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国古代帝王身上的“龙袍”是怎么演变的

我国古代帝王身上的“龙袍”是怎么演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 更新时间:2023/12/18 1:27:32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龙数一般为9条: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物中就有用缂丝制成的龙袍。因龙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龙袍最霸气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也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等许多方面,也对龙袍开始进行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认为“秦客周,水客火”,所以秦朝使用黑色为主色调。而汉高祖刘邦继续沿用黑色主色调。汉朝而到了汉文帝刘恒时,也是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汉客秦,土客水”,所以开始使用黄色为主色调。经过四百年的汉朝历史,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没落,但是龙袍的黄色主色调却得以保留,所以汉朝之后的皇帝一直都是使用黄色作为龙袍的主色调。宋仁宗时还规定,普通人的衣服不许以黄袍为底。从此以后,黄袍不仅成为皇帝所独有,就连黄色也成为了皇帝的专用色。但后来的宋朝执政者更爱红色,只有常服才穿黄色。到了元朝,皇帝们流行穿缠身大龙纹的龙袍。在《元世祖出猎图》中就可以看出,元世祖外穿银鼠白裘,内穿大红色袍,胸前可以看到金色缠身大龙的龙头,衣摆上可以看到以行龙构成的膝。明朝从明朝开始是龙袍的分水岭,龙袍开始用料更加的精致,龙袍内容也更加丰富,工艺更加精湛。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清朝清代皇帝服饰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清朝皇帝在穿龙袍时,必须戴朝服冠,束朝服带并且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以用金黄,杏黄这些色,龙袍通身绣有九条正龙,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另外四条行龙在绣在衣襟,裙摆等部位,最后一条龙绣在里面的衣襟上,只有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这是历史上龙袍最巅峰的时候,细节更加的丰富,龙袍十分的精美。

皇帝龙袍有几条龙

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上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龙袍属吉服的一种,明黄色,袍上绣有九条金龙图纹,故得此名。但为什么龙袍上绣有九条龙呢?古人称帝位为“九五之尊”。在《易经乾卦九五》记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为阳数,易经中以表示;五为卦象中自下而上的第五个爻位。又孔颖达正义:“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来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龙袍上的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如此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九五之尊之意。不过算算,这样前后才只有八条龙,另一条龙呢?原来这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除非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的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正好符合九五之数。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弯曲的许多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蕴含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着“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龙袍上的图纹主要是龙纹,还有凤纹、富贵牡丹纹、八宝纹等,在龙纹间也绣有五彩云纹、红色蝙蝠纹、十二章纹等象征祥瑞的图纹。当然这些图纹也都富有深意,五彩云纹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陪衬作用和象征吉祥;红色蝙蝠纹就是红蝠,取其谐音“洪福”,也是龙袍上不可或缺的装饰纹样。龙袍是古代帝专属的服饰,绣在龙袍上的图纹及其位置都有规定,甚至有的图纹或颜色只有帝王的服饰才可以使用,因为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第一个皇帝肯定是秦始皇赵正(姓嬴氏赵名正)了,他第一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2、第一朝代如果奴隶社会算得话,应该是夏朝,建立者传说是禹,但是夏朝是否存在是历史学界的一个争论,因为秦汉以前的史书都被项羽烧了(秦始皇并没有烧完,都留了孤本,项羽一把火把孤本烧完了),夏朝的历史只能在司马迁的史记等极少数

  • 为何历史上大理国没有被两宋灭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国。公元1254年,被元灭。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面积相当于今天云南省的2.9倍。那么大理为什么能在强国林立的两宋时期存活这么久的时间呢?历史上,大理这个地区其实一直都

  • 明朝历代皇帝和他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骢明穆宗朱载后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参考资料: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一、太祖元璋,洪武,

  • 历史上的段誉是个什么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入语:段誉作为《天龙八部》中三位主角之一,单纯而重义的形象广为人知,结局的时候他还当上了大理国的皇帝。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号人吗?一、历史上的原型段誉是金庸先生根据宋朝时期大理国皇帝段正严编造的人物,段正严也叫段和誉,他的生父是大理国皇帝段正淳,并非《天龙八部》中的段延庆,此段正淳也不像小说中那样

  •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前都加个“孝”字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汉朝皇室宣传以“孝”治天下,目的当然是靠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以“仁孝”为宣传主线的封建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系统(成熟),统治者认为在家里子女无条件地“孝”于父母,走入社会后自然无条件地“孝忠”于统治者,汉朝没有科举,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荐人才做官叫“举孝廉”。当然,汉初孝

  • 大理段氏皇帝出家避位为僧,最早是从枯荣大师开始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理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他们崇尚佛教,所以皇帝常常跑去做和尚。我们比较熟悉的段正明(保定帝,段誉伯父)、段正淳、段正严(段誉原型)全都出家做了和尚。很难想象,段氏家族到底跟佛教有多么深厚的缘分。那么小说里的枯荣大师,是否也是段氏皇帝呢?小说里并没有交代清楚,不过他是段家皇室子孙这是可以肯定的。

  • 唐朝历代皇帝谁最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不好回答。唐太宗是唐朝盛世的奠基者,他为唐朝的盛世开辟了一条道路。武则天则是继承了唐太宗的政策,继续将唐朝推向繁荣的顶峰唐玄宗在贤臣的辅佐下,终将唐朝发展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唐太宗抢了他哥哥的帝位,信奉道教,喜欢吃丹药,所以死得早。武则天篡权,杀了很多李氏的人。唐玄宗溺爱杨玉环,终将唐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末代皇帝一般子嗣较少或无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有种可能1.结婚过早2惊吓导致3.基因问题4没精力,比如崇祯,很勤政王朝末落都是有各种表象,其中包括人丁单薄。人丁兴旺,这个王朝又怎会没落。这个与宫廷内部争风呷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也有很直接关,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王朝更替是它本身已经腐朽不堪,外部势力往往只是摧毁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夏桀,商纣,西

  • 大明16帝完整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十六帝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父母为他取名叫朱重八。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讨过饭。24岁时开始造反。历经无数的磨难和痛苦,他从千军万马中奔驰而出,从尸山血海里站立起来。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宣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