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发明的剥皮酷刑,到底有多残忍?

朱元璋发明的剥皮酷刑,到底有多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4/1/18 19:30:47

朱元璋,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被称为明太祖,他是继汉高祖皇帝刘邦以来,第二个平民出身并统一全国的君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君主,却在他称帝期间,发明了一种残忍的刑罚手段,那就是剥皮刑罚。剥皮刑罚也被称作古代的“十大酷刑之一”。

这个剥皮刑罚,在明朝朱元璋执政期间是最盛行的一种刑罚手段。被朱元璋钦定为法令的一种刑罚。与其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不如说是朱元璋完善的,其实早在明朝之前三国时期就有这种剥皮刑罚,只是那时候没有这么残忍,最早仅仅是剥脸上的皮,而且那时候一般都是死后剥,就是将犯人处死之后再进行剥皮。

后来剥皮这种酷刑,被朱元璋改进了,也就是说比以前更加残忍,更加恐怖。朱元璋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它升级了,由原来的局部剥皮发展到了全身剥皮,而且后来还将死后剥皮方式,改为残忍的活剥方式,所以民间才有了传闻说是朱元璋发明的这种酷刑。

那么朱元璋发明的这种剥皮刑罚到底残忍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知道,剥皮刑罚在明朝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历史上最典型的剥皮案例,就是发生在明朝的“蓝玉案”,当年朱元璋以叛逆罪将名将蓝玉处死后,全身剥了皮,在用稻草将皮撑起来,然后做成类似稻草人的模样,装在车上进行游街,以警示后人。这种方法也被叫做“剥皮实草”。也是太祖朱元璋最早发明的,这是典型的死剥方式。

要说残忍还得说活剥人皮,活剥人皮相当的残忍,据史料上记载活剥大概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种,蝙蝠展翅法,就是将犯人固定在木桩上,然后从犯人的后脊梁骨上部下刀,用刀从上往下拉开一道口子,然后将皮和肉慢慢的剥离开,胳膊处不要隔断,皮要连着,然后将皮向两边撑开,就像蝙蝠展翅一样,所以这种活剥手法被称作“蝙蝠展翅”法。残忍至极,这种刑罚手段犯人会被折磨一天左右的时间,才会死去,所以让人痛不欲生。

第二种,沥青浇筑法,行刑者将犯人衣服扒光,平躺着放在木板上,然后用钉子将犯人钉在板子上固定好后,然后用融化的沥青水浇在犯人的身上,待沥青凝固后,在用小锤子敲打,沥青被敲出裂缝后,接着在把沥青揭起来,这时候人皮就会随着沥青一起被带下来。这种方式比蝙蝠展翅法还残忍,可以想象高温的沥青水浇筑在人体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第三种,水银灌注法,这种剥皮方式比上面那两种还有要残忍,残忍到什么程度呢?简直无法描述,刑罚步骤就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将犯人站立着放在坑里,在埋上土,只留头部在外面,土埋的不要太实,然后刽子手用刀在犯人的脑瓜子顶上划一个十字形的口,将皮扒开,然后用水银顺着这个口子慢慢的往里面灌注,一点一点水银就会把犯人的皮和肉冲开,直到贯灌穿脚底。

这时候,犯人还不会死,因为忍不住疼痛,犯人就会挣扎着从土坑里面窜出来,肉皮脱离,人成了肉坨活肢体出来了,人皮则留在了坑里。活生生把人皮剥下,让犯人慢慢的享受这种酷刑的滋味,最后体力耗尽而死。所以说这种方式是活剥中最残忍的一种。

不管那种剥皮方式,都是惨无人道的,都是没有人性的暴行,还好这种酷刑如今已经灭绝,封建朝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啦,这就是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剥这种酷刑早已成为历史,已经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当中。

