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十帝?

北宋十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19 更新时间:2024/3/6 1:02:39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赵顼,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最全帝王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公元前221年),至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12年,共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别是61年和60年,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89岁,其次是武则天82岁,最短的是金末的一个从即位至被杀,不到半天!大秦

  • 清朝历代皇帝的排列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琰、爱新觉罗宁、爱新觉罗奕、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爱新觉罗溥仪。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二帝,享国276年。161

  • 来说一说武侠剧《天龙八部》讲了个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天龙八部》,是华夏文明中的经典名相。如果放在“文明”的角度里阅读这四个字,读者必须让《天龙八部》这四个字,展示出文字的日月光辉后,才能真正的明白这四个字背后的故事。其实,《天龙八部》真正的故事,是告诉人们用自己的空性,在虚空中成就一个显示屏,只有做到了这点,《天龙八部》才能展现出如来的诸相慧相和人

  •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2个!①汉高祖刘邦②汉惠帝刘盈③汉文帝刘恒④汉景帝刘启⑤汉武帝刘彻⑥汉昭帝刘弗陵⑦汉宣帝刘询⑻汉元帝刘⑼汉成帝刘骜⑽汉哀帝刘欣⑾汉平帝刘⑿更始帝刘玄不副实际!我就知道.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伟大的政治皇帝汉武大帝刘彻,以及更始帝刘玄,接着他的光武刘秀,后来还有一些什么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献帝刘协的.

  • 南诏国是如何被大理国取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南诏国并不是被大理国取代的,他俩中间隔了三个国家,分别是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南诏国就是被大长和国取而代之的。南诏国【738-902】云南洱海地区居住的乌蛮有六大部落,称为六诏,分别是蒙舍诏、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其中最南的就是蒙舍诏【南诏】,偏南一点的是蒙诏,东边的是越析诏,

  • 辽国历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辽朝皇帝列表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时间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庙号:太祖。谥号: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2.辽太宗耶律德光尧骨,在位时间927年-947年(在位20年)。陵墓:怀陵。3.辽世宗耶律阮兀欲,在位时间947年-951年,庙号:世宗。谥号:孝和庄宪皇帝,年号:田禄。4.辽穆宗耶

  • 清朝所以皇帝的名字及年号?【恩差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崇德元年爱新觉罗福临(顺治):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康熙元年爱新觉罗胤(雍正):雍正元年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乾隆元年爱新觉罗琰(嘉庆):嘉庆元年爱新觉罗宁(道光):道光元年爱新觉罗奕(咸丰):咸丰元年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同治元年爱新觉罗载(光绪):光绪元年爱新觉

  • 西汉时代最著名的皇帝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汉族,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

  • 历任清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在位时间1616年-1626年。2.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在位时间1626年-1643年。3.清世祖福临(顺治),在位时间1644年-1661年。4.清圣祖玄烨(康熙),在位时间1661年-1722年。5.清世宗胤(雍正),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6.清高宗弘历(

  • 大理南诏国的王陵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南诏国王死后,实行的是一种“金瓶藏耳”的独特葬俗。把双耳取下来,遗体其他部分用火焚化用土掩埋。双耳经过特殊处理放进黄金做的瓶子里保存,金瓶外套上精美的白银盒子,供奉在非常隐蔽的特别房间,一年四时八节都要请出金瓶举行祭典。因为南诏国是这种葬俗,所以至今不显山不露水,令人无处可寻。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