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本意是描述的永乐皇帝朱棣在迁都北京时,正好离山海关不远。山海关以北的地方有满族部落有蒙古族鞑靼和瓦剌生活,并经常骚扰我国北方边境,朱棣驻扎在离山海关不远的北京,相当于守护着我国的国门,主要表现的是明朝皇帝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君王死社稷描述的崇祯皇帝最后被逼煤山自缢身亡的一种精神,看着国家家破人亡,外族入侵,内部的农民起义,狠自己没能力来拯救大明的江山。但是就算作为亡国之君也不会苟且偷生,宁愿自杀也不卑躬屈膝的生活在后金的淫贼统治之下,怎么说也算是一条好汉吧。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之初至明朝灭亡,无论哪个皇帝,是昏庸无能或者是宦官掌权,却从来没有对外部势力妥协过,从不割地和亲赔款投降,这些皇帝和臣民都始终保持着血性的一面,这种骨子里的高度的民族气节确实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1)古代君王和渭南的故事:
明朝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但是如此吹捧显然有些过火了。这两句话就是空话,更是笑话,也不知道演化了几千年,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现在还有人信,那就成了不可思议的幼稚了。先说说天子守国门。明朝的国门在哪里?北京正北两百多公里处还有一条贯穿东西的九边重镇防线,九边重镇北面还有数百公里的茫茫草原,这些都是明朝国土。把国门建在距边境线千里迢迢的地方,还能算国门么?
辽东是明朝的固有领土,距北京上千公里远,如果国北京算做国门,那么努尔哈赤起兵的地方算作什么?难道出了北京的土地明朝就不认了?
朱棣之所以迁都北京,因为北京是他的老家,17岁就藩于此,到起兵夺位时,他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觉得北京才是他的根,所以称帝之后就将北平改为北京,三年后就开始筹划迁都,并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可见朱棣根本就没有打算呆在南京,也没脸住在南京,而迁都北京也不是一时兴起想起了去守国门。
再说说君王死社稷。如果上吊也算有骨气,那么这种骨气也太奇葩了吧!明明有许多路可以走,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高宗赵构能偏安江南建立南宋,为什么你崇祯就不能?而当李自成要求封王帮助明朝打满清,为什么你不答应?你才三十出头,为什么不能东山再起,绝地反击,卷土重来?留着青山在,还怕没材烧吗?为什么你非要从南墙上一头撞死?
死是逃避,是懦夫行为,愚蠢至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说着挺豪迈,听起来也挺热血。但这两句话代表不了明朝,相反是对明朝的一种侮辱。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