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7年,通海(云南玉溪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白族)联合洱海的贵族消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1253年元朝军队攻灭大理国。
大理国的版图不仅仅是现在的云南地方,鼎盛时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和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北宋时期的大理国地图)
大理国用什么文字?
大理国建国大理的统治者积极推行汉文化,使用的当然是汉字了。大理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白族、苗族、瑶族居多,大理皇帝是汉化比较高的家族。
大理国的国祚有316年,随着建国时间越来越长,大理国也想通过汉字创立自己的文字,他们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bo)文(也称为方块白字、白文),不过现在已经失传,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掘文化。(文汉字对照图)
大理国上层统治者为白族,白族借用汉字记白语、读白语音、解释白语义的文字。这种方法由来已久,可追溯至宋、唐之前。为表示白语读音,对所借用的汉字或稍增减偏旁,或多点少划,或在字旁加圈点,表示不是汉字的意思。学习英语不好记住读音时,用汉字的读音标识,汉字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读音而已。(大理国白文字瓦图)
如果说大理国用什么文字的话,应该是汉字和白文的双语共同存在,汉字用的多一些。
《天龙八部》中段誉怎么说汉语?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中原行走,使用的当然是汉语和汉字,不然随时需要翻译人员的。不过这也反应了一个历史事实,大理国的皇族和统治阶层非常熟悉并掌握了汉语和汉字。
段誉的原型应该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他的父亲是段正淳(大理第十五位皇帝),段正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段和誉,金庸先生把中间那个“和”字去掉了就成了段誉了。(段誉剧照)
大理国全国信仰佛教,将儒家和佛教融合在一起治理国家,很多皇帝禅让皇帝位置给下一任皇帝,自己出家为僧。段正严65岁时出家为僧,活了94岁。
大理国,创建于937年,对应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包括今云南、四川贵州西南部、缅甸老挝越南北部,国姓段。
而南诏国(738~902年),是先于大理国的国家,建立于唐玄宗时期,这一点要有所区分。
现代的大理,多指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生活白族较多,范围要远小于大理国。如今的大理已是旅游胜地,苍山洱海风花雪月令人流连忘返,美丽的白族女孩被称作“金花”,日常用语文字也是以汉语、汉字为主。那么在大理国时期,与南宋划疆而治,有没有自己的文字呢?
大理国文字瓦读音同“伯”,是古时对西南各民族的统称。而文(白文)因为历史的变迁,已经基本失传,只是于古代典籍中有过记载,直到1930年代,通过考古才证实了古文的存在。
1938到1940年,在苍山洱海大理国故地,出土二百多片字瓦,距今1300多年,对应“南诏国”时期,这对白族具有自己的文字是有力的证明。
到了1953年,随着考古挖掘的不断深入,在大理国故地发现大量有字残瓦,大多属于南诏国时期,个别属大理国时期。由此推断,文盛行于南诏国时期,到了大理国时期,文使用的普遍性应有所降低。
大理文的记录形式1.记号类。多为简单的线条符号。
2.自创文字类。多为在汉字基础上,增减笔画而成。
3.汉字人名。
4.汉字记文。虽与汉字一样,但所含意思无法套用汉字解释,而是代表其他的含义。
因为出土的文字瓦残缺不全,而且文虽是利用汉字增减笔画而成,也无法单纯使用汉字来推断音意。而现代白族语言和古时已经大有不同,也难以根据现代白语加以解释。因此,这也给古代文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等待去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