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爱玲的《金锁记》讲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张爱玲的《金锁记》讲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17 16:41:36

没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只是略微了解过张爱玲这个人,所以,不好意思了。

张爱玲善于描绘一个女人,特别是对坏女人的描述,金锁也不例外,七巧是芝麻油店的女儿,但她的哥哥为了钱,把她嫁给了一个残废,她的丈夫是一个从小病就在床上的废物,七巧有勇敢和直接的一面,突然进入婚姻。这种矛盾注定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婆家,她无处不受排斥和冷眼睛,所以她不断抵抗,在别人的眼睛,她臭名昭着。后来,丈夫和婆婆都死了,七巧终于能够从封建家庭搬到外面住了。这时三少爷告白来了,她毫不犹豫地揭露他的欺骗伎俩,她的生命中唯一的小爱毁了;孩子长大了结婚,但七巧终于把儿媳妇逼疯了,女儿三十多岁还没结婚,终于找到了对象,巧七又破坏。最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忧郁症中死了,她的不幸的生活结束了。

你了解历史上通过“装病”欺骗对手夺得政权的达人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猜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司马懿。司马懿的装病确实很经典,也成功通过装病获得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但通过装病的手段,夺取政权、铲除异己的行为,很早便有了。下面介绍两者春秋时期装病夺权的例子,并分析下装病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崔杼装病杀死齐庄公崔杼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专权朝政肆无忌惮。齐灵公死后,齐庄公继位。这位国君实在没个正事,不好好治理国家,竟然跑到崔杼的家里,和他棠姜老婆私通。棠姜本来是棠公的妻子,原名东郭姜,棠公死了,崔杼贪恋东郭姜的美色,便娶了过来。没想到东郭姜如此不安稳,和国君做出这种事,崔杼从此记恨在心。

齐庄公手下有个宦官叫贾举,这人曾经被庄公鞭笞过,但仍然留在他身边做内侍。贾举和崔杼都记恨庄公,二人不断寻找机会,誓要除掉齐庄公。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莒国国君来齐国朝觐,齐庄公设宴款待,崔杼却称病没来。庄公一听,病了,那得去看看啊。他并不是关心崔杼的病,估计他心里想让崔杼死已经很久了。去探望崔杼,一是为了做做样子,毕竟自己是国君。二是为了私会东郭姜,这才是他真想做的。

然而他没想到,这一去他便再也回不来了。庄公探望完崔杼,便去找东郭姜,此刻的东郭姜,已经和自己的丈夫一条心了。将庄公引到院里后,关上了屋子的门,和崔杼呆在里面不出来。贾举则将庄公的侍卫拦在了院子外,自己把院子的门锁上了。崔杼的手下不顾庄公求饶,在他跳墙逃跑时射中了他的大腿,掉进院子里后,被乱刀砍死。

不过,崔杼的下场也很惨,两年后崔氏一族发生内乱,崔杼上吊自缢而亡。

公子光装病,专诸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就比较有名气了,他是吴王夫差的父亲,与吴王僚是堂兄弟的关系。公子光觊觎国君的位置已经很久了,始终想找机会除掉吴王僚。

恰逢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本来伍子胥想辅佐吴王僚干一番大事,可是他发现了公子光的野心。左右衡量之下,他选择站在公子光的一边。并且将勇士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自己跑到乡下当个农民等待消息。此刻不得不说,伍子胥是真精啊。

公元前515年,楚平王驾崩,吴王僚趁着楚国动荡,兴兵伐楚,凯旋而归。公子光准备设宴为吴王僚庆功,并暗藏死士,准备借此机会除掉他。然而吴王僚来是来了,保卫工作做得却很好,周围全是侍卫守护。这怎么办呢?吴王僚到了以后,公子光心生一计。便谎称脚部有疾病,需要出去一下,然后来到了地下室,让专诸在鱼腹中藏着匕首。在伪装上菜接近吴王僚后,杀了他。

吴王僚就这么死了,公子光临时起意的装病策略,帮他夺得了君位。

装病的几个关键点无论是司马懿,还是上面说的崔杼或者公子光。装病对于他们夺取权力的过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装病夺权,有什么关键的要点呢?

首先是装病的时机。想要装病夺权,就要知道何时装病才能取得效果。比如临时起意的,如公子光。为了传达信息,立马装病,这个时机的把握非常准确。早一点或晚一点,可能都起不到作用。

其次是要让人知道你患病。当然,这个患病是装的。为了达到装病的目的,患病的消息一定要传达出去。就像司马懿,故意散播消息,好像自己病入膏肓的样子。使曹爽放松了警惕,给司马懿喘息的机会。

最后是装病要得到当事人的回应。装病的目的,就是让装病的对象有所反应。比如崔杼,装病就是算定了齐庄公会来探望他。如果庄公不来,那么这个装病也就没有了实际效果,完全没意义了。

小结装病其实是门技术活。从时机的把握,到消息传达,最后当事人的回应,都要计算的十分准确。而装病这项绝技,在中国历史中,也时常被运用在夺权的争斗中。可以说,装病比真得病,还要不容易啊。

历史上通过“装病”夺取政权,最著名的就是司马懿了。

司马懿深得曹丕、曹睿两代君王信任,特别是经常在与对蜀作战第一线,阻挡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进一步,在诸葛亮死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辽东公孙政权。这些为他在军界积攒了崇高的声望。在魏明帝驾崩时,将太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宗室曹爽。

