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邹忌进谏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邹忌进谏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2/1 12:34:16

邹忌进谏的发:“善建”和“善纳”是成功的关键!

01提建议要:情商高点,记住:良药加点糖!邹忌从日常生活中,拿自己和美男子徐公打比方,问自己的妻子、小妾、客人,因为他们要么偏私我、要么怕我,要么有求于我,从而认为我比徐公美!

进而向齐进谏:“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邹忌告诉齐王:你也和我一样,蒙受了欺骗,因为他们都有求于你!进而提出广开言路的重要。

齐王听得高兴,于是采纳了邹忌的建议!

这告诉我们:提建议要情商高,在药里加点糖,别人才容易接受!而不是听了你的建议,哪怕是非常好的意见,也可能添堵,也可能排斥!

切记:在生活中,尤其在职场工作中,给别人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像邹忌那样:

有生活情趣

有点小幽默

让对方听得高兴,听得进去,并心悦诚服,积极采纳,这样很容易达到“进言”的目的!

02提的建议:要有自己的思考,对发展有重大作用!邹忌的妻子、小妾及客人,都说他比徐公美,但是邹忌并未因此而得意,而是在晚上仔细反思他们夸自己美,其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想到齐王的处境也可能和自己一样,进而想到治理国家,要让齐王不受蒙蔽,那么广开言路就尤为重要了!

邹忌提的建议不是告诉齐王不要受欺骗,要惩罚他们,而是充满智慧的、对国家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建议性意见:要广开言路,才能治理好国家!

齐王采纳邹忌的进谏,开诚布公,广开言路,从一开始的门庭如市,到后来的门庭冷落,最后齐王在朝廷战胜其它国家!

可见,邹忌建议是有自己思考和独到见解的,有强大效果的!

当领导的人,说明有一定思想了,哪个领导愿意纠缠于鸡蒜皮的小事呢?

所以,提的建议一定要:

有自己的洞见!

03善纳: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中,徐公是城北的美男子啊,邹忌拒“徐公不若臣美”“徐公何能及君”的过分吹捧,没有轻信他人的恭维话,从而没有丧失理智,避免了骄傲自满的可能,反思后矫正了自己。

齐王听取邹忌的意见后,广开言路,采纳了大家的建议,最终平民百姓、王公大臣都没有人提建议了,齐王不断完善自己,富强国家,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我们在工作中,尤其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提高自己,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强大自己!

而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定要胸怀宽广,即使不好听的意见,也要谦虚听,须知:

“忠言逆耳利于行”

“水纳百川,有容乃大”!

你看齐王不但听了邹忌的建议,而且市井百姓的也听,诽谤也听,也奖赏,要多大的勇气和胸怀啊!

04听了建议后:要善思乐行齐王接受邹忌的建议后,认可了,思考有用后,及时颁布了进谏的具体措施和奖励。

仅仅一年后,齐国政治修明,没用一兵一卒就使敌国畏服,纷纷来齐朝见。

这告诉我们,听取正确的意见后,还要思考如何采纳,如何实施,如何让建议落到实处!

试想如果邹忌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可齐王就是不听从,还会有“战胜与朝廷”的结果吗?

泰戈尔曾说: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

因为最难认识自己,所以我们要把别人的指责和建议当镜子,看清自己的优劣,认清自己!

我们听了别人(一般都是真心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是领导,当然要做到兼听,才能明辨是非。

塞纳克说过:“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的人同样错误。”

因此,我们不能逢言便听,失去主见,这样反倒会失败的更惨。

如果有用,就不能当作耳旁风,吹了就完了,而要积极思考,然后付诸行动,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达到齐王一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最高境界!

达到言必行,行必果的目的!

(摄影:游宇)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蔡锷一开始劝袁世凯君主立宪,后来却又起兵讨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蔡锷将军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后来又发动了护国运动。这使得他成为民主主义革命时的一代英豪。蔡锷1882年12出生于湖南邵阳。甲午战争大清失败后,他曾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从此树立报国之志。蔡锷16岁东渡日本求学。1902年

  • 古代言情小说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妻》这本小说看了好几遍,男主特别的痴情,有一次他陪女配碰了一下,女主说脏了,不亲他了,他就要割掉,男主特别强大,女主也很厉害,越到后面越好看,最后就是太甜了,有点腻。

  • 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郑国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话逻辑上是不是有问题?烛之武作为郑国说客,奉命去劝说秦穆公,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当时,晋、秦相约夹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就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把当时的利弊都说清楚了。大概意思就是,郑国被灭了,秦国就要直接面对强大如日中天的晋国,晋国吞并了郑国的土地,就会变的

  • 朱元璋只听一人劝,此人死后朱元璋大开杀戒,这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马大脚呗!只有她能镇住暴脾气的朱元璋,也许是前生注定的。两个人有夫妻相古时候女子以“小脚”为美,但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长着一双大脚板,好在女人穿着长裙子遮盖着。但有一回出了意外,马皇后在外面行走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呼啦一下裙子被吹了起来,露出了尺把长的一双大脚,让老百姓大开眼界,皇后大脚板的事传得沸沸扬

  • 中国忠诚被误解的人物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奇冤:岳飞之死南宋政权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外有金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次南下,内有各地溃兵败将组成的游寇集团和农民的反抗武装,极大中兴四将图地威胁着宋廷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高宗不得不抛开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着意笼络重用武将。当时最有名的将领就是南渡后的“中兴四将”。其中,刘光世出身将门,其父

  • 历史上真的是狄仁杰劝说武则天把皇位传给李氏后代的吗?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武则天的晚年,选择李氏还是武氏来继承皇位确实是一件困扰她的问题,当时的皇嗣是李旦,但是武氏的两个侄儿武承嗣和武三思根本没把这个皇嗣放在眼里,他们都想当太子。【刘晓庆版武则天】所以狄仁杰所做的,就是反对武承嗣和武三思成为太子,并且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武承嗣在当太子这件事

  • 自古“成王败寇”,为什么项羽失败后,后人依然敬仰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被鲁迅赞为无韵之《离骚》,说明有较高的文学性。从这个角度说,《史记》中项羽就是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由于司马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而对项羽寄予了更多的同情与哀怜。以成败论英雄虽为主流意识,但项羽却是个例外,虽败犹荣。始终是后人心目中的英雄。因为项羽性格特征符合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大多数人对英雄的定

  • 历史上有哪些患难见真情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大多数的人,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但却有这样一些人,不随波逐流,遇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认为患难之所以能见真情,与患难之人自身有莫大的关系,别人决不可能无缘无故同情怜悯一只可怜虫的,下面就说一个患难见真情之事吧!我觉得要数鲍叔牙算一个,也许大家比较陌生,但说到管仲,相信都不

  •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意思是用真诚感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用真诚来回应。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讲的人生感悟。原文: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译文:我以诚待人,他人会有所感应,他会知道你的诚意与心意。反过来,他也会以诚待你。就是心与心之间的信任。用你的诚恳态度去打动人,对方也会用诚恳的态度来对待你。这

  • 以诚待人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