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帝王的姓氏属于国姓,那么在前朝与开国皇帝同姓的普通老百姓需要改姓吗?

古代帝王的姓氏属于国姓,那么在前朝与开国皇帝同姓的普通老百姓需要改姓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3/12/19 7:25:02

在古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姓名、生辰八字、属相、小名等都不允许臣民与他有重名重音的字。所以古代生活在古代的人,如果刚出生时起了名字,改朝换代了,姓和名都要改,如果不改就会被犯讳,有的甚至还要杀头。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帝有什么爱好,也会吸引大众。据记载,宋徽宗属狗,天下就没有杀狗的。明武宗朱厚照姓朱,居然禁止全国养猪。

古代人起名字可以说煞费苦心,稍不留神就犯皇帝讳了。不过古代人为了保命,他们也想尽办法。通过史料梳理,古代人在起名避讳上主要有9种方法:

1.同义字回避法。也就是为避讳皇帝名而用同义的字。比如秦朝时对避讳管的很严,不充许任何人冒犯秦始皇的名字。秦始皇名正,于是很多人在起名字时,都不会起正。即使取了“正”字,也要改为与“正”字相近的同意义词,而且凡是与“正”有关叫法全部更换。“正”的同义字是“端”,正月也就改成了“端月”。到了汉朝时,开国皇帝刘邦为避讳自己名“邦”,除了臣民不能起“邦”以外,而且遇到邦字就叫国家,于是国家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汉武帝叫刘彻,而恰巧有个叫蒯彻,不得已改为蒯通。通相当于彻的同义字。汉光武帝刘秀时,把秀字改为“茂”,秀才也就叫成“茂才”。

2.同音字回避法。古代有的朝代为避讳皇帝的名字,还采用一种方法,就是用同音字代替。比如清朝康熙皇帝名叫玄烨,老百姓起名字时就回避这两个字,而有的家庭恰恰就是“玄”字辈份,没办法,此辈份就在家谱中消失了,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里同音是类似同音,可不是与玄字同音,清朝人用“元”代替“玄”,用煜代替烨,也就巧妙回避了皇帝的名字。

3.创造字回避法。据史料记载,有些朝代就连同音同义字也不能与皇帝相同,于是人们就想尽办法回避。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世”字,人们不得已把“世”少写一个笔画,这个字没查到具体念什么,只不过在当时算是通用的“世”字。而“民”字就更不能叫了,同音也不行,唐朝就把民改为“户”加了一笔,从此民部成为户部。

4.巧拆字回避法。遇到跟皇帝同姓还好说,就姓字里面带有皇帝的名,那这个姓氏就要改姓了。比如五代时后晋皇帝叫石敬瑭,当时有姓敬的人就不能姓“敬”了,他们就把敬字拆开,取文字旁,于是敬姓就改为文姓了。

5.删名字回避法。古人起名难免会和皇帝重名,即使当时不出名,但如果继任皇帝名与你的名字重复,那就要改名了。南朝齐国皇帝叫萧道成,那么国内名字有“道”和“成”的都要改了。有个叫萧道渊的,只好把“道”去掉,成了单字名。

6.改读音回避法。孔子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却地位很高,被很多皇帝封帝,于是孔子作为圣人,他的字也成为当时社会上避讳的字。孔子名丘,那些学子们在用到“丘”时,都很尊敬改为某。

7.增偏旁回避法。姓邱的人原来姓丘,为了避讳孔丘,就改为“邱”姓。

8.形似字回避法。五代时,后周皇帝叫郭威,而恰巧有一个叫郭彦威的人,他赶紧把威字改为“成”字。

9.音译形回避法。如果碰到比较操蛋的皇帝,不仅音要回避,就连形义都要回避。比如前秦皇帝符生,只有一只眼,外号叫“独眼龙”,所以符生对任何带有“缺”、“少”、“残”、“伤”、“毁”等字坚决不能出现。

据我所知,改的是名,而姓是不改的。所谓的名讳里的就是“避讳”的意思,就是需要避开的。老百姓不可以和皇帝叫同一个名的,但似乎没人规定连姓都要改。

另外,在古代,“姓”,“氏”,“名”,“字”是四个不同的概念。“姓”,看字面就知道从女从生,表示的是由哪个女而生的子孙,最远古的姓一般也都是女字旁的,如姬姓。“氏”则表示出生地方或被封的属地。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姓氏就合而为一了。名和字也是不同的,如李白,字太白,他的名是白,字是太白;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赵云,字子龙,等等。

