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什么还愿意追随他?

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什么还愿意追随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15 13:28:52

1.流氓皇帝刘邦是纯正的草根出身,而且由于家教不好,一身痞子气,好说大话,不爱干活,成天吊儿郎当,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司马迁说他“好酒及色”,应该不是污蔑(司马迁也没那个胆啊)。

为何最后他成事了,而那个西楚霸王兵败自杀了呢?

当上皇帝后,他向群臣提出了这个问题。大臣高起、王陵谈了一下认识:大王虽然你脸皮厚,爱欺负人(陛下慢而侮人),但是大王你让人攻下了城池,战利品都分给部下,这是与天下同利。不像那个吝啬鬼项羽,嫉贤妒能,好处从不分人,官印在他手里都盘出浆了也舍不得给有功之臣。

刘邦微微一笑:你们哪,图样图森破。搞战略,我搞不过张良;搞后勤,我搞不过萧何;搞军事,我搞不过韩信。这哥仨,都是人精,但都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我取天下的本事。看看那个莽汉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被他气死了。

刘邦虽然个人修养不怎么样,粗鲁无文,动不动就骂我是你爸爸。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既有天分,又有魅力,还讲领导艺术,汉初三杰都乖乖地投靠到他的门下。

为啥呢?

2.他是个好领导史记记载: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什么意思?张良觉得和刘邦比,别的领导都不开窍,听不懂,也不肯用他的良策。而刘邦呢?“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说就懂,一用准灵。这是刘邦的极大优点,在高祖本纪中到处都是他采纳别人建议的记录,当然有时候也有些馊主意,比如封锁函谷关惹怒了项羽。

但是,刘邦知错就改,而且特别能放下身段,遇到紧急关头,他绝不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而是常常问“为之奈何”?并主动承认,相比项羽,从身材、武艺、本事、军力都“固不如也”。对于这样“孺子可教”的领导,你能不爱吗?

作为领导,刘邦敢担当,能任事。当亭长的时候,押送犯人去骊山,考虑到不能按期到,他大胆地把人都放走了。杀了沛县县令之后,萧何、曹参等人都怕惹祸,被灭族,就推刘邦当头。“众莫敢为”,刘邦当仁不让,被立为沛公,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此外,刘邦还比较宽厚(后来杀功臣另说)。楚怀王称他“宽大长者”,相比项羽动不动就屠城、杀降,以至于“睢水为之不流”,刘邦则宽厚得多。拿下关中后,有人建议杀掉子婴,但刘邦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都投降了,认怂了,你还杀人家,不讲究。他对秦朝的老百姓也爱护有加,“约法三章”,没有纵容部队施加暴力,因此,秦人争相挎着鸡蛋、拿着美酒劳军。

3.因人成事刘邦用了“三杰”,登上了皇帝宝座;“三杰”因为刘邦,建立了千秋功业!但是,遇到刘邦之前,这哥仨干啥呢?

张良就是个的幕后金主;萧何就是个县政府的普通干部;韩信呢,还是个扛枪的大头兵。

遇到刘邦之后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哥仨扬名立万、彪炳史册。“良禽择木而栖”,对于优秀人才而言,有什么比尽情地一展身手、扬眉吐气更让他们心驰神往的呢?遇到了这样的领导,还不赶快追上去,跟紧了。

所以,以张良之智慧,认定了刘邦乃“天授”。

天都认可了,这还不是最大的呀!

来吧,遇到这样的领导,必须得扒拉到碗里来!

(1)关于古代君王舍得的故事简短:

