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明知不可能匡扶汉室,为何对刘家两代忠心辅佐,死而后已?

诸葛亮明知不可能匡扶汉室,为何对刘家两代忠心辅佐,死而后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4/1/16 23:39:57

匡扶汉室,是诸葛亮自己的理想。刘家两代为诸葛亮搭建了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家两代,死而后已,本质上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水镜先生说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而在诸葛亮心目中,能得其主足矣。

诸葛亮高卧隆中,遍观天下群雄,除了曹操、孙权,其他皆为割据势力,早晚定会灭亡。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需要寻得一位雄主,辅佐雄主成就汉高祖和光武帝那样的伟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诸侯群雄之中,这样的雄主只有刘备。

因此,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之际,诸葛先生对刘备开口就问:敢问将军之志?刘备答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非常满意。于是,他不问你刘备封我何官职?也不问给我什么待遇?直接就和刘备下山出发了。

至于刘备是不是真心?会不会易志?诸葛亮自信根本就没有必要考虑。

因为,诸葛亮深知其实自己也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再说,他自己需要的也仅仅是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而已。若刘备父子不是那样能够带领自己实现伟业的主公,那自己就把他们打造成那样的主公;即使他们不能被打造成为那样的主公,自己也可以打造那样的“业绩”。

总之,只能说诸葛亮明知匡扶汉室难度很大。但他也深知,在汉室气数将尽之时,还要执着追求兴复汉室,这样的伟业其能轻而易举?

“天生我才必有用!”。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旷世之才,不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生,那岂不是还不如“躬耕陇亩”?

十分高兴能够给你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汉关驼铃。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是我国传统历史上封建士大夫中的“完人”,是“智慧”的化身。他一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忠于国家,心系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死在了北伐中原的征途中,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敬仰。

可诸葛亮既然是“智慧”的化身,明明知道不可能匡复汉室,为何对刘备父子两代忠心辅佐,死而后己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匡扶汉室是诸葛亮的人生理想汉朝是我国第一个影响力十分大的王朝,“汉人”已经成为中原民族的符号,汉朝“广阔的领土、辉煌的文化、强盛的军事、繁荣的经济”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的骄傲,人们都以作“汉人”为荣,包括汉朝周边的各少数民族都想成为“汉人”,如很多归降的匈奴人都被赐予汉姓。

自董卓乱汉以来,各地军阀豪强崛起,东汉分崩离析,军阀混战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袁绍、曹操、孙权、刘表等群雄都割据一方。但是,谁都还不敢轻易代汉自立,即使曹操最后统一了北方,也仍然以汉丞相自居,不敢轻易僭越称王。只有袁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公子哥,以为得了玉玺便是天子,公然在淮南“称帝”,立即便被群殴而死。所以当孙权劝曹操进位称帝时,曹操便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天下大乱导致民不聊生,“千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悲惨的社会现状使人们十分想念汉朝强盛的时候,都渴望回到汉朝以前的日子,这就是人们所说“人心思汉”。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封建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匡扶汉室”成为当时士大夫们的人生理想。不只是诸葛亮,就连曹操的重要谋士荀也是这个理想,因此后来在曹操称“魏王”时极力反对,最后受曹操压制抑郁而死。

二、诸葛亮并不认为汉室不能恢复汉朝统治时间太长了,两汉前后四百年,中间虽然出现了王莽篡汉,但刘秀很快就又给恢复了,因此人们并不认为汉朝会就此灭亡,只认为是奸臣当道,当时的人们也没有现在人的科学观点,去论证汉朝必定灭亡。

东汉出现大乱是由于董卓入京引起的,大家都认为是董卓把天下搞乱了,皇帝没有责任,汉廷没有责任,只要把奸臣除掉汉朝还能够恢复。同时前有刘秀复汉在先的例子,再加上“人心思汉”的民心,诸葛亮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就能成功恢复汉室,因此才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汉朝四百年的统治历史贯性很大,当时人们想不出除了汉朝还有什么朝能代替汉朝,其实曹操开始也是以恢复汉朝秩序为己任的,只是后来条件变了心态才变,要不他也不会招揽到那么多人才。曹操终其一生未称帝,也有他当初复汉的理想在作用,只有孙权是准备割据江东的。

三、封建士大夫的价值标准决定诸葛亮“不仕二主”汉朝时的士大夫们奉行“忠孝节义”的价值标准,诸葛亮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他的理想是“匡扶汉室”,他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辅佐刘备。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把他从南阳请出来后,他便认定了刘备,忠心无而的去辅佐他,即使刘备死后到了刘禅,他也无怨无悔。

“忠”是他做人的第一标准,况且刘禅把一切朝政都交给他,并尊他为“相父”,他有什么可抛弃的,无论是到魏国或是东吴他都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地位,也不可能有更好的途径来实现他的理想,若是篡位自立那更是他所不齿的,与他做人的价值标准严重不符。

