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皇帝,治国谁都不行,治民花样百出所谓治世能臣李鸿章左宗棠不过属于鹰犬爪牙奴才一流,对内穷凶极恶,对外悲躬屈膝,大反派蒋介石崇拜的曾国藩,一个救不了清朝一个保不住民国,因为自身是腐朽结局只有惨败。即使是自吹自擂的康乾盛世不过是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结果难逃被八联军用枪炮打破国门的命运。清朝历代皇帝在享受方面不遗余力个个不甘落后,慈禧那个老妇人临了狠狠坑了国家一把,如果说要证明不是坏人在变老或老人在变坏,慈禧老祸爷果真当仁不让,满清一人非其莫属。历史己经翻遍,人民记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案就是,祈祷不要让清朝的猪尾巴卷土重来就是。
清朝可称之为“治国有方”的皇帝,见仁见智,但我认为仅有两位,即“康熙”和“雍正”。清朝除了被追封的努尔哈赤和多尔衮之外,共有十一个正式登基的皇帝:皇太极(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雍正);弘历(乾隆);琰(嘉庆);宁(道光);奕(咸丰);载淳(同治);载(光绪);溥仪(宣统)。
史学界公认康乾盛世完结后,从嘉庆朝开始,清帝国开始走下坡路,之后的历任君主不仅未能力挽狂澜,甚至连止住颓势都成奢望,以至于昏招频出。在世界大格局骤变之时,未能审时度势,及时应变紧跟发展趋势,最终使得“晚清”二字成为当今失败政府和劣政治理的代名词。
1820年清极盛时期版图
玄烨(康熙)-帝国兴盛的根基如果说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帝国版图的缔造者。那么康熙就是清帝国兴盛的根基。
康熙帝在位62年,其中亲政长达56年。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他以儒学为治国至本,加速促成了满人的汉化,曾6次前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地进行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礼,极大的拉拢了江南的士大夫及明朝遗民的人心。
武功方面,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了台湾的明郑政权;另外还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
总体来说他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电视剧《康熙大帝》剧照
胤(雍正)-帝国延续的清道夫真要论对内治国有方,还得当属雍正帝。雍正帝虽只在位12年,但他的一系列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极大的弥补了康熙治下国库空虚的弊病,也为乾隆朝延续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施政方面,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武功方面也颇有建树,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还大败准葛尔部。
电视剧《雍正王朝》剧照
治国有方为什么没有乾隆?论武功,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完整囊括了新疆、西藏区域,版图面积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
政治方面,乾隆并无突出成就,后期吏治败坏、腐败不堪,致多地爆发起义。最为严重的是,和相对开明的雍正相比,乾隆采用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为后继者起了非常不好的表率!由此也拉大了和西方的全面差距,也为后续近代的诺干屈辱埋下了祸根。
电视剧《乾隆王朝》剧照
结语回顾康熙和雍正二帝,虽为满族统治者,但其好学且勤政,深刻认同中华文化,关心中下阶层的百姓,其文治武功当属中华历史帝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