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迅的母亲八十岁大寿成为闹剧,只因为三儿子带着新欢回家祝寿

鲁迅的母亲八十岁大寿成为闹剧,只因为三儿子带着新欢回家祝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3/12/6 2:27:15

1937年春节,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要过八十岁的生日了,这是个喜庆的日子,那时很少人能活过八十岁。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公开携同居情人蕴如和他们的孩子来到北京为母亲拜寿。

(注,这时鲁迅已经病逝了)

当周建人等人走进家里时,他的结发妻羽太芳子正在擦拭窗户,看到丈夫带着情人一家前来,她情绪失控地伤心大哭,芳子的儿子周丰二见此情景,自然帮着母亲,上前怒斥周建人。

芳子的姐姐信子也是周建人的二嫂,信子也和周建人、王蕴如大吵一架周建人很生气,带着情人一家子大怒而去,以后不再给芳子母子四人汇一钱,并且公开声明和芳子“脱离关系”,不认三个子女为自己的孩子。

周老太太的八十岁寿诞成为吵架的闹剧。周老太太一定很难过,大儿子鲁迅先她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过个八十岁大寿却因家庭矛盾而让喜事变成大吵大闹的闹剧。

其实周老太太生两个儿子就足够了,第三个儿子对于她一点用处都没有,还让她在八十岁生日都过不成,赡养她的是大儿子鲁迅和二儿子周作人

后来周老太太的二儿子周作人和三儿子周建人也断交了,因为周作人后来写信给周建人,指责他遗弃结发妻羽太芳子而和王蕴如同居,其言辞极为犀利:“王女士在你看得甚高,但别人自只能作妾看,你所说的自由恋爱只能应用于女子能独立生活之社会里,……若在女子靠男人蓄养的社会则仍是蓄妾,无论有什么理论作根据。”

从此芳子和她的三个孩子周丰二、周丰三、周鞠子由周作人抚养了。周丰三在十九岁时就自杀了,周鞠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只有周丰二寿终正寝。

羽太芳子于1964年逝世,1951年她曾经状告丈夫周建人重婚,可是败诉了,此时周建人正是官运亨通之时。

周丰二当了一个中学数学教师,一辈子当一个普通人,没有靠上鲁迅这颗大树的名望沾光,他还在十年浩劫中被批斗改造,因为他有日本母亲,而且他事母孝顺,他还有一个被称作汉奸的伯父周作人。

但是周丰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声明和伯父周作人脱离关系,因为他是伯父周作人养大了,周丰二也算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而他的父亲周建人此时当着大官。

这都是后话了。

平心而论,发妻和孩子在家,周建人真不应该带着情人王蕴如和他们的孩子回来给母亲祝寿,既然是他自己的“爱情”,就自己享受吧,别带回来让发妻受刺激,看起来倒像是逼宫和示威一样。

按周海婴说,他三叔此行是为了宣告他和芳子婚姻的结束,并给王蕴如家庭地位,认定王蕴如是正式妻子。周海婴还说这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

若是如此,周建人应该到法院申请正式离婚,他跑到母亲寿诞上宣告他婚姻的结束,他以为是两国断交呢?他单方面地宣布离婚就离婚了?他以为他是法吗?

周建人明白他们一行人回来,发妻自然生气,有一番大闹,为什么还要非挑其母八十岁大寿的时间回来,让老太太一生只有一次的八十岁大寿变成闹剧,老太太自然也会生气。

周老太太生这个小儿子,就是为了生气吗?

中国人总说多子多福,其实多子并非会多福,多生儿子说不定多生气呢。

标签: 鲁迅周建人