而且,诸葛亮并没认为“匡扶汉室”无望,即使关羽丢失州、刘备夷陵兵败,他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产生过动摇,只是实现理想的条件变得更艰难了。他始终认为曹魏是篡汉自立,不得人心,他们蜀汉才是正统,才会受人拥护。

诸葛亮的政治理念是坚持西汉初年的制度模式三公九卿制,丞相才是行政的最高首脑,治理国家是靠丞相,皇帝只是国家的形象,因此刘禅能干不能干都不重要,只要有他这个丞相在,蜀汉就能治理好,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诸葛亮始终认为曹魏必不能长久,也不受人民拥护,只要他北出祁山,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必定一呼百应。但是忽略了曹丕在接受了“九品中正制”之后,受到了世家大族的拥护,同时曹操统一北方后局势日趋稳定,老百姓也不想重蹈战火。

而且诸葛亮不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军事家,在军事行动上过于谨慎,不会像韩信那样“明栈道修、暗度陈仓”,出奇兵制胜,甚至连魏延的子午谷方案也不予纳,这样就等于把一切军事行动都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只要牢牢守住边关隘口不出就可以了。

总之,诸葛亮忠心于刘备父子是由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士为知己者死,即使刘禅再无能诸葛亮也不会抛弃他。

以上是我的答复,不知大家是否满意,欢迎讨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让你最感动的古代爱情故事是哪一段?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说的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越王钱思念乍别不久的发妻吴氏,便写了封信,快马送了过去。自然,做为一国之君,钱想踏青赏春,身边有的是人陪,其中不乏青春妙龄、风姿绰约的嫔妃。钱缪性情中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糟糠之妻。吴氏至孝,每年寒食都要回家祭祖,偶有小住几日。接到夫君来信,两眼顿时

  • 为什么李世民对魏征又敬又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李世民对魏又敬怕,我觉得他敬的是魏徵的人品,一心秉公,格致都在高处的人,李世民肯定会敬重。他怕,怕的是魏的直言,凡事魏都能坦陈意见,不迎奉,不阿谀,不做两面人。这个“怕”里正含着李世民的胸怀气度,也有魏的日月之心。一路辗转,魏到了李世民帐下,两人的第一次对话就充满了挑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魏

  • 古代真实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爱情故事很多啊。如果要说类似唐婉和陆游那种因为家长阻拦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那么首推语文课本里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历史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取材于东汉末一个民间故事,男主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简直就是东汉末年的陆游,他妻子刘兰芝简直是东汉末年的唐婉,焦母那就是东汉末年的陆母嘛,焦母希望儿

  • 张姓皇帝有哪些?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玉皇大帝姓张,这好像是公认的。因为随便大家怎么说都可以,所以也没有人去太较真,毕竟你得上九重天去查证才能拿出真凭实据来。此外我们所接触到的张姓皇帝,那实在是太少了,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那是没有姓张的。不过偏安一隅的或者说地方性质的小政权,倒是有那么几个。我来说几个比较出名的吧。01最出名的莫过于元末明

  • 为何王保保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王保保(扩廊帖木儿)是“天下奇男子”的话,记载在《明史扩廊帖木儿传》里。原文是这样的一日,(朱元璋)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就说有一天,朱元璋和诸将一起闲扯,朱元璋问,

  • 历史上出家当和尚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好的,主妇来答!这个皇帝不仅当了和尚,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知道是谁吗?错了,不是顺治帝!我说的这个人,是只当了两年皇帝,却披了三十多年袈裟的宋恭帝赵。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吧?恭帝为宋度宗赵次子,宋朝第十六皇帝。咸淳十年(1274年),不到4岁的他在贾似道扶持下即皇帝位,由谢太后临朝称诏,贾似道把持朝政

  • 跪求古代皇上与后宫的爱情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穿越之舞过千年穿越之仙妃传奇穿越千年之倾君穿越之倾国倾城穿越之做你唯一的宝贝穿越之倾城萱王妃穿越之碰到冰块男穿越千年之不做王妃穿越之我的夫君第一穿越小皇后皇,请滚一边:懒虫皇后超帅气穿越千年来爱你穿越沦为皇宠:倾城帝妃穿越之绝世女皇绝色倾城擦肩而过天外妃仙迫嫁帝王宠冷血王的奴妃倾城天下(我的美人)遥

  • 历史有没有状元当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你还别说,我刚好看到过,还真有一个状元当皇帝的,这个人就是李遵顼,西夏国的人!按照史书记载,此人是:“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超级厉害,在1203年西夏国的科举中,该人一举夺得了状元头衔:“廷试进士,唱名第一。”从此之后,他就走上了仕途,并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其实本身他也是皇亲国戚。不

  • 古代有哪些关于友情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

  • 古代十大爱情故事,你最喜欢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