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都是统一的,但性质不同。
周是分封制,各行其事。有些中央鞭长莫及,很难达到管理效果,并自然的慢慢便分裂。
而秦为中央集权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一切都在中央的统一管辖下,所有号令由中央下达下边严格执行就可以。这种集权制不单是指国家的统一,更能体现人的思想、文化方方面面的统一。秦的大一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在历史中得到完好的印正。
周是分封制的大一统;秦是郡县制的大一统。钱穆
中国历史到西周才有了文化上的大一统。
钱穆《周公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史,自西周以下,可谓有封建之一统。…严格言之,自周以前,夏殷两代,其时则旧时民族之分立,一循自然之演进,多受地域之限制,在实际上固未尝有所谓一统制度之创立,与一统政治之存在。有之,则必自周公始。此实周公在中国古史演进中一绝大贡献也。
钱穆先生讲得很清楚,周朝是分封制的大一统。钱穆先生说的当然没有错,我个人以为西周是分封制的大一统,其本质是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这就是周礼宗法、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上的统一。周灭商,周人树立了人文的民本思想,政治上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就是用周文化教化天下,使全国华夏化,这就是“以夏变夷”。中华民族是文化认同,而不是民族认同,原因正在于此。这一思想文化被孔孟等继承,发展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其中,儒学成为后世显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统治中国几千年,所以有学者称,周文化就是“文化中国”。
周人的这些思想文化,在周之前还没有被系统创立,特别是宗法、民本、德治思想。夏只见于后世文献,模糊不清。殷商遵神信鬼,迷信天命,不恤民命,祭祀大量用人牲,甚至础柱下也用人祭,还残忍到吃人。其实就是原始宗教国家(部落)。
所以,中国的大一统始于西周,西周第一次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秦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大一统。
其实,国家的大一统,既是国家版图的统一;也是思想文化上的统一,而且是最重要的统一。
我国历史上以周为国号朝代的政权有哪些?
以周为国号的朝代和政权,一般认为有下面几个。
西周,始于武王灭商,一般认为终于公元前771年犬戎之祸。
东周,是西周的直接延续,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终于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但周平王实际上在东迁时已继位一年多,这一年多究竟算西周还是东周,史无定论。
北周,始于557年宇文觉称周天王,止于581年杨坚(隋文帝)禅代。
武周,始于690年武则天逼迫儿子睿宗让位,止于705年“神龙鼎革”武则天被迫让位给儿子中宗。
后周,始于951年郭威“黄袍加身”,止于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
吴周,始于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止于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
如果实际存在的政权都算,则西周武王之前,至迟在古公父(周武王曾祖父)时已经称“周”,算作“政权”并无问题;西周建国后实行分封制,所封诸侯国一般也被看作“政权”,叫“周”的诸侯先后有西周的“周”(首封为周公旦次子周平公姬君陈,因为后世演变为周王室的辅弼,世系时隐时现),东周时的“西周国”(始于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将弟弟姬揭封为西周公,终于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时将西周公降为“家人”)和“东周国”(始于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两子争位,幼子姬根在巩自立并得到周王室承认,称东周公,止于公元前249年秦使吕不韦带兵灭东周国,东周国灭亡在周朝灭亡之后7年),此外,吴三桂虽然直到公元1678年才称皇帝,但1673年起兵,1674年正月初一称周王,他的“周政权”比称帝要早四年多。
在我国历史上以周为国号朝代有:西周(前1046~前771),西周武王(姬发)建立,首都镐京(今西安)东周(前770~前256),东周平王(姬宜臼)建立,首都洛邑(今洛阳)北周(557~581),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建立,首都长安(今西安)武周(690~704),武则天建立,首都洛阳后周(951~960),后周太祖(郭威)建立,首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