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将军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后来又发动了护国运动。这使得他成为民主主义革命时的一代英豪。
蔡锷1882年12出生于湖南邵阳。甲午战争大清失败后,他曾写道:
“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从此树立报国之志。蔡锷16岁东渡日本求学。1902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在江西、湖南从事军事教育工作。
蔡锷:
他沿边界行走4000余里。调查民情,测绘地形,为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锷在日本时,与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革命党人相交为友,黄兴介绍蔡锷参加了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昆明新军在蔡锷领导下起义。成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被推为都督。云南也在蔡锷主持下出现了新气象。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鼓吹“国家统一”,蒙蔽住了蔡锷,他公开表示:
“大权所在,不能不收集中央”。并通电要求同盟会解散,引起了革命党人的不满。蔡将军对老袁一向很崇敬。
1912年,蔡在电文中公开称袁“闳才伟略,实近代伟人”;袁宣誓就任大总统时,蔡锷致电说袁“闳才伟略,群望所归”。
1913年9月,蔡将军被袁大头调至北京,封为昭威大将军,进入领导层,成为袁世凯的高级将领。
1915年8月,蔡锷和唐继尧代表云南,在袁大头的劝进称帝文书上签字,要求参议院举行国民大会更改国体。
同意投君主立宪。这个时候的蔡将军是拥护老袁的。据说蔡将军向红颜知已小凤仙解释过自己为什么支持袁大头称帝,蔡锷说:
“他这个人迟早要称帝。再过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了,再称帝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了。现在促使他早日称帝,必然会全国群起而攻之。”可见他只是用计麻痹袁大头,他早就准备反袁了。蔡将军发动护国战争时,袁大头一直不信他会背叛自己,直到蔡将军攻入四川后,袁大头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剧照:
蔡锷起初力挺袁世凯,是因为他把袁当成为国为民的总统,会替国家做事。直到袁准备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准备称帝时,蔡锷才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他对袁世凯的行为极为愤慨。
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
厮混: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并以劣势兵力击败优势袁军,迫使袁取消帝制,一命呜呼。
蔡将军在护国战争中起了很大的号召作用,在不利的条件下,他机智地脱身,辗转到达昆明,用他的声望,壮大了讨袁军的声势。
战争中,在众寡悬殊的条件下,带兵坚持,大败袁军,取得讨袁战争的胜利。他为此耽误了自己的病情,数月后在日本福冈医院逝世。
袁世凯一生精明,最终还是上了蔡将军的当。蔡将军在护国运动中的功绩,必将被后人铭记。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冯生
参考资料:刘达武:《蔡松坡先生遗集》
心腹都靠不住,何况一个外人,你以为我老袁傻吗?哥只是膨胀了而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