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它是某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朱元璋即称明太祖,又称洪武皇帝,“洪武”就是他做皇帝时期的总的年代标志,也就是他的年号。
年号的起源?起源于汉代。在这以前,一个帝王,不论在位时间多久,统称某王某帝某年。如周武王元年、二年、三年……。
我国历史上由汉武帝刘彻开创了纪元的先例,如他即位的那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汉武帝以后至清末溥仪皇帝的宣统为止,年号一直延续不绝,不管是正统王朝,还是偏安王朝、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只要有国号,便会有年号。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有年号?新皇帝登位后的第一桩大事建元改号,以示与民更始。古代的年号名称繁多,但不外是粉饰太平,显示皇权的神圣性或希望国泰民安的意思。
汉武帝在位改了不少年号,有好几个与所谓“祥瑞之兆”有关,如“元狩”这一年号,是因为打猎获得了一头“一角而足有五蹄”的怪兽,于是臣下便向皇帝拍马屁说:“这是‘上天报享’赐给陛下的麒麟,应当庆贺。”遂定该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
同样,“元鼎”的年号也是因为得了宝鼎之故。这种以“祥瑞”定年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
如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即帝位,时夏口、武昌有人报黄龙出现,遂定该年为“黄龙”元年。有的年号,则因国家发生了某些大事而改的,如公元前69年,因发生地震出崩等事,汉宣帝乃改元日地节,欲令地得其节”。汉武帝始封泰山被认为是一件重大事件,故改元“元封”。
一个皇帝可以有多少年号呢?礼制上没有规定,可多可少。
有的只有一个年号,有的有几个以至十几个年号,也有几个皇帝共用一个年号的,有个别的皇帝根本就没有年号。汉武帝在位54年,用了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15年,用了14个年号,后周从太祖开始使用“显德”年号起,世宗,恭帝也都照用不变。到了明清两朝,除了个别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他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都只有一个年号。清圣祖和清高宗在位分别为61年和60年,是中国在位最长的两个皇帝,他们都只有一个年号,就是康熙和乾隆年号。
总的来讲,宋以前一帝多年号情况普遍,因此,对明朝以前的皇帝,因为年号太多,无法以年号称呼,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而明以后的皇帝,就常常用年号称呼了。如洪武帝、嘉靖帝、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宣统帝等。
年号的用字几乎都是两个,少数的用3、4个字,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道天”,最长的有6个字,是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和惠宗的“天赐礼盛国庆”。
结语年号是封建王朝的名号,故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我国历史上用过的年号,多达七百多个。
元朝历代皇帝的年号?
元(1279~1368)
帝王:太祖(铁木真)在位时间:1206~1227
帝王:监国(拖雷)在位时间:1228
帝王:太宗(窝阔台)在位时间:1229~1241
帝王:定宗(贵由)在位时间:1241~1246
帝王:宪宗(蒙哥)在位时间:1251~1259
帝王:世祖(忽必烈)在位时间:1260~1294年号:中统、至元
帝王:成宗(铁穆耳)在位时间:1294~1307年号:元贞、大德
帝王:武宗(海山)在位时间:1308~1311年号:至大
帝王:仁宗在位时间:1311~1320年号:皇庆
帝王:英宗(硕德八剌)在位时间:1321~1323年号:延佑
帝王:泰定帝(也孙贴木儿)在位时间:1323~1328年号:至治
帝王:天顺帝(阿速吉八)在位时间:1328年号:泰定
帝王:文宗(图贴睦尔)在位时间:1328~1329年号:致和
帝王:明宗(和世剌)在位时间:1329~1332年号:天顺
帝王:宁宗(懿麟质班)在位时间:1332年号:天历
帝王:顺帝(妥欢贴睦尔)在位时间:1333~1368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