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曹丕对甄宓是真的吗 曹丕为什么还要赐死甄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7:17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是真的爱甄宓吗?为何后来又要赐死甄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植写洛神赋的时候,有一句“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被后世对标成了嫂子甄宓,也因此展开了曹氏宫廷狗血剧。但真实的历史,此宓非彼宓,洛神甄宓是后世歪曲曹植的原意,强行加上去的。那么问题来了,曹丕是真的爱甄宓吗?为何后来又要赐死甄宓?

曹丕有可能,很早就认识了甄宓。在曹操吕布的兖州争夺战中,曹操一度被吕布打得自闭,不得不同意了袁绍的建议,将他儿子和夫人,送往邺城寻求庇护。

曹丕有可能是这段时间,认识的甄宓,并且两人生出了情愫。否则,很难解释,攻破邺城后,曹丕和曹操的奇怪举动。

曹袁官渡之战后,曹操没多久就攻破了邺城。第一时间,曹丕就直奔袁府,并且一眼就找到了蓬头烩面的甄宓,温声细语的说道“没事了,你已经安全了。”

正是世子之争最激烈的时刻,曹丕的举动无疑是狠狠打了曹操一嘴巴。但曹操却一点怪罪的意思都没有,反倒调笑一般说道“此战,皆为五官中郎将”。在没多久后,曹丕就成为了世子,这件事似乎曹操早就知道了缘由,并没有因此怪罪曹丕。

曹操称魏王期间,长年居于洛阳,在病逝之际,传位于曹丕。而此时的曹丕,是从邺城出发,千里迢迢的赶往洛阳。为何是邺城?因为甄宓也在邺城,据《三国志》记载,曹丕有位妾侍叫任氏,当时曹丕要赶任氏走,是甄宓出言,以开枝散叶为由,让曹丕留下任氏。

这与后来《资治通鉴》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记载,甄宓成了善妒之妻。甄宓因为曹丕宠信郭皇后,而颇有怨言,沦落被曹丕赐死,死相极惨。为何同样是正史,一个人的性格记载,前后差别会那么大?

《三国志》的编纂源于《魏史》,而《资治通鉴》来源于后人对三国的解读。在陈寿编纂《三国志》时,也发现《魏史》与大多史料有很大的记载差异。因此,对于有矛盾的地方,陈寿选择了删除,而这,也是甄宓在《三国志》中,人设前后矛盾的由来。

但《魏史》是由魏人所记载,真实性更强,逻辑性也更讲得通。比如说,与前面甄宓的贤德,后来甄宓三让皇后之位的记载,只有《魏史》才对得上逻辑。

在《魏史》中,甄宓有闺中宰相的美誉,是情商智商双高的仁慈之人。而这也能对应后来,为何甄宓要三拒后位。因为汉献帝将两个女儿都献给了曹丕为妃,为了曹魏政权的稳固,这个后位,甄宓不能要。

甄宓是完全出于对曹丕的着想,怎么可能会对曹丕有怨言才被处死。疑点也在这里发生,当时,曹丕在许昌称帝,甄宓还在邺城,同年就有传甄宓被曹丕下令赐死。莫说许昌与邺城相隔甚远,就说曹丕后悔下召追回,两地的距离,就非常不合理。

在《魏史》的记载中,甄宓是在曹丕称帝的同年,病逝于邺城。而后世《资治通鉴》又以曹叡的出身做文章。

种种迹象,都让人怀疑,曹叡是袁熙的遗腹子,曹丕赐死甄宓,是出于曹叡。这种强行逻辑,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只因为,曹丕后来传位的是曹叡。

在关于甄宓的记载上,可信度最高的是《魏史》。由始至终,《魏史》都记载了甄宓的聪明贤德,以及曹丕甄宓两夫妻之间莫名的恩爱,前后逻辑也能讲得通。

至于如《资治通鉴》等后世人记载的历史,强行逻辑的地方太多了,根本讲不通,一个人的性情,前后变化为何会如此之大。

若从《魏史》来讲,曹丕是真心爱着甄宓的。无论是邺城之战,不顾世子之争也要找到甄宓,还是曹叡身份谜团,曹丕也要让曹叡继位,都说明了曹丕对甄宓的爱。

至于曹丕赐死甄宓的说法,逻辑根本讲不通。赐死的原因是因为甄宓有怨言,但一个在许都,一个在邺城,怨言哪能传那么远。于此相较,《魏史》说甄宓病逝,曹丕痛哭流涕,追赐后玺的说法,要更加可靠。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功臣,其中,封爵者36人(不包括死后追封的功臣)。之后,随着明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持续,朱元璋在长

  •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元平元年继位。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宣帝一生英武,他治下的汉朝,成为西汉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可是,他却没能选好太子。他的太子刘奭上台后,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魄力不够,无法驾驭群臣,造成朝中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之间激烈争斗。最终,

  • 正史中张郃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张郃,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军时,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率兵追击,张郃劝谏说,不能追,但是,司马懿不听,张郃无奈,只能执行命令。最终,遇到诸葛亮埋伏,中箭战死。张郃之死,能避开吗?张郃为何不放缓

  •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

  • 刘备说过马谡不可重用 诸葛亮为何还要重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为何会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之所以重用马谡,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马谡在早期表现出来的才能,也跟马谡和诸葛亮是老乡并兼是襄阳当地名士有关系。我是长史如歌,我用心聆听岁月里流淌的旋律,以文章再现历史中跳动的音

  •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

  • 纵观吕夷简的一生,他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保证了北宋的社会

  •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熟读兵法,计策超群,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既然萧何前期帮了他,后面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

  •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

  •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襄樊战场跟曹魏死磕的时候,后背却被东吴捅了刀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白衣渡江”,随后,关羽一败涂地,不久被东吴军队擒杀。综合史料来看,杀死关羽这个指令,是由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做出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