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有人说《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剧情是打猎的时候,蒙古诸王吹捧八阿哥胤?你如何评价这段剧情?

为什么有人说《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剧情是打猎的时候,蒙古诸王吹捧八阿哥胤?你如何评价这段剧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4/1/19 16:13:22

在《雍正王朝》里总有些人”大智若愚”,比如图里琛、李卫这些底层人精。那自然就有些人“大愚若智”,比如八阿哥胤!

康熙47年”木兰秋”的时候,康熙身体已然不行了,便坐镇等各位阿哥们代天子取战果。结果几个阿哥各分秋色,大阿哥打了7只野兽;三阿哥打了4只野兽;九阿哥打了6只野兽;十阿哥打了9只野兽;十三阿哥打了18只野兽;十四阿哥打了13只野兽。太子胤和四阿哥胤没有参与围猎。

唯独八阿哥胤抖机灵,他没有猎杀野兽,而是活捉了11只野兽。我们先不论这野兽究竟是哪种野兽。就从胤的行为来讲,这是一场典型的在蒙古王公面前的作秀。抓住猎物是为了证明有能力,不杀猎物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凸显仁爱之心。

表面看起来,胤的这个举动是非常成功的。他的确与众不同,苍天有好生之德,胤富有仁爱之心,一下子赢得了很多蒙古王公的好感。

而胤的出风头,在蒙古王公们的面前,邀买人心,这是个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并且当有蒙古王公替胤站台,在康熙面前说胤的好,这就说明了胤在私底下,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了。如此默契地替胤站台,甚至可以认为是在为未来铺路了。

因为在《雍正王朝》里,这个玉如意实际上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获得这个玉如意,就意味着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帝国继承人。

然而胤犯了一个很大的逻辑错误,但他此刻尚未自知。那就是你有上天好生之德。而康熙一生射杀了那么多猎物,你置康熙于何地?

炒米相信胤一旦回过神来,必然背后冷汗直冒。好在在这种场合下,碍于面子,识趣的没人会捅破。

但是皇帝的新装在小孩子面前是一丝不挂的。弘历把这个错误逻辑给捅破了。

这下子吓坏了四阿哥胤。但是接下来弘历拿出了邬思道的平身所授,不紧不慢地说,康熙是对的,本来野兽就是供人取用的,康熙射猎是不忘本,还细述了康熙多年秋取得的战果,并称康熙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勇士)”。这个马屁拍得康熙特别受用!最终把这个玉如意赏赐给了弘历。其实寓意也非常清楚,康熙看中了弘历为未来帝国的继承人。这是典型的“好太孙”桥段。

而胤则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博得圣宠,反而把自己那些邀买人心的小伎俩暴露得清清楚楚!

回到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康熙特别重视“木兰秋”,这不单单是为了打猎消遣。他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清朝弓马得天下,所以康熙时刻重视骑射。草原上的蒙古王爷们是满人重要盟友,康熙也是蒙我、藏、回、汉的天可汗。“木兰秋弥”有着彰显实力的政治意义。

而此刻因为西北有一个庞大的敌人,准噶尔汗国。康熙曾三征准噶尔,杀死噶尔丹。但是准噶尔汗国并没有被灭。所以笼络喀尔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所以对于大草原上的蒙古王公,康熙规定了两种朝见方式。一种叫朝班,即去北京朝见;

另一种叫围班,即在热河避暑山庄朝见。

木兰围场有两个草原组成。其中喀喇沁草原因为离得最近,所以也是康熙最经常去的草原。另外还有一个叫翁牛特草原的,康熙的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也是胤祥的同母妹妹)下嫁在这里,所以偶尔也会去。

在《雍正王朝》里并没有说明康熙去的是这两个草场的哪一个。但是这不妨碍剧情的推演。

因为在这场戏其实是《康熙王朝》里皇长子胤误受番邦送给太子胤礼物的翻版。都是为了引出胤被废的这件事。所以山雨欲来风满楼,各个皇子都似乎看到某些希望,”九子夺嫡”的战争越演愈烈!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这很奇怪嘛,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好不好!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所以经久不衰,之所以被称之为神剧。除了演员的神演技,自然还有优秀的剧情深刻的体现出了清朝当时的宫廷政治生态。

说白了雍正王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赤裸裸的现实。

在一废太子前夕的热河狩猎众位皇子打猎时,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为什么会态度一致的夸奖老八胤呢,老八真的这么贤王吗,竟然短短时间内就使这些王公和喇嘛心悦诚服的夸奖支持老八?

