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从秦始皇嬴政开始到清废帝溥仪。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一共有帝王559位(包括在位半天金朝的完颜承麟)。有英明神武之辈,也是昏庸无能之辈,既有文治武功的皇帝,也有一无是处的皇帝。如果把所有的皇帝进行一个评比的话,挑选出二十位“杰出”皇帝。在清水哥看来应该下面这些皇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政,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封建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皇帝,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13岁登基。在位37年。无论怎样评价评价秦始皇的功绩都不为过。他基本上奠定了华夏封建的政治基础。李白评价秦始皇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刘彻,西汉第5位皇帝(不含前后少帝)。15岁登基,在位54年。如果说秦始皇是奠定了封建的基础的话,汉武帝则是彻底将其夯实。确立了封建时代的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开疆扩土。使得西汉军事达到全盛时期。清代史学大家赵翼评价汉武帝是: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汉宣帝(前91年前48年),刘询。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17岁登基,在位26年。这个挑选也许比较冷门,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汉在宣帝的手里达到了他的全盛时期。这个出生于牢房的皇帝。是具有平民思想的皇帝。彻底铲除匈奴,为政宽容。将西域纳入版图。史学大家吕思勉评价汉宣帝是:宣帝是个旧劳于外的人,颇知道民生疾苦。
唐太宗(598年-649年)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篡位登基。28岁登基。在位23年,李世民属于少数的既能打天下,也能治天下的皇帝。正是由于得位不正,促使李世民不得不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给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正式由于李世民的治理使得唐朝成为华夏时代的巅峰。著名学者李敖评价李世民是:唐太宗是历史上最有‘奇情’气质的英雄人物,柔情侠骨,一应俱全。
武则天(624年-705年)武,封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66岁登基,在位15年,如果从临朝听政开始。则是在位40余年。历史评价武则天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综合来看,武则天字在位时期农桑发达,完善科举。大将门阀政治,提高寒门待遇,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太祖(927年-976年)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33岁政变登基,在位16年。赵匡胤在位期间最大特点是以文治世。消除了武将当政的局面。重视经济发展,使得北宋成为封建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时期,而且自宋以后再也没有兵变篡位的局面出现,这有赖于赵匡胤制定的制度。北宋无权臣,外戚,宦官当政。也说明了北宋的政局的稳定。史学名家黄仁宇评价赵匡胤是:作为皇帝他在各代帝王之中可算是最能说实话的一位,也算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物。
明太祖(1328年-1398年)朱元璋,字国瑞。大明开国皇帝。40岁登基,在位30年。朱元璋华夏历史出身最低的皇帝,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极大提高了中央集权,废除宰相制度。以前的封建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弱地方,提高中央权力。虽然朱元璋施法严酷。但对于普通平民则十分宽厚。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朱元璋是:盖明祖之性,实帝王,豪杰,盗贼兼而且也。
其他可以评选上的十三位皇帝应该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后周柴荣,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清圣祖康熙,清世宗胤。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按照综合实力,历代的皇帝们也应该有个排名,既然是前二十位,那就不分先后了,按照年代顺序排列。非统一王朝的皇帝就不统计在内了。
1.秦始皇嬴政。
主要功绩:结束诸侯纷乱局面,天下一统,创立了“皇帝”制度。南平百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世界帝王排名前三位,中国皇帝第一帝,后代皇帝无出其右。
2.汉高祖刘邦。
主要功绩:结束以法治国的清朝,建立汉朝,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刘邦像)
3、4.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主要功绩:面对汉初民生凋敝的现在,采取道家黄老之学治国,国家对农民减负,与民休息,为汉王朝的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史称“文景之治”。
5.汉武帝刘彻。
主要功绩: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打通丝绸之路,展开对外交流的大幕。
6.汉宣帝刘询。
主要功绩:降服匈奴,打败西羌,设西域都护府,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归汉朝中央管辖。对待内部民生问题上设立“常平仓”储备粮食,调节粮食价格,赈济受灾民众。
7.汉光武帝刘秀。
主要功绩:推翻王莽的“新朝”,镇压农民起义,国家再度统一,开创了“光武中兴”。
8.隋文帝杨坚。
主要功绩:结束国家南北分裂状态,统一国家;创立科举制度,平民通过科举也可以做官;创三省六部制,一直延续这一制度到清朝;开创了“开皇之治”。(杨坚像)
9.唐太宗李世民。
主要功绩:参与唐朝统一战争中的主要战争;精简政府机构,减轻人民负担,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想)
10.11..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
主要功绩:消灭高句丽、西突厥,唐朝国土达到鼎盛,武则天开创“武周”政权。夫妻二人不遗余力的打击“门阀士族”阶层,扩大统治基础。(武则天像)
12.唐玄宗李隆基。
主要功绩:重新振兴唐王朝,国力鼎盛,传“开元之治”。(李隆基像)
13.宋太祖赵匡胤。
主要功绩: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赵匡胤像)
14.元太祖成吉思汗。
主要功绩:消灭北方的金国、西夏,建立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像)
15.元世祖忽必烈。
主要功绩:消灭南宋政权,完成南北统一,开掘大运河,疏通水路南北交通。(忽必烈像)
16.明太祖朱元璋。
主要功绩:自南而北,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建立大明朝。
17.明成祖朱棣。
主要功绩:迁都北京,开疆拓土,南占领安南(越南北部),攻打蒙古到漠北,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开创“海上贸易”之路。
18.康熙皇帝。
主要功绩:平定吴三桂为首的三番之乱,收回台湾,驱逐沙俄,开疆拓土,发展国内经济。(康熙像)
19.雍正皇帝。
主要功绩: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西藏回归中央政府管辖,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改土归流”,对内实行摊丁入亩,政府为民生进行改革,官员“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像)
20.乾隆皇帝。
主要功绩:维持社会稳定,继续推行“摊丁入亩”;捍卫西藏的国土安全;将新疆等地纳入国土范围;保护了台湾的统一。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开创“康雍乾盛世”(也称康乾盛世,似乎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