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人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评价?

历史上有哪些人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1/20 1:14:09

【2018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2周年,谨以此文,怀念最敬爱的人周总理】

作为一名80后,如果只能选1个,只有周恩来总理配得上。仅仅是他生命中的最后4年,就足以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8个字!

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在作品《大无大有周恩来》中说道:

“周总理从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1至5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而从3月中旬到五月底,两个半月,日常工作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他会谈和谈话57次。”从患病到住院,周总理经历了两年苦撑危局的政治苦旅;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生命的最后600天里,共做大小手术13次,会见各国来宾60多次,离世时体重不到60斤。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人民的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他,又有谁当得起呢?

周恩来生命最后的岁月,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与离别,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他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他忍受了许多恶意“误解”与人身攻击,委屈与不公几乎伴随了整个患病过程。为了维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民生活在“文革”期间能正常运转,他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直到停止呼吸。

杨尚昆同志这样评价周总理最后岁月的抉择:“他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选择了一条比拍案而起更为复杂艰难的迂回斗争的道路。”

呕心沥血,积劳成疾

1972年5月15日,西花厅。

周恩来总理的保健医生张良佐收到了北京医院送来的尿样化验报告单与尿细胞病理学检查报告单,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这9个触目惊心的字,一下凝固了西花厅值班室里的空气。大家一动不动地紧盯着这张化验单,希望自己的眼睛看错了这9个字。

顿时,大家心里像装进一块石头,感到格外的沉重,几个女工作人员忍不住哭出了声,男工作人员只能跑到屋外,躲到没人的地方吸烟、叹气,来释放一下自己沉重的心情。

自从周恩来从玉泉山治疗回到西花厅后,他回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这让张医生也回到以前提心吊胆的状态中。

当时纪东在秘书里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他老是看见张医生劝总理作全面检查,而总理每次听到医生的好言相劝,眼神里都会透着不情愿,低声恳求医生:

“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鞠躬尽瘁,苦撑危局周恩来的最后岁月,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恶浪中度过的。在党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日子里,周恩来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砥柱中流,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苦撑危局。

立党为公、相忍为党,这是周恩来毕生所恪守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文化大革命”这种特殊环境下,党和人民的利益要求维护大局、避免分裂、保持统一,在这个前提下,努力减少损失,为拨乱反正创造条件。

如果党分裂了,国家分裂了,军队分裂了,后果将不堪想象。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他用自己全部的智慧、信念和忠诚,竭尽全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这对于我们历尽坎坷却依然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党及其领导的国家和军队来说,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多么重要和幸运啊!

周恩来自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一直处在斗争前沿、政治漩涡的中心,历尽千难万险。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又是他一生中最困难、最艰险、步步充满荆棘的岁月,以至他自己也随时准备着什么时候被突然打倒。

但是,身为党中央主持工作的领导人、国务院总理,他还担负着保障七八亿人民衣食住行和维系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难以想象的重任。此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共和国仍须保持她独立自主、不容欺侮的主权和尊严。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样的重担,周恩来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一种崇高且不无悲壮的信念,挺身而出,拼死一搏。正是这种纯洁、坚定、明确的内心动力,驱使这位年逾古稀、身患绝症的战士无私无畏,为党为国,奋斗不息。

回顾这段不寻常的历史,更使人感到陈云同志所说“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这个评价是多么公正和深刻。单就保护和“解放”广大老干部这一问题来说,周恩来的历史功绩便难以估量。至于其他方面,如经济、国防、外交、统战、科技、文教等等,哪一项事业的发展没有浸透周恩来的心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这种别人无法替代的历史作用,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溘然长逝,死而后已

有一天,周恩来感觉自己精神还不错,他让妻子坐到病床边,两人又说起话来。

周恩来主要说自己的病情,他让邓颖超问吴阶平院长,他的意思是说,我走以后,不仅不要责怪任何人,而且要感谢医疗组和关心照顾他的所有人。

这些话说完,重病中的周恩来突然张开嘴唱起了《国际歌》,唱完两句,他向在场的服务人员一一表示感谢,最后,他面向妻子深情地说了一句:

“一切都拜托你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倒计时时刻,周恩来也没有露出一点悲观失望的情绪,也没说过半句沮丧消极的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周恩来停止了呼吸。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成了人生的最后谢幕。

1976年1月11日下午4时30分,灵车载着周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火化。沿途马路两旁挤满了送行的人。“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长安街成了“泪飞顿作倾盆雨”的长街。数百万悼念的群众把十里长街变成了一条充满着哀痛和愤怒的河流。

遵照周恩来的遗愿,1976年1月15日晚至次日凌晨,周恩来的骨灰由西花厅党支部工作人员乘飞机撒在北京、天津和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等处。

周恩来走了,骨灰撒向了祖国的江河大地。他生前没有自己,死后也无需保留自己。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但他却又装满了亿万人民的心田。一个经受并战胜无数磨难的伟人,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的心里。