另外,古人有文化的还给自己取一个号,如青莲居士等等。我们现代人的个人信息都被简化到了只有姓名两个部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被吊死的皇帝大全,死的很惨的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崇祯是比较可惜的,他本可以不死的。之前就提到过,从海路去南京,局面一下就活了,不光李自成困不死自己,还能整合南明,最差的局面也是南北朝划江而治,处理得好完全可以把建州逼在黄河,天下土地有2/3,粮仓全在手上。这样的局面居然轻易放弃了,真是非常可惜。真正在树上吊死的就明朝的崇祯帝。但隋炀帝杨广是

  • 古代被戴绿帽子的君王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文姜是齐国公主,也是齐国有名的美女加才女。但是这个人生性放荡,不守妇道,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就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私通。后来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十二年后,鲁国要对齐国进行国事访问,鲁桓公带着文姜一起到了齐国。此时的姜诸儿已经成了齐襄公,兄妹一见面,两个人勾搭成奸。不想此事被鲁桓公知道了,被气坏了,狠

  • 你都知道哪些中国民间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就拿我爸和我妈妈说吧,从我懂事起就知道爸爸很爱妈妈,妈妈胃不好,但是又不喜欢吃药,每次爸爸给妈妈的药,妈妈都扔了,可是爸爸还是一次次的给妈妈买回来,家里的活爸爸也从不让妈妈做,。后来爸爸出事了,妈妈就带着妹妹走了,但是爸爸临死前还是吩咐我叫我长大后去找妈妈,每次想到这些就忍不住留泪来自于湖北孝感的民

  •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我是左担道,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帮关注哦。避讳是历史上中原文化的一种:对尊长、君主直呼其名,意味着是对长辈,君主的不尊重。清朝入关之前的文字都是满文,所以清朝的前几任皇帝,对名讳并不是很严格的。直到康熙的时候,康熙意图融入当时的汉文化,以便于统治。对皇帝名字的避讳也引用了过来。而且那时候还

  • 古代有一个皇帝宴请文武百官,在宴席上有一位将军酒喝多了摸了皇帝妃子的手,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

  • 历史上最悲惨的朝代,13位皇帝无一得善终,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王朝众多,但能够经历传承十几位皇帝,却实属不易,毕竟西汉、东汉才各历十二帝,而北宋和南宋更是各历九帝,清朝也仅仅只传了十二位皇帝。然而,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却先后经历了十三位皇帝(南梁九位、西梁三位、隋末一位)。不过,这十三位帝王大多没能善终,而且结局一个比一个惨。1、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作为

  • 古代历史上前十位权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权臣,昏君,杀手,妓女这四个行当,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向来都是层出不穷的。历史上明君强臣,昏君奸臣,明君奸臣,昏君强臣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把全程定性为奸臣或者忠臣,少校今天只论行不诛心,给史上的权臣们排个顺序。满清王朝出了两位:排序第十位和第九位第十位:不是奸臣的权臣鳌拜鳌拜历经皇太

  •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么作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为旒,标准的科学称谓叫玉藻。旒的作用:1、“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2、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那就总共二十四旒)。

  •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齐威王一向喜欢喝酒,常常通宵达旦地纵酒欢乐。淳于髡怕齐威王因酒误事,便借齐威王询问自己酒量之机,婉言劝谏齐威王。淳于髡给齐威王讲述了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酒量的变化,最终归结出酒能乱性、喝酒容易出乱子的结论,以此告诫齐威王凡事都不可走向极端,否则物极必反。齐威王从淳于髡的话中悟出了深邃的道理,接受了淳于

  • 中国古代有哪些爱情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总有许多美好的爱情流芳百世,让后人传唱至今,但大多数都是爱情悲剧,让人流连忘返、心痛不已,那古代都到底都有哪些爱情悲剧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回顾一下吧。第一:纳兰性德与卢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与卢氏婚后美满和谐,但好景不长,结婚三年时卢氏因难产去世。卢氏的离世给纳兰性德带来了极为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