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的历史名人,多的数不过来。历史上据说光宰相就有八十几位,真是人才济济,历史名城。这些宰相里除了寇准,张仁愿以外还有:
公孙衍,战国时阴晋人。很多人认为是苏秦与张仪展开了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之战,其实是不对的,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与张仪进行合纵之争的是公孙衍。
当时,公孙衍任魏国相,曾主张联合韩,赵,燕,中山讨伐秦国,形成合纵之势。虽然没有成功,去世合纵连横时代的开始。
杨绾,华州华阴人,户部侍郎杨温玉之孙,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房,754年参与唐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
安史之乱爆发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唐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一党后,杨绾拜相,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杨绾为相不久,便因中风离职休养,代宗曾多次遣使探望,之后不久病逝,追赠司徒,谥号“文简”。
杨恭仁(568年-639年),本名杨纶,改名杨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
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兵败之后,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迁任吏部尚书。武德二年,归顺唐朝,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出任凉州总管,抚慰西北有功,入朝为相,历任侍中、中书令,领左卫大将军。
唐太宗即位,出任雍州牧、左光禄大夫,迁洛州刺史,以特进致仕。贞观十三年(639年),病逝,时年七十二。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潭州都督,谥号为孝,陪葬昭陵。
其他的还有很多,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古代君王和渭南的故事:
渭南位于陕西中东部,属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产生的了许多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其中产生了以寇准、张仁愿为首的八十多余宰相,那么都有哪些人物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今陕西渭南市华阴市人,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主要的历史成就是合众抗秦、收复河西等。先后做过秦国、魏国、韩国等过宰相,挂六国相印,合众伐秦。公孙衍和张仪是一对政敌,当公孙衍在秦国为相时,伐魏大胜,而后张仪说秦,公孙衍遭受排挤,又到魏国当相,实行合众政策抗秦。后来在魏国遭受排挤,又到了韩国为相,继续实行合作正常伐秦。公孙衍和张仪可谓是一对生死冤家。
寇准,北宋时期著名宰相,是一名政治家、诗人。十九岁中进士,为人刚正不阿。主要成就有签订檀渊之盟,维护了北宋的稳定。而后被贬至雷州,开发了雷州。公元1004年,辽朝历史上有名的太后带领儿子亲率20万大兵攻宋,攻入定州深入宋境,有大臣力主南逃,宋真宗也有此意,然宰相寇准反对此意。在寇准的立劝下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震,射杀辽将,于是辽宋议和,签订檀渊之盟。
其他的如有张仁愿、杨绾、杨恭仁等等就不一一做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