当然是非也了,老八还没有这么厉害呢。

真正的原因在于最高统治者康熙有看重老八并且立储老八的意思,太子已经失势。这群老狐狸自然是见风使舵的支持夸奖老八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如果说雍正王朝开局的江南赈灾暴露了太子的外强中干,那么追缴国库欠款时更是暴露出太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同时太子为了还款竟然卖官鬻爵,康熙知道以后已经是深深的失望了。随后的刑部冤案太子被老八下套,诱使太子一党的肖国兴告发太子,使康熙对于太子失望透顶,已有易储的打算。

刑部冤案完结以后,心情烦闷的康熙就开始了急匆匆的热河狩猎之旅。太子失宠由此开始,在康熙还有众位皇子面见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时,康熙没有让太子一同出来,而是以太子有病为由不能出席,代太子收下了送给太子的金如意。

当时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的代表送上金如意时其实也试探了一把康熙。毕竟太子这个国之储君没有出席,这些不在京城的大臣也不知道个中原因。要求亲自面见太子呈上这个礼物,康熙以太子病了为由自己代太子收下这个礼物而拒绝了这个请求。

康熙这一举动让这些王公喇嘛已经很疑惑了,接下来的举动更直接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往年由太子代表康熙接待王公喇嘛的宴会,康熙又以太子病了为由,指派了老八胤来代表自己来接待这些王公喇嘛。

康熙此举其实已经释放了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了,由太子代表康熙行天子规格招待王公喇嘛这种事情。康熙竟然选择了八皇子胤,说明太子地位不保了,老八得宠了,有可能要易储了。

老八在宴会上也进一步自信的显示了自己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事情,当然老八这个人不愧是心机深沉之人。并没有开门见山的说什么,而是说起了古往今来的圣主,说也就是本朝的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和当今的康熙皇帝是圣主。王公喇嘛都是博学之人,自然知道当年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帝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老八这样说,其实潜台词是,第一个圣主选择的继承人是第八子,那么第二个圣主肯定也是选择我这个第八子当继承人了。

在老八在宴会卖弄自己之时,老三在整理书籍打算送给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还有朝鲜使臣。说明皇子还有结交这些边疆大臣和外藩使臣的行为,说不得老八这个贤王也在背后结交过这些王公喇嘛来留下好印象的。

第二天打猎时,太子好端端的在座,压根不是生病了。康熙又要将送给太子的金如意送给狩猎最出色的皇子。结合之前的种种迹象,这些王公喇嘛毕竟能代表蒙古和西藏来面见皇帝肯定是官场老狐狸了,想必心里也清楚了,太子失宠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老八有可能会取太子而代之。

所以在老八一只猎物没杀,只是活捉了十一只猎物,而最出色的老十三打到十八只猎物时。康熙并没有直接奖励老十三,而是问大家该赏给谁时,这些王公喇嘛更是确定了康熙想赏给了老八,所以顺水推舟的站出来大力夸奖老八有仁慈之心,应该奖励给老八。

当然后来弘历横空出世,说出了一番拍马屁的话。否定了老八的仁慈之心,又具体说出康熙一生的狩猎成果,夸赞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康熙也因为前一天知道了老八诱导肖国兴告发太子的险恶用心以后,很是愤怒。所以干脆将金如意赏给了弘历。

通过蒙古和西藏喇嘛夸奖支持老八的剧情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家天下时代,皇帝是最大的。一切是以皇帝的心思来办事的,所以康熙当时释放出了强烈政治信号,老八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储君以后,这些王公喇嘛才会见风使舵的夸奖支持老八的,而不是真的因为老八有那么贤有那么仁慈。

