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父夺位坐稳皇位的没有,这个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杀了皇帝后,你的合法性就失去了,同时,皇帝和太子(皇子)发生矛盾的时候,通常是宗室势力强大的时候,不然,皇帝和太子是很难发生矛盾的,这样,如果太子弑父夺位,不过是给其他皇子做嫁衣裳罢了,
说杨广弑父夺位,其实很牵强的,杨广没必要那么做,当然,如果拿正史说事,那就他一个了。
其他弑父夺位后爬上皇位,都从皇位上摔下来了。
比如刘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随后刘劭登基为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刘骏的讨伐下兵败被杀,时年三十岁。
比如朱温被儿子朱友弑杀,乾化二年(912年),朱友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
凤历元年(913年),朱温的儿子朱友贞、女婿赵岩、外孙袁象先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朱友逃走未成,于是命冯廷谔杀死他和张皇后。终年年仅二十七岁。
如果是弑父夺位成功,并坐稳国君之位的倒是有几个,都是发生在先秦的。
楚成王在位时,立商臣为太子。公元前626年,商臣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比如,赵惠文王弑父赵武灵王夺位,当时赵武灵王已经是退位成太上王了,也就是赵主父,但是军队在他手里,赵惠文王发动沙丘兵变,饿死了赵主父。
再比如西周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周幽王想改立太子伯服,于是姬宜臼带外族入侵自己的国家,最后灭亡了西周,逼死了父亲周幽王,自己成了周平王。
而如果算游牧民族的话,比较典型的冒顿单于了。
冒顿单于杀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然后坐稳单于之位,
真正弑父夺位并且坐稳江山的,在中国正史上还真有两个疑似的。但是已经成谜,真假不好说。一个是隋炀帝杨广,说是杨坚快死时,杨广调戏杨坚的妃子并被病重的杨坚得知,杨广推说的是杨勇所为。但是杨坚已经发觉了杨广的恶行,有意废掉他的,重立太子杨勇,被杨广得知,买通侍卫将杨坚活活勒死。但是这有可能是唐朝为了抹黑杨广篡改历史,真相已经不得而知。
第二个是雍正,又史书说是雍正改了康熙的遗旨,把十四换成了四才得以继位,所以就开始了雍正得位不正的风,又被误传是雍正最后害死了康熙,不然也不可能有机会改掉圣旨。
这两位都暂且疑似弑父吧,然后都坐稳了朝政,不过杨广最后也被乱兵所杀,雍正最后人头没了,都算是不得好死。
还有三位确定是弑父而不得好死的:
1.北魏拓跋绍,本人是个残暴之人,著名的“剖妇人之腹以验其孩”就是指的他。为了救母亲,杀死了父亲道武帝,然后逼迫群臣登基。最后被哥哥拓跋嗣起兵讨逆,将拓跋绍碎尸万段,死时年仅16岁。
2.宋元帝刘劭,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废掉太子,但是被他提前得知,就率兵攻打皇宫,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登基,最后也被刘义隆的另外一个儿子杀死。
3.后梁朱友,就是灭亡唐朝朱温的儿子,朱温也是准备废掉他时,被他带兵刺杀,称帝后,又被朱温的另外一个儿子杀死。
看到这五个人的下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