鞠躬尽瘁死而已,世间再无周恩来。

如果可以用我一生的生命,哪怕只换回你100天的重生,我愿意,我相信很多人愿意。

这个回答,我是流着泪写完的。

【喜欢我的回答,敬请收藏、分享、点赞或关注我:头条号/狄飞惊】

明天也就是|月8曰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2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周总理离开我们42周年之际,我们对周总理光辉伟大的一生难以忘怀,他的一生真正配得上鞠躬尽猝死而后已。

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无论白色恐怖多么残酷,武装斗争多么激烈,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多么尖锐,敬爱的周总理总是奋不顾身,机智勇敢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当革命处于时困难和底潮时期,周总理总是坚定地站在泽东一边,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决策,共同战斗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担任国务院总理的重任,日理万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经常不休息连续工作,承担了大量的日常事务,让毛主席有时间著书立说,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由于周总理长期夜以继曰,废寝忘食的工作,因比积劳成疾。在周总理住院治疗的曰子里,仍然继续一丝不苟地连续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敬爱周总理光辉的一生,永远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中国人永远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对刘备到底是怎么样的忠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主人创业,定国策!借荆州立足,荆楚是战略门户,兵家必争!《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孔明自始至终能贯彻国策,把连吴抗曹看重,就如生命般可贵!挺身而出说服孙权放弃投降,共抗曹操!在古代,自己出主意,自己去落实,尤其是军事,能得到百分之百信任!还真不多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忠诚者

  • 史上哪个朝代的皇帝最爱别人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喜欢别人老婆是通病,但还有一些皇帝更变态,不但喜欢大臣的老婆,还让儿媳妇轮流侍寝,最后被儿子杀死。后梁后帝朱温荒淫无度,皇宫佳丽三千还不满足,却跑到大臣家祸害人家的妻女。有一年七月,朱温借口天气太热,从宫里跑出来,到大臣张宗家避暑。住在张府,他每天要张府的女人陪他睡觉,几乎将张家的妇女奸淫遍了。

  • 中国有哪几位短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的皇帝数百位之多,这些皇帝虽然都是高高在上,殊不知,很多皇帝的命运根本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之中有的可以在位六十余年享太平盛世,有的上位几天就被轰下宝座,皇帝的宝座可以说的上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时刻冒着暗杀,起义造反的风险,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有哪些悲剧的短命皇帝吧!

  • 诸葛亮明知不可能匡扶汉室,为何对刘家两代忠心辅佐,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匡扶汉室,是诸葛亮自己的理想。刘家两代为诸葛亮搭建了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家两代,死而后已,本质上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水镜先生说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而在诸葛亮心目中,能得其主足矣。诸葛亮高卧隆中,遍观天下群雄,除了曹操、孙权,其他皆为割据势力,早晚定会灭亡。而诸葛亮自比管

  • 让你最感动的古代爱情故事是哪一段?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说的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越王钱思念乍别不久的发妻吴氏,便写了封信,快马送了过去。自然,做为一国之君,钱想踏青赏春,身边有的是人陪,其中不乏青春妙龄、风姿绰约的嫔妃。钱缪性情中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糟糠之妻。吴氏至孝,每年寒食都要回家祭祖,偶有小住几日。接到夫君来信,两眼顿时

  • 为什么李世民对魏征又敬又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李世民对魏又敬怕,我觉得他敬的是魏徵的人品,一心秉公,格致都在高处的人,李世民肯定会敬重。他怕,怕的是魏的直言,凡事魏都能坦陈意见,不迎奉,不阿谀,不做两面人。这个“怕”里正含着李世民的胸怀气度,也有魏的日月之心。一路辗转,魏到了李世民帐下,两人的第一次对话就充满了挑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魏

  • 古代真实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爱情故事很多啊。如果要说类似唐婉和陆游那种因为家长阻拦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那么首推语文课本里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历史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取材于东汉末一个民间故事,男主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简直就是东汉末年的陆游,他妻子刘兰芝简直是东汉末年的唐婉,焦母那就是东汉末年的陆母嘛,焦母希望儿

  • 张姓皇帝有哪些?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玉皇大帝姓张,这好像是公认的。因为随便大家怎么说都可以,所以也没有人去太较真,毕竟你得上九重天去查证才能拿出真凭实据来。此外我们所接触到的张姓皇帝,那实在是太少了,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那是没有姓张的。不过偏安一隅的或者说地方性质的小政权,倒是有那么几个。我来说几个比较出名的吧。01最出名的莫过于元末明

  • 为何王保保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王保保(扩廊帖木儿)是“天下奇男子”的话,记载在《明史扩廊帖木儿传》里。原文是这样的一日,(朱元璋)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就说有一天,朱元璋和诸将一起闲扯,朱元璋问,

  • 历史上出家当和尚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好的,主妇来答!这个皇帝不仅当了和尚,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知道是谁吗?错了,不是顺治帝!我说的这个人,是只当了两年皇帝,却披了三十多年袈裟的宋恭帝赵。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吧?恭帝为宋度宗赵次子,宋朝第十六皇帝。咸淳十年(1274年),不到4岁的他在贾似道扶持下即皇帝位,由谢太后临朝称诏,贾似道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