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龙袍,又称龙衮,是皇上的朝服,袍服上绣有龙形图案而得名。各朝颜色,材质也不同,比如秦时尚黑,所以龙袍就是黑色,汉朝尚红,龙袍就是红色,隋文帝期间,采用蚕丝中最好的辑里湖丝作为龙袍。李渊建立唐朝后,规定黄色为王室的专用色,臣下不可僭越。从此,中国历代的龙袍才变为了黄色,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也被老百姓称为黄袍。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五爪金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两条,还有一条绣在衣襟上面。纹在衣襟上,无论从前边还是后边看,龙袍上都有五条龙,取“九五之尊”的意思。也有特别,比如万历皇帝龙袍就是“十二条金龙”龙袍。
就用清代皇帝的服饰来说吧,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龙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帝王们穿着的龙袍,在现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敬畏与神秘的感觉,电视剧常用这手法。
龙袍不清洗?其实大家都被电视剧给带入了误区。首先,皇帝并不是每天都在穿礼服。他们一般是在参加重大仪式时才拿出来穿一下,如登基、祭祀,过寿、太子大婚,出征等场合。在皇帝穿完后便会有专人看管整理。一年也穿不了几次,所以也脏不到哪里去。
皇帝平时穿便服,便服也叫常服,皇帝一年四季有很多的套。在平时会见大臣或者和妃子相处时,他穿的都是常服。那些衣服虽然也比较昂贵,但比起龙袍价值来,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儿。皇帝即使天天换一件新的,国家也是能换得起的。这是大多数会用熏香代替洗涤。其实根本轮不到洗,有些皇帝一件衣服就穿一次,一天换几套。比如武则天,一个时辰换一套衣服。当然,有些相对比较节俭的皇帝还是乐意穿旧衣的,比如汉景帝,隋文帝,道光帝。
皇帝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衣服自然也是最讲究、奢侈的。龙袍有单独的制造局专门制作,所以在美观、保暖、透风、清凉上面做很多研究。龙袍一般都是用金丝线编织,具有散热功能;皇帝身边还有专门侍女用扇子扇风;在最热的时候,皇帝会给自己放假,不上早朝,去避暑山庄处理政务。
龙袍非常的珍贵,它的最终宿命是因为更新换代而被舍弃,所以不会容许因清洗而被破坏。龙袍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金丝线、缉米珠、织金、妆花、孔雀羽、缂丝等,这些材料都是非常珍贵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的繁琐,要经过几千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龙袍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龙袍是不能水洗的。
龙袍分三季,夏季的龙袍具有透风、散热功能,皇帝无论去哪里都有大阵仗,随行会有侍女扇风,所以不怎么容易出汗。即使留下一些汗,皇帝饮食偏清淡,没有高轻度的劳作,留在龙袍上的汗就不会有很大的味道,再加上衣服材料好,只要在透风的房间吹吹就好。龙袍有单独的房间,用大衣架撑开摆放。
龙袍一般是在皇帝上早朝是使用,其余时间都是以便服为主。到了夏季最炎热的时候,皇帝就会选择去避暑山庄避暑,此时就不需要再穿龙袍,也就避开了龙袍最易被流上汗的时间段,因此也就不需要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