,还有忧国忧民、感伤身世、异乡漂泊,或者是单纯的因景而起思。
大诗人杜甫,也写过失眠的诗作,比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秋(764),当时的杜甫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既有颠沛流离的感伤,也有国家战乱的忧虑,还有自身的孤独。
我们理解这首诗,从几个关键词入手就行。
如:清寒独宿;角声悲自语、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关塞萧条;伶俜十年事、强栖一枝安。
清寒独宿蜡烛残,“清寒”不仅是景色的氛围,也是内心的境地。而“蜡烛残”这是一个写长夜无寐的传统用语。在这无寐的长夜,角声之悲而如同自语,月色再好而无人欣赏。
“伶俜十年事、强栖一枝安”,说明他已忍受了十年的孤独和流离之苦,勉强移居此地,不过暂时安身罢了。
杜工部的痛苦和孤独,在今天似乎无人在意。
怕的不是独自赏月时孑然一身的寂寞和孤单,而是月色纵然再美好,却已无心欣赏,天大地大,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陪你一起走。所以这句诗,少年时初读没有感触,多年后,孤身漂泊在异乡城市,才感同身受。
清代黄景仁的《绮怀》,也是一首写为情事失眠的诗作。
几回花下坐,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当初几回花下,如今虽只隔一堵红墙,却如天上银河一般遥不可及。
第二联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最为人称道,却是绝望之语。
第三联的仍是情伤至绝望的语句,没有古典诗歌传统里的那种克制,而是一任贯之。
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枕上-----------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夜总是很长我的惆怅聚成太平洋夜总是很长为什么迟到了黎明的曙光起来坐在床上人说最美不过四月天可为何我感觉天好凉把我的薄衣披上静等太阳我的理想我的爱恨情愁我的世界和平焚化成灰我累了累的我独依床栏却是在悬崖边夜的深遂里吴刚何在那一坛桂花酒我深爱嫦娥何在长袖是否舞的起来月如钩向西流我的泪水溢满了双眼谁能给我个理由让我的眼泪温润着我的眼睛别让他掉下来温润泽读毛爷爷诗词,有感而发!!!如有不敬,实是水平有限,本心无他!!!还望圈友不要嘲笑则个!!!谢谢!!!
这也许是最有情怀,最伟大的失眠诗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