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确定自己是N种人后,自然会知道黄帝是黄或白了!
现在就是有不少人喜欢给白种人当孙子,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说《红岩》里说有个女记者狠自己是黑眼珠,想办法要把黑眼珠用药水染成兰眼珠,结果差点儿把眼睛给弄瞎了!而现在有些人又因为白种人没说过中医是科学的,于是他们就拼命地反中医、黑中医!喜欢给白种当孙子,就想法弄点钱去移民海外去吧,在头条上一直叫喊,头条也给你办不了绿卡!
万历皇帝身高?
万历皇帝的身高1.705米。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出土的万历皇帝骨骼做了检测,结果证明万历去世时骨骼长为164。而人类在30岁前后身高处于峰值,之后会逐渐微缩。
按照骨骼推算身高的方法,应该在骨骼身高的基础上加上0.05米的软组织厚度,即1.64+0.05=1.69米;而人30岁以后的身高每年降低约0.6毫米(身高自然降低和驼背致使身高降低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的),每20年降低1.2厘米,所以58岁去世的万历皇帝身高至少降低了1.5厘米,即1.69+0.015=1.705米。
通过骨骼推测身高的方法,我们每个环节都运用了最保守的数字来进行测算,所得出的结论是:万历皇帝30岁时的最低身高约为1.70米,这和衣袍推测身高的结论是基本相符的,这个结论应该说是合理可靠的。
为什么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目测乾隆皇帝的身高为一米六?
历史不好去评判,不过乾隆确实不是很高。据正史史料记载:乾隆身上有81.25%的满族血统,6.25%的蒙古族系统,12.5%的汉族血统。描写他的长相是隆准颀身。就是高鼻梁,大高个儿。其实那都是有点儿美化他,事实上乾隆的身材并不高大。
乾隆晚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访清朝,回忆录中说他目测乾隆身高是五英尺二英寸,算成今天的公制大概是一米六左右。我们知道,人到老年,身材会有点儿缩水。那么年轻的时候乾隆有多高呢?现在故宫保留着一件乾隆穿过的朝袍。根据朝袍的长度,我们大致推测乾隆的身高应该是一米六六。
史料称秦始皇身高1米6,还有鸡胸,长相怪异,真是如此吗?
《太平御览》皇王部中,有一条记载。《河图》曰: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虎口,日角,大目,隆准,是说赢政相貌雍容轩昂,是古代相书中典型的帝王之相。长八尺六寸,是说他的身高,这个八尺六寸是个什么概念呢?
据《秦史稿》记载,秦制一尺合23.1厘米计算,这么算来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还多。如果此处记载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是一个矫健魁伟的大男子。当然,《太平御览》这书是北宋李等人编纂的,据那个时候也已经一千多年了,其真实性也不见得有多高。
看看另一个离得比较近的人怎么说的,他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距秦始皇大约一百年的时间,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受到赢政重用的尉缭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
这一段对秦始皇相貌的描述显然不同于《太平御览》,不仅人不帅了,而且还有诸多毛病。我们关心的是他的身高,但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秦始皇有软骨病,软骨病就是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这种病常伴随这O型、X型腿的出现。腰身佝偻,腿脚弯曲,一般来说不是十分矫健魁伟的大男子,身高也不会赶超姚明。
以前看高阳写的《荆轲》,里面对秦始皇的描述就是按史记来的,把秦始皇描写的很猥琐,以至于连剑都拔不出。而翦伯赞先生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他说,(秦始皇)并不如后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长着一幅严肃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遗传,他应该是一位英俊漂亮的青年。这段话有道理,却也不能全信,不是还有说法认为秦始皇并非异人的亲生子么?还有清华大学工艺美院杜老师说过,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属西北人,应是典型的西北大汉,高大魁梧,相貌堂堂。这个还算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不过也不能断定西北大汉个子高,秦始皇就高,小日本儿个子不高,但里面不也有几头高个子么?
我们再看看兵马俑,兵马俑据说是按照1:1的比例制作的,当时秦人比现代人要高,战俑当中最矮的一个身高也达1.79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始皇应不是十分猥琐的形象,怎么着吃好的穿好的,缺乏点维生素也不至于个子太低。
说到这里,我们暂时可以按照概率给秦始皇的身高划定一个范围,1.79米-1.98米,大体我认为是在这个区间,至于发生小概率事件,那就认倒霉吧。
还有一个可以用得上的线索,就是荆轲刺秦王的那段描写。《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这一段很惊险,荆轲作为神勇的刺客,比不上盖聂的话,也起码不至于太瘦小,而秦始皇绕着柱子跑,没被他赶上,一般的短腿恐怕会有些困难,秦王之威能吓得杀人犯秦舞阳变脸,怕也不是猥琐小生所能做到的。但这里有一个疑问,秦始皇身高到了哪一个层次?为什么拔剑若干次都未遂?
从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秦剑,虽然是青铜剑,却不同于普通的青铜剑,普通的青铜剑剑身一般不会超过60厘米,太长的话极易折断。而秦剑采用了最佳的铜锡配比,使得青铜剑可长达91厘米以上,这就不难想像秦始皇为什么紧急之中拔不出剑来。
人张开双臂两手尖之间的距离与身高基本上一这样的,手臂:身高大约是1:1,男女一样,童叟无欺(当然,个别人除外)。我试了试,将剑跨在腰间,挂绳一般在剑鞘中上部,拔剑时手臂是弯曲的,算上剑鞘前端的那段长度,1.77米的个子也就能拔出六十五厘米左右的剑身。我量了量,秦剑的剑身和剑柄之比大约是3.3:1,这样剑身也就大约长70多厘米,秦始皇拔不出剑来,身高不会超过1.90,最多不到1.85米。我们按1.77+(70-65)=1.82来算,秦始皇身高大概就是1.82米了。加上一个限定词,1.82米左右。
另外,据小道消息称,虽然尚未开掘的秦王墓,但现代的科技已经可以通过遗骸测量出秦王的身高了,那就是1.82米,差不多嘛~真希望不是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