刘邦就是汉高祖,汉朝的创始者,字季,江苏人。说好色,试问天下王侯将相,帝皇君臣,那个不爱财?几个不贪色,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爱色,也要在理。刘邦年少即位之前,曾经秦禁学,遭乱世,过失在所难免。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曾与西楚霸王项羽,有过四年争夺帝位之战,史称楚汉之战,刘邦最后战胜项羽。刘邦虽贪财好色,但他懂得赢民心,刘邦入咸阳,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咸阳,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烟焰长达三月不息,烟火连天。刘邦项羽相比之下,当然刘邦更得人心,这就难怪萧何,张良等死心塌地追随了,其实刘邦的成功,离不开他手下的三位毫杰,军事谋划张良,懂的治理国家的萧何,还有会统军作战的韩信,刘邦信任他们,这也是萧何,张良等愿意追随他的原故,更是刘邦得胜的原因之一。而项羽,连一个多谋善断的范增都不肯用,所以失。刘邦早期虽贪财好色,但他爱色取之有道,毕竟他是成功的,这就是所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九王夺嫡,为什么康熙皇帝慧眼识英雄,选择了四皇子胤继承下一任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九王夺嫡的背景,主要是清朝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对嫡长子胤两次废立后,康熙的九个成年儿子们,互相抱团争夺下一任皇帝继承权的斗争,历史上称九王夺嫡。而当太子党核心嫡长子胤第二次被废,宣布太子党彻底退出夺嫡名单。而有贤明王爷之称的八王爷胤人人看好,朝野上下都认为他会继承大宝时,康熙驾崩畅春园

  •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发现了芮国墓地,谁知道芮国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几年前,刘家洼陕西渭北一个村庄,村民发现一伙人半夜在自家地里“活动”。悄悄地告诉县里,不料,因此救回了四百多件文物,还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周代遗址。面对这样一个遗址,社会各界猜测纷纷,可没想到答案出来,却出人意料让人愕然不已?原来它竟然和一个神秘消失的古芮国有关,那么古芮国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往事,为何传承

  • 历史上哪些皇帝是生于陕西省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16个朝代与政权在

  • 据传陕西省渭南市要修建高铁东站,还要修建华山机场,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是真的,并且呢在2017年1月份的时候已经对外进行了相关信息的公布;郑西高铁,渭南东站项目;华山快速干道枢纽中心和华州区华山机场空港园项目都是在进一步的进行实施着,那么在2020年阶段渭南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此次公布的一些信息,涉及的项目比较多,例如兵马俑到华山的城际铁路,华州区的红色革命园

  • 兵马俑为什么开始是属于渭南的,后来却到了西安,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陕西西安的一贯作风嘛,抢了宝鸡的周,夺了咸阳的秦,再抢兵马俑,如果不是渭南在中间,华山也让抢了,咸阳机场改名西安咸阳机场,全省之力发展西安,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看看陕西省,除了西安还有那个能拿得出手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真。临潼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归属京兆府、西安府、西安市,仅在1950~

  • 可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几个封建皇帝,其王朝为什么都定都在陕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没有几个吧?要说千古一帝那只有秦始皇算得上是,而且也是历史界公认的。秦始皇为什么这样称自己呢,在他统一六国后。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功高盖世,于是就以皇帝和朕自称。此后的历代帝王也称沿用了这个称呼,在此之前一般都是称寡人、孤等等!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不是所有的王朝都建都在

  • 古时候帝王的陵寝都会有守灵的官员,后面朝代更迭之后守灵人都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这些守墓人逃走了。谁肯等到新朝的人来驱赶杀戮?后代推翻了前代。有个普遍的认识就是前代惹得天怨人怒,干尽坏事,以致人民推翻了他。活着的末代帝王尚且被革命,那死后的列祖列宗就祓弃宗庙了也就没人去管了。后代王朝一旦稳定后,多少要做出此姿态。对前代帝王陵墓还是要进行看管的。这叫仁政。目的是不忘祖宗,昭示给民

  • 南明永历皇帝被杀前,为何竟然有满八旗清军企图营救永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就好像当年土木堡之变后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虽然是个战俘,身边的蒙古人却费尽心思保护他,甚至瓦剌上层贵族与之成为好朋友。永历皇帝也是如此,的确有满洲八旗的清朝官兵被永历皇帝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甚至去辫为号准备护送朱由榔反清复明。当然,这只是小众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史书记载:满洲军中有蓝旗章京兀儿

  • “冬,晋文公卒,庚辰……”的古文原文翻译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蹇叔哭师出自于【左传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本文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原文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绛(2),柩有声如牛(3)。卜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将有西师过轶我(6),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7):“郑人使我掌其北门

  • 陕西省有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答:在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立有一块著名的“无字碑”,此碑与唐朝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有关。关于此无字碑的来历,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夸功说”,表示武则天自己功绩巨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二是“罪孽说”,武则天治理国家时过于杀戮,故感到自己罪孽重大,还是不写碑文较好;三是“功过说”,武则天认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