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红丸案”就发生在此时。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皇帝去世以后,太子朱常洛继位。他从内帑中发放了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又免除一切矿税,并且启用了许多正直的大臣。他还改元泰昌,预备明年启用,然而想不到的是,他永远也用不了这个年号了。
还未来得及启用的“泰昌通宝”
早在登基当日,就有人为朱常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大份珠玉和八个珠玉般的美女。这位从当太子开始就担惊受怕的皇帝哪里有过这么好的艳遇,他很开心的笑纳了。又过了十天,他一病不起了,至于得病的原因大家都能猜得到。
皇帝临幸
就是病成这样,两天以后朱常洛还强撑病体,来到内阁召对群臣。而他却不是为了国计民生而来,竟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奉郑贵妃为皇太后。
是的,那个送美女给他的人正是郑贵妃,因此他的病也就不可避免的和郑贵妃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不得不往深处去想。而礼部坚决反对将这个女人尊奉为太后,皇帝也不再坚持,这件事就这么暂时搁置了。
郑贵妃
又过了两天,朱常洛头晕目眩、身体奇软,已经起不了床了。究其原因,竟是他由于不相信太医院,私自让略通医术的太监给他开了方子,而这位神棍太监给他开的竟是泻药。顺便再提一句,这位叫崔文升的太监,也是郑贵妃的心腹。
崔文升的神药巴豆
这下子外朝可就炸了锅了,天子的身体怎么能容许几个女子和一个太监如此糟践?以杨涟为首的言官立刻上书,要求严惩郑贵妃和崔文升,连带着当朝首辅方从哲都受到了波及。
方从哲
八天以后,内阁全体成员会同几位贵戚,再加一个即将被托孤的杨涟集体来到御前,接受皇帝和几位皇子的召见。朱常洛好言抚慰了杨涟,没有治他的罪。而在方从哲询问他最近吃药情况的时候,朱常洛长叹道:“已经十几天没吃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心惊肉跳。
明光宗朱常洛
又过了六天,上述人员再次受召,此时的朱常洛虽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经没有了人形。他把皇长子叫到跟前,对大臣们说:“愿诸位爱卿能把他辅佐成尧舜之君啊!”又问陵寝安排的怎么样,内阁以为是说神宗的后事,朱常洛苦笑道:“朕是说朕的后事。”此言一出,宫中诸人立刻齐齐跪倒,哭声四起。
皇长子1朱由校
朱常洛摆摆手:“不要哭,不要哭。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有神方进呈,拿来我看。”
方从哲答道:“李可灼说那是仙方,看都不让臣看。我们怀疑是神棍,没有理会。”
朱常洛说:“我都成这样了,还管他是仙方神棍?召他进呈方子吧。”
方从哲只好把那个五十多岁还只是个寺丞的李可灼叫来。李可灼把方子呈上,朱常洛连称“忠臣”,然后让人炮制出来,是一颗红丸。朱常洛服用后感觉非常好,不久又服下一颗。当晚内阁接到的消息是圣躬很有起色,似乎是有好转的兆头。
崔文升进呈红丸
次日,乾清宫突然传来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朝野震动。群臣立刻赶到乾清宫要求见皇帝最后一面,而太监们把宫门紧紧关闭,直到杨涟等人带头撞门才把乾清宫门撞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乾清宫仍是有活人住着的,那个人就是李选侍。
李选侍
以上就是“红丸案”的全部过程,虽然所有线索都似乎指向是郑贵妃和李选侍勾结以谋害朱常洛,但是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因此尚无法夯实二者罪名。
“红丸”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红铅丸,这种药丸曾被当做春药使用;也有人认为是道家所炼就的丹药,李可灼说的“仙丹”也不过分;还有人认为是朱砂丸,就是要置朱常洛于死地。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至少有一种是确定的:如果丸药的红色是金属所带来的,那么这就必然将已经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带到地府。
剧毒朱砂
而此案所造成的结果也是无法估量的:朱常洛在其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大抵还可以算作一个不糊涂的君主,他的过早的离世直接把天下交给了他的那个文盲木匠儿子。而朱由校是真正意义上的明代亡国之君。围绕着他的死,党争也就激烈的展开了。这不仅拖垮了明朝政府,就连福王登基以后,在南明朝廷也掀起了血雨腥风。
很多人都觉得做皇帝是最快乐的事,殊不知天家也有如此多的烦恼。如果朱常洛还能说话,我想他一定会说:“愿以后生生世世再不投身帝王家!”
所谓“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秘制的一种春药。
万历末年,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定。于是阴险毒辣的郑贵妃为了讨好朱常洛,投其所好,送了八个美女侍奉朱常洛左右。朱常洛身体本不是太健康,加之纵欲过度,渐渐体力不支。登基仅十几天,就因酒色过度,卧床不起。即使这样,朱常洛也没有停止与美女鬼混。一天夜里,为了寻求刺激,朱常洛服用了一粒“红色药丸”,结果狂笑不止,非常狂躁,精神极度亢奋。次日一大早,侍寝的太监吴连请来御医崔文升诊治。崔文升不知皇帝阴虚肾竭,以为皇帝邪热内蕴,就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药。
朱常洛吃了药,一宿腹泻三十余次,生命危在旦夕。崔文生为此惹了大祸,朝廷上唇枪舌剑,吵作一团。朝廷重臣杨涟上疏,弹劾崔文升误用泻药。崔文升则辩解自己没有下错药,是皇帝用了“红色药丸”造成的重病。当时东林党人马上指责崔文升用药不当,还要拿“红色药丸”来败坏皇帝名誉。
病危中的朱常洛,仍然念念不忘“红色药丸”,鸿胪寺丞李可灼当即进献了一粒“红色药丸”,朱常洛服用后没什么动静。晚上朱常洛要求再服用一丸,李可灼就又献出一粒“红色药丸”。结果,不长时间,朱常洛就手捂心口,瞪眼挣扎,最后一命呜呼!此时朱常洛即位刚刚三十天,年号都没有来得及制定。
明末宫廷党派斗争激烈,“红丸案”使党派矛盾冲突白热化。有人认为李可灼进献的“红色药丸”就是“红丸”。红铅丸就是普通春药,而春药属于热性药,皇帝阴寒大泄,以火制水,是对症下药。有人认为,那“红色药丸”是道家所炼金丹。
有人认为李可灼不是御医,怎么能随便给皇帝进药;何况朱常洛是纵欲伤身,需要的是静养,怎么还用“红丸”这样的虎狼之药呢?由此推断,李可灼必然是受人指使,有意谋害皇帝。而李可灼是首辅方从哲带进宫里的,也应该追查。再一追查,崔文升是郑贵妃属下之人,也该进一步追究责任。这时朝廷党派吵作一团,互相指责攻讦。
最后,一位刚入阁、与双方都没有关系的大臣寒圹上疏后,才平复了争议。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贬放南京。轰动一时的“红丸案”才算了结。后来到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当权,又为“红丸案”翻案。于是当时声讨方从哲的礼部尚书孙慎又被开除官籍,夺去所有官阶封号,定了流戍之罪。抨击崔文升的东林党人也受到追罚,主使人高攀龙投池而死。崇祯皇帝惩办了魏忠贤,结果“红丸案”又被翻了回来。
关于“红丸案”党争不断,追责无数。可是罪魁祸首还是出自郑贵妃。御医崔文升有医疗责任,李可灼讨好皇帝,乱进春药,罪过更大一些。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