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珠帘叫做冕旒,以前皇帝参加祭祀、大典等重大的活动时,都必须要戴上冕旒。这是从很早时期开始就流传下来的礼乐制度,到了周超就更加完善了。冕旒看起来虽然有些累赘,但是其实大有用途。
第一,冕旒能够端正皇帝的姿态。
大家在电视剧里都看到过,冕旒就是由很多的珠帘组成的。如果走路不够端庄,或者是姿势不好看的话,那么珠帘就会大力地摇摆,很容易就会打到皇帝的脸上。
所以,为了保证珠帘不乱晃,皇帝就必须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的端庄。时间久了,皇帝的威严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文武百官也可以通过珠帘的晃动来监督皇帝的步履和仪态。
第二,冕旒能够遮住皇帝圣面。
自古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所以,皇帝的心思不好让人猜透。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轻易琢磨出皇帝的心思,那还有什么威严可说的呢?
所以带上了冕旒就能够遮住皇帝的面,这么皇帝的表情就不容易被百官看到,能够保留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再者,根据每个朝代的不同,对于面见圣上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秦国的时候,皇帝和百姓的互动还比较多。但是到了清朝,几乎上百姓都不敢直视皇帝。
我们看电视剧里,百姓只要见到皇帝就是吓得跪在地上。皇帝如果问话,也都是趴在地板上,除非皇帝让人把头抬起来,否则根本就不敢抬头。
所以,加上了冕旒之后,也能够挡住皇上的圣面,避免百姓、大臣和皇帝四目相对。冕旒从周朝开始成为了贵族阶级使用的礼冠,到了秦朝时期就成为了只有皇帝才能够使用。
冕旒在秦朝时期的利用率也是达到了巅峰,而到了宋朝之后就开始渐渐没落了。到了清朝因为和他们的审美不合,所以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君王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皇帝必须要对自己的形象、举止、谈吐负责,珠帘就是用来防止皇帝走的太快,这样会打到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