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傲气的确无双,可是战绩也真的乏善可陈,最后一战倒是个人威风了几天,但丢了荆州,给整个蜀汉带来的损失又怎么算?
能被关羽放在眼中的,估计也就曹操、刘备之流了,反正刘备麾下之文臣武将,就没能让他正眼相看的。
1.其中,最令人不爽的就是老将黄忠。
黄忠随着刘备入益州,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定军山一役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功不可没。
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将黄忠封为后将军,关羽得到消息之后,竟然因为耻于与其为伍,而拒绝接受前将军之职。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老实说,关羽跟着刘备苦劳不少,功劳还真没多少,至少在攻取益州一战中,他的贡献微乎其微,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急于攻打襄阳和樊城吧!
只是结果……
2.关羽其实在开始的时候连诸葛亮都很看不上眼,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随着刘备何诸葛亮交流愈多,越发觉得诸葛亮是大才,于是关系日渐亲密,这就让关羽和张飞看不上眼了,动辄抱怨。
到底谁才是你的好兄弟?
刘备不得不拿出主公的架子,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二人这才没有话说。
不过,当时诸葛亮刚出山,一没名声,二没功劳,看不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倒也是情理之中,这只是反映出了关羽内心的倨傲,对不熟悉的人,无论别人本事如何,反正就是看不上!
但是,哪怕后来诸葛亮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可是关羽依旧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诸葛亮入川之时,曾叮嘱关羽荆州以联孙拒曹为主,以防守为要,结果如何,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也许他觉得自己的战略眼光比诸葛亮更高一筹吧。
3.马超
其实吧,马超这个人,很多人看不上,但是大多都是对他的德行看不上,妻儿老小都是因为自己反复无常这才被牵连死光光,这样的人能看上他的不会太多。
但是,在刘备刚夺取益州的时候,马超的确立了功劳,而且将马超封为平西将军,对刘备的基业是有极大意义的。
关羽却因此对马超也产生了不满,自己还是个荡寇将军呢,马超一个刚刚投降的降将,竟然还在自己之上,这如何能忍?
于是,关羽写信给诸葛亮,诸葛亮这才开导他:“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诸葛亮好好地夸了他一顿,说马超不过是与张飞一样的勇武之将,哪里是你举世无双的美髯公能比的呢?
从关羽收信之后炫耀给部将们欣赏来看,关羽对诸葛亮的话是很赞同的,也就是说在他心底,其实张飞也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
4.孙权
三分天下,天下三大霸主之一,可就是这样的人,当时与刘备还是盟友,孙权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之女,其实地位上来说,还是给了关羽面子。
关羽哪怕不嫁也没啥,可是他竟然辱骂孙权使者,这就有点令人看不懂了!
包括后来的吕蒙,给关羽写信,心中大夸特夸,让其飘飘然,忘记了防备,这也是性格导致。
要知道,虽然孙刘联盟,可是这个联盟并没有那么亲密,吕蒙偷袭荆南三郡、湘水划界才过去多久?
关羽是荆州都督,地位最高,仅次于他的就是糜芳与傅士仁了。
因为糜芳是南郡太守,而傅士仁坐镇公安,这两个地方是荆州最重要之地,可以算得上是关羽的副手。
不提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糜家对刘备资助多少,就但是的地位来说,怎么也能得到关羽的尊重吧!
结果呢?
身为富N代的糜芳,跟随刘备漂泊二十年都没有放弃,连曹操封的太守之职都没要,却在刘备建立基业之后转投了东吴,这其中的道理想必不难理解。
如果说糜芳和傅士仁,是因为他们俩是个小人的话,潘濬又怎么说?
他能在东吴被称为社稷之臣,却在荆州之时,依然与关羽不合,难道也是因为他是个小人吗?
“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孙权袭羽,遂入吴。普至廷尉,濬至太常,封侯。”
关羽之所以能傲视群雄,谁都不看在眼中,用现代人的话说,他是“万人敌”,所以有这个资本。
是否真的是万人敌且不说,毕竟这也就是曹操、郭嘉等人的一句称赞,至少在他跟随刘备之后大小战役中,并没有立下太大的功劳是真的。
当初吕布被杀之后,刘备袭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将下邳交给关羽镇守,自己与张飞屯兵小沛。
后来,曹操大军来伐,刘备和张飞不敌,兵败而逃,关羽也没好到哪里去。
关羽和刘备的妻子都做了曹操的俘虏,无奈之下,关羽投降了曹操,后来在为曹操征战之中,发现刘备竟然在袁绍营中,这才起意重新回到刘备身边。
而且,为了报答曹操的不杀之恩,关羽临走前还为曹操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
因此,曹操称赞道:“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