朱元璋创造的第一种严刑叫做剥皮楦草,就是把监犯的皮剥掉内部放入干草,然后挂起来展览,用以警示其他官员如果贪污被抓到就是这个了局,这么的刑法真的是间接能将人吓死。那些享受过得人也是罪有应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有人说《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剧情是打猎的时候,蒙古诸王吹捧八阿哥胤?你如何评价这段剧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雍正王朝》里总有些人”大智若愚”,比如图里琛、李卫这些底层人精。那自然就有些人“大愚若智”,比如八阿哥胤!在康熙47年”木兰秋”的时候,康熙身体已然不行了,便坐镇等各位阿哥们代天子取战果。结果几个阿哥各分秋色,大阿哥打了7只野兽;三阿哥打了4只野兽;九阿哥打了6只野兽;十阿哥打了9只野兽;十三阿

  • 寓言故事中狐狸为何能骗来乌鸦嘴里的肉?是狐狸狡猾还是乌鸦太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悟空问答,我有靠谱回答。寓言故事讲道:一只饥饿难忍狐狸出来寻找食物。偶然遇到一只叼着肥肉乌鸦。狐狸怎样才能吃到被乌鸦叼着这块肉呢?狐狸想想,只能智取,不能莽撞。然后非常热情说到:″乌鸦太太您的羽毛太漂亮?狐狸说得违心的话,乌鸦羽毛能漂亮吗?黑黑的,鸟中就数乌鸦长得害碜,无论是羽毛还是叫声。人们听

  • 《雍正王朝》中热河狩猎时王公喇嘛都夸奖支持老八胤,是真心还是见风使舵?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21那些大草原上的蒙古王公喇叭都是清王朝的外藩,有很多蒙古王公贵族还与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姻缘关系,在他们眼里清王朝就是主宰他们命运的大汗,所以,清王朝如果有一点动静,都打听的很清楚,这与他们利益有关。清代历时268年,蒙古地区基本上安然无事,这与清廷颇有

  •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故事里的息夫人和楚王之间有没有真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你的提问,奉上我的小小的见解,愿你有所帮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尽管面对着良辰美景,仍然是满面愁容,泪水不断,始终也不愿意和楚王讲一句话。息夫人和楚王之间没有真的感情,1.楚王对于息夫人更多的是宠爱,对于美色的垂怜。2.息夫人对于楚王更多是作为交换商品后的尊敬,相敬如宾。王维《息夫人》《息夫

  • 张爱玲的《金锁记》讲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没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只是略微了解过张爱玲这个人,所以,不好意思了。张爱玲善于描绘一个女人,特别是对坏女人的描述,金锁也不例外,七巧是芝麻油店的女儿,但她的哥哥为了钱,把她嫁给了一个残废,她的丈夫是一个从小病就在床上的废物,七巧有勇敢和直接的一面,突然进入婚姻。这种矛盾注定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婆家,她无

  • “草根皇帝”残暴,“贵族皇帝”温和,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开国帝王就出身来讲,大致可分为“草根皇帝”和“贵族皇帝”。前者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后者以李世民、赵匡胤为代表。皇帝出身贵贱和个性品质善恶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残暴或温和的唯一根源。皇帝大肆杀戮功臣,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皇朝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保证皇朝的“可持续发展”。皇

  •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七十年代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场戏杨子荣利用离间计除决了土匪栾平。当时我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按照参谋长部署,通过土匪黑话的巧妙应对,顺利的打进了土匪窝威虎山,献给了座山雕朝思暮想的联络图,受到了座山雕的重用,被座山雕当场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正当杨子荣策划利用

  • 为什么刘邦厚颜无耻却当了皇帝,项羽残暴凶狠也被后人歌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很简单,洗过衫衣的人都应该知道最脏的位置就是领袖,就算你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擦洗干净。没有人敢着眼睛过马路,却着眼睛过一生,有些人是被迫着眼睛,还有是不敢睁开眼睛。但总会有人挺头胸膛走在迎接光明的路上……

  • 商鞅骗了公子的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言:商鞅以盟约为诱饵,引老朋友公子来聚会,随即抓捕了公子,乘魏军不备、群龙无首,偷袭魏军,取得大胜。商鞅此举不仅欺骗了公子,而且落下了背信弃义的名声,在史书上留下了“商君无义”的骂名。公元前341年,经过变法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孝公立志要东向而出,与山东六国争霸天下。此时,魏国刚被齐国打败,威名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章治道,讲了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人臣者,非名誉请谒无以进取,非背法专制无以为威,非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