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第四个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全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第五个皇帝雍正,名胤,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全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第六个皇帝乾隆,名弦,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全称: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第七个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第八个皇帝道光,名绵,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全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第九个皇帝咸丰,名奕,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全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第十个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全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名载,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第十二个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
古代皇帝的谥号是怎么取的
有本专门介绍谥号的书……叫啥《逸周书谥法》。皇帝死了,其后代根据他生平起谥号,亡国之君一般是恶谥,开国之君,和开疆拓土的守成之君一般用美谥,既没亡国也没开国,又没什么作为的一般是平谥……谥号都是从书里出来的,书里说这个字好,就好,说上说不好,就不好。一般情况下,会由内阁(内阁之前估计也是宰相)来整理谥号……以前谥号只是为了形容这个人一生的丰功伟业,到了后期……咳咳~~就变成炫耀了……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国号
帝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康熙谥号:仁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国号:清
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的谥号、尊号是什么
刘秀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一般称刘秀为汉光武帝。年号主要是建武。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简称文皇帝,庙号太宗,年号贞观,一般称李世民为唐太宗,又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简称高皇帝,庙号太祖,年号洪武,一般成朱元璋为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