所以说很多人看似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很多时候还真不是他有多好。而是因为上面有人喜欢有人支持,下面自然有跟风拍马屁的说这个人好。雍正王朝反映的这个现实,古代有,今天更有之,还望大家理智看待当下,切勿盲目跟风。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42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寓言故事中狐狸为何能骗来乌鸦嘴里的肉?是狐狸狡猾还是乌鸦太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悟空问答,我有靠谱回答。寓言故事讲道:一只饥饿难忍狐狸出来寻找食物。偶然遇到一只叼着肥肉乌鸦。狐狸怎样才能吃到被乌鸦叼着这块肉呢?狐狸想想,只能智取,不能莽撞。然后非常热情说到:″乌鸦太太您的羽毛太漂亮?狐狸说得违心的话,乌鸦羽毛能漂亮吗?黑黑的,鸟中就数乌鸦长得害碜,无论是羽毛还是叫声。人们听

  • 《雍正王朝》中热河狩猎时王公喇嘛都夸奖支持老八胤,是真心还是见风使舵?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之无限猜想200021那些大草原上的蒙古王公喇叭都是清王朝的外藩,有很多蒙古王公贵族还与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姻缘关系,在他们眼里清王朝就是主宰他们命运的大汗,所以,清王朝如果有一点动静,都打听的很清楚,这与他们利益有关。清代历时268年,蒙古地区基本上安然无事,这与清廷颇有

  •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故事里的息夫人和楚王之间有没有真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你的提问,奉上我的小小的见解,愿你有所帮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尽管面对着良辰美景,仍然是满面愁容,泪水不断,始终也不愿意和楚王讲一句话。息夫人和楚王之间没有真的感情,1.楚王对于息夫人更多的是宠爱,对于美色的垂怜。2.息夫人对于楚王更多是作为交换商品后的尊敬,相敬如宾。王维《息夫人》《息夫

  • 张爱玲的《金锁记》讲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没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只是略微了解过张爱玲这个人,所以,不好意思了。张爱玲善于描绘一个女人,特别是对坏女人的描述,金锁也不例外,七巧是芝麻油店的女儿,但她的哥哥为了钱,把她嫁给了一个残废,她的丈夫是一个从小病就在床上的废物,七巧有勇敢和直接的一面,突然进入婚姻。这种矛盾注定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婆家,她无

  • “草根皇帝”残暴,“贵族皇帝”温和,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开国帝王就出身来讲,大致可分为“草根皇帝”和“贵族皇帝”。前者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后者以李世民、赵匡胤为代表。皇帝出身贵贱和个性品质善恶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残暴或温和的唯一根源。皇帝大肆杀戮功臣,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皇朝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保证皇朝的“可持续发展”。皇

  •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七十年代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场戏杨子荣利用离间计除决了土匪栾平。当时我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按照参谋长部署,通过土匪黑话的巧妙应对,顺利的打进了土匪窝威虎山,献给了座山雕朝思暮想的联络图,受到了座山雕的重用,被座山雕当场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正当杨子荣策划利用

  • 为什么刘邦厚颜无耻却当了皇帝,项羽残暴凶狠也被后人歌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很简单,洗过衫衣的人都应该知道最脏的位置就是领袖,就算你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擦洗干净。没有人敢着眼睛过马路,却着眼睛过一生,有些人是被迫着眼睛,还有是不敢睁开眼睛。但总会有人挺头胸膛走在迎接光明的路上……

  • 商鞅骗了公子的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言:商鞅以盟约为诱饵,引老朋友公子来聚会,随即抓捕了公子,乘魏军不备、群龙无首,偷袭魏军,取得大胜。商鞅此举不仅欺骗了公子,而且落下了背信弃义的名声,在史书上留下了“商君无义”的骂名。公元前341年,经过变法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孝公立志要东向而出,与山东六国争霸天下。此时,魏国刚被齐国打败,威名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章治道,讲了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人臣者,非名誉请谒无以进取,非背法专制无以为威,非假于

  • 花言巧语来自于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指一味铺衍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清.钱大昕《恒言录.成语》引《朱子语类》:“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又指虚伪动听的谎话。元.无名氏《抱妆盒》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巧语谩支吾。”巴金《给山川均先生》:“现在轮到你们这些人用花言巧语来欺骗青年了。”也谓用动听的话欺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