最初,曹爽因为司马懿年纪大、资历老,对司马懿非常尊敬。而此时司马懿对曹爽也是比较友善,在曹爽一意伐蜀时,还对其进行劝谏。但是随着曹爽重用亲近的何晏、邓、李胜等人,与司马懿关系逐渐疏远。后来,干脆加封司马懿为太傅,对其明升暗降,让其远离政权。司马懿为了自保于是干脆称病躲避曹爽,静待时机。

这时,因为没有了制约的曹爽,开始为所欲为,饮食车马都比拟皇帝,还带走明帝的才人,乐师,窃取官物,任用私人。搞得朝野之间意见很大。当然,曹爽这时并没有完全放松对司马懿的警惕。就在曹爽亲信李胜将要去荆州赴任,临行时,他到司马懿府上辞行,想要趁机查看司马懿病情。

李胜来到司马懿府上。司马懿“称疾困笃,示以羸形”,只见司马懿由两个侍女搀扶而出,那衣服穿,结果掉在地上;想要喝粥,侍女端起来喂他,却吃不到嘴里,还把粥流到脖子上。李胜告诉司马懿自己要到荆州去。司马懿说,并州远,好自为之。李胜说,不是并州,是荆州。李胜见状只得匆匆告辞,回去向曹爽报告“太傅患不可复济,令人怆然”,还为司马懿流下几滴同情的眼泪可见司马懿表演是在太过逼真,成功漫过了曹爽阵营,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在正始十年,也就是小皇帝曹芳继位十年后,司马懿感觉时机成熟,于是开始行动。他趁曹芳带领曹爽兄弟到高平陵祭拜明帝的时候,司马懿带领本部兵马,占领武库,并以皇太后之命,关闭城门,宣读曹爽罪状,罢免曹爽职务。曹爽在城外听到后,急得不知该怎么办。曹爽亲信大司农桓范劝曹爽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对抗司马懿。但曹爽兄弟都拿不定意见。这时,司马懿又派人传话说,只要曹爽投降,只是免官,并指洛水为誓。听到司马懿保证后,曹爽弟兄最终决定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让曹爽兄弟回家后,派了八百人在曹爽府邸四角设置高楼,监视曹爽一举一动。不久,就以谋反的罪名,将曹爽兄弟以及何晏、桓范、李胜等亲信全部夷灭三族。从此,司马懿牢牢掌握了曹魏的军政政权。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三年后,司马懿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继续执掌曹魏大权,四年后,司马师死去,弟弟司马昭继续独揽大权。最后,到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时,最终代魏建立了晋朝。这都要归功于司马懿那次成功装病,瞒过敌对势力,才能成功夺权最终经过三代努力建立了晋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草根皇帝”残暴,“贵族皇帝”温和,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开国帝王就出身来讲,大致可分为“草根皇帝”和“贵族皇帝”。前者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后者以李世民、赵匡胤为代表。皇帝出身贵贱和个性品质善恶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残暴或温和的唯一根源。皇帝大肆杀戮功臣,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皇朝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保证皇朝的“可持续发展”。皇

  •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七十年代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场戏杨子荣利用离间计除决了土匪栾平。当时我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按照参谋长部署,通过土匪黑话的巧妙应对,顺利的打进了土匪窝威虎山,献给了座山雕朝思暮想的联络图,受到了座山雕的重用,被座山雕当场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正当杨子荣策划利用

  • 为什么刘邦厚颜无耻却当了皇帝,项羽残暴凶狠也被后人歌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很简单,洗过衫衣的人都应该知道最脏的位置就是领袖,就算你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擦洗干净。没有人敢着眼睛过马路,却着眼睛过一生,有些人是被迫着眼睛,还有是不敢睁开眼睛。但总会有人挺头胸膛走在迎接光明的路上……

  • 商鞅骗了公子的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言:商鞅以盟约为诱饵,引老朋友公子来聚会,随即抓捕了公子,乘魏军不备、群龙无首,偷袭魏军,取得大胜。商鞅此举不仅欺骗了公子,而且落下了背信弃义的名声,在史书上留下了“商君无义”的骂名。公元前341年,经过变法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孝公立志要东向而出,与山东六国争霸天下。此时,魏国刚被齐国打败,威名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章治道,讲了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人臣者,非名誉请谒无以进取,非背法专制无以为威,非假于

  • 花言巧语来自于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指一味铺衍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清.钱大昕《恒言录.成语》引《朱子语类》:“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又指虚伪动听的谎话。元.无名氏《抱妆盒》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巧语谩支吾。”巴金《给山川均先生》:“现在轮到你们这些人用花言巧语来欺骗青年了。”也谓用动听的话欺骗人

  • 弑父夺位且坐稳帝位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弑父夺位坐稳皇位的没有,这个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杀了皇帝后,你的合法性就失去了,同时,皇帝和太子(皇子)发生矛盾的时候,通常是宗室势力强大的时候,不然,皇帝和太子是很难发生矛盾的,这样,如果太子弑父夺位,不过是给其他皇子做嫁衣裳罢了,说杨广弑父夺位,其实很牵强的,杨广没必要那么做,当然,如果拿正史

  • 为什么有人说宋朝的皇帝都喜欢窝在皇宫中,而元朝的皇帝喜欢打仗、打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的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首先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了小柴皇帝的天下,靠的是掌控军队的威望和投机军人的推波助澜。再者从后周世宗开始一直南征北战,试图结束乱治,统一中华,也是凭仗着当时拥戴他当皇帝的军阀集团。可见当时军阀力量异常强大,大到可以随意改朝换代

  •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挂印封金的故事2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挂印封金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