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弑父夺位且坐稳帝位的皇帝有哪些?

弑父夺位且坐稳帝位的皇帝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22 更新时间:2024/1/22 13:46:23

弑父夺位坐稳皇位的没有,这个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杀了皇帝后,你的合法性就失去了,同时,皇帝和太子(皇子)发生矛盾的时候,通常是宗室势力强大的时候,不然,皇帝和太子是很难发生矛盾的,这样,如果太子弑父夺位,不过是给其他皇子做嫁衣裳罢了,

说杨广弑父夺位,其实很牵强的,杨广没必要那么做,当然,如果拿正史说事,那就他一个了。

其他弑父夺位后爬上皇位,都从皇位上摔下来了。

比如刘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随后刘劭登基为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刘骏的讨伐下兵败被杀,时年三十岁。

比如朱温被儿子朱友弑杀,乾化二年(912年),朱友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

凤历元年(913年),朱温的儿子朱友贞、女婿赵岩、外孙袁象先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朱友逃走未成,于是命冯廷谔杀死他和张皇后。终年年仅二十七岁。

如果是弑父夺位成功,并坐稳国君之位的倒是有几个,都是发生在先秦的。

比如楚穆王商臣,弑杀父亲楚成王

楚成王在位时,立商臣为太子。公元前626年,商臣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比如,赵惠文王弑父赵武灵王夺位,当时赵武灵王已经是退位成太上王了,也就是赵主父,但是军队在他手里,赵惠文王发动沙丘兵变,饿死了赵主父。

再比如西周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周幽王想改立太子伯服,于是姬宜臼带外族入侵自己的国家,最后灭亡了西周,逼死了父亲周幽王,自己成了周平王。

而如果算游牧民族的话,比较典型的冒顿单于了。

冒顿单于杀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然后坐稳单于之位,

真正弑父夺位并且坐稳江山的,在中国正史上还真有两个疑似的。但是已经成谜,真假不好说。一个是隋炀帝杨广,说是杨坚快死时,杨广调戏杨坚的妃子并被病重的杨坚得知,杨广推说的是杨勇所为。但是杨坚已经发觉了杨广的恶行,有意废掉他的,重立太子杨勇,被杨广得知,买通侍卫将杨坚活活勒死。但是这有可能是唐朝为了抹黑杨广篡改历史,真相已经不得而知。

第二个是雍正,又史书说是雍正改了康熙的遗旨,把十四换成了四才得以继位,所以就开始了雍正得位不正的风,又被误传是雍正最后害死了康熙,不然也不可能有机会改掉圣旨。

这两位都暂且疑似弑父吧,然后都坐稳了朝政,不过杨广最后也被乱兵所杀,雍正最后人头没了,都算是不得好死。

还有三位确定是弑父而不得好死的:

1.北魏拓跋绍,本人是个残暴之人,著名的“剖妇人之腹以验其孩”就是指的他。为了救母亲,杀死了父亲道武帝,然后逼迫群臣登基。最后被哥哥拓跋嗣起兵讨逆,将拓跋绍碎尸万段,死时年仅16岁。

2.宋元帝刘劭,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废掉太子,但是被他提前得知,就率兵攻打皇宫,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登基,最后也被刘义隆的另外一个儿子杀死。

3.后梁朱友,就是灭亡唐朝朱温的儿子,朱温也是准备废掉他时,被他带兵刺杀,称帝后,又被朱温的另外一个儿子杀死。

看到这五个人的下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有人说宋朝的皇帝都喜欢窝在皇宫中,而元朝的皇帝喜欢打仗、打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的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首先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了小柴皇帝的天下,靠的是掌控军队的威望和投机军人的推波助澜。再者从后周世宗开始一直南征北战,试图结束乱治,统一中华,也是凭仗着当时拥戴他当皇帝的军阀集团。可见当时军阀力量异常强大,大到可以随意改朝换代

  •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中国古代成语,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挂印封金的故事2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挂印封金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

  • 关于古时坚持不懈的故事,要短,100字以内的就行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

  • 孔子如何评价上古尧、舜、禹三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论语》中,孔子对上古的这三位帝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好像不是自己求来的。”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伟大啊,帝尧!崇高啊!唯有天最高

  • 巴乔既然信仰佛教,为何又打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佛教提倡不杀生,但在家信仰佛教,根据所受的戒律不同,行为规范有所区别:不受任何戒律,仅仅是喜欢佛教理论,属于浅层次信仰佛教。这种情况,打猎不破戒。古代很多帝王就是属于这种佛教信仰。受三皈依,参加三皈依仪式的人,就是正式的佛弟子。虽然尽量不要杀生,但打猎不破戒。受五戒的佛弟子,受过五戒的佛弟子,不可以

  • 曹操曾用献帝王的弓箭射杀鹿,故事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投鼠忌器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献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

  • 清朝搞了140年的皇家打猎活动“木兰秋”,为何被道光皇帝宣布废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生性勤俭节约,不愿意、不敢像先祖那样大手大脚用钱,自然会对“木兰秋”兴趣索然。毕竟,他连一日三餐都舍不得吃肉,怎么可能在毫无用处的打猎上大笔用钱?1据说,康熙皇帝第一次到北方视察工作。当他来到塞外时,发现了一块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4年后,康熙皇帝第二次来到此地时,挥手画了一个大圈这个大

  • 古代神话杀母亲谣言的那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俄狄浦斯俄狄浦斯(Oedipus或Odipus,有时拼为Oidipous),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百姓的什么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出自元代世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我们先来解释下这句诗的意思:当国家强盛且安定的时候,统治阶级可能会去开疆扩土,大兴土木的去搞基础建设,受苦的是百姓啊。当国家政局混乱,宦官当政,民不聊生的时候,受罪的还是百姓啊。这二句诗很好的反应了百姓在古代封建王朝所处的尴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