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草根皇帝”残暴,“贵族皇帝”温和,是这样吗?

“草根皇帝”残暴,“贵族皇帝”温和,是这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70 更新时间:2024/1/24 16:12:00

古代开国帝王就出身来讲,大致可分为“草根皇帝”和“贵族皇帝”。前者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后者以李世民、赵匡胤为代表。皇帝出身贵贱和个性品质善恶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残暴或温和的唯一根源。

皇帝大肆杀戮功臣,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皇朝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保证皇朝的“可持续发展”。

皇朝是家天下。开国帝王九死一生、栉风沐雨辛苦打下江山,首要任务是要巩固皇权,然后要确保皇权能在自己一姓手中千万代延续下去。打江山要靠文臣猛将、哥儿弟兄,坐江山就不需要文臣猛将、哥儿弟兄了吧!不但不需要,这些人的存在反而是对皇权的最大威胁。都是从小玩大的伙计,凭啥你姓刘、姓李、姓赵、姓朱的世代都是中国的老大?

皇位是要传给儿子的。那么儿子能斗得过这些久经沙场、老奸巨猾的“老司机”叔叔吗?儿子如果有出息也就罢了。万一要是个没出息的,江山肯定就会被异姓夺走。刘邦、朱元璋、李世民们着不着急?

于是乎,留着这些功臣是祸害,索性趁着还能镇得住堂子的时候统统做掉,给后代把路铺平。

刘邦的儿子是汉惠帝刘盈,史书上记载是“仁厚懦弱”,通俗来说就是没出息。所以刘邦先把韩信英布彭越这些掌兵权的“二五仔”杀掉,再逼迫张良这只老狐狸功成身退,你一介书生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嘛。萧何是个聪明人,脑筋活,急忙自污表忠心,刘邦也看在同乡的份上没杀他。

曹操更不用说,曹操死的时候,基本上把皇权握在手中了,手下的文臣武将老的老,死的死,都是曹姓宗室掌兵权。儿子曹丕也三十多岁了,政治手段运用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没有必要大开杀戒了。

隋文帝杨坚也是同样的情况,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都是一母所生,四个儿子都是年少英武,统兵打仗过来的,可以轻松驾驭群臣,所以不必要大杀功臣。

反倒是历史上被吹捧为“第一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就没有那么光明磊落了。贞观后期,李世民利用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将李靖、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功臣牵扯进去,最后都削职贬窜,以国公爵位回家闲住,更是将老将侯君集夷灭三族。在确定李治为太子时,由于李治生性柔懦,李世民担心他以后驾驭不了李(也就是民间说的徐茂功),就对李治说:“要么杀掉李,要么将李贬到外地做官,等你即位以后再起用他,这样你就有恩与他,他会死心塌地为你所用。”说明当时李世民对功臣杀心已起,只是由于时间原因没有付诸实施罢了。

朱元璋的太子叫朱标,史载“禀性懦弱”,也是个老实忠厚的孩子。朱元璋曾经拿了一根荆棘条扔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面露难色。朱元璋拿出刀子,将荆棘条上的刺全部刮尽,对朱标说:“朕替你铲除芒刺。”于是大杀功臣。没过几年,李善长、刘伯温、胡大海、华云龙、蓝玉、胡惟庸这些昔日的开国元勋都做了锦衣校尉的刀下之鬼。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第一要务是要稳固自己的地位,使自己的家天下可以源源不断地在子孙后代手中传承下去。“草根皇帝”也好,“贵族皇帝”也罢,概莫能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离间故事?七十年代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场戏杨子荣利用离间计除决了土匪栾平。当时我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按照参谋长部署,通过土匪黑话的巧妙应对,顺利的打进了土匪窝威虎山,献给了座山雕朝思暮想的联络图,受到了座山雕的重用,被座山雕当场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正当杨子荣策划利用

  • 为什么刘邦厚颜无耻却当了皇帝,项羽残暴凶狠也被后人歌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很简单,洗过衫衣的人都应该知道最脏的位置就是领袖,就算你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擦洗干净。没有人敢着眼睛过马路,却着眼睛过一生,有些人是被迫着眼睛,还有是不敢睁开眼睛。但总会有人挺头胸膛走在迎接光明的路上……

  • 商鞅骗了公子的感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前言:商鞅以盟约为诱饵,引老朋友公子来聚会,随即抓捕了公子,乘魏军不备、群龙无首,偷袭魏军,取得大胜。商鞅此举不仅欺骗了公子,而且落下了背信弃义的名声,在史书上留下了“商君无义”的骂名。公元前341年,经过变法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孝公立志要东向而出,与山东六国争霸天下。此时,魏国刚被齐国打败,威名

  •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章治道,讲了什么?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仇,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人臣者,非名誉请谒无以进取,非背法专制无以为威,非假于

  • 花言巧语来自于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指一味铺衍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清.钱大昕《恒言录.成语》引《朱子语类》:“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又指虚伪动听的谎话。元.无名氏《抱妆盒》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巧语谩支吾。”巴金《给山川均先生》:“现在轮到你们这些人用花言巧语来欺骗青年了。”也谓用动听的话欺骗人

  • 弑父夺位且坐稳帝位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弑父夺位坐稳皇位的没有,这个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杀了皇帝后,你的合法性就失去了,同时,皇帝和太子(皇子)发生矛盾的时候,通常是宗室势力强大的时候,不然,皇帝和太子是很难发生矛盾的,这样,如果太子弑父夺位,不过是给其他皇子做嫁衣裳罢了,说杨广弑父夺位,其实很牵强的,杨广没必要那么做,当然,如果拿正史

  • 为什么有人说宋朝的皇帝都喜欢窝在皇宫中,而元朝的皇帝喜欢打仗、打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的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首先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了小柴皇帝的天下,靠的是掌控军队的威望和投机军人的推波助澜。再者从后周世宗开始一直南征北战,试图结束乱治,统一中华,也是凭仗着当时拥戴他当皇帝的军阀集团。可见当时军阀力量异常强大,大到可以随意改朝换代

  •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挂印封金的故事2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挂印封金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

  • 关于古时坚持不懈的故事,要短,100字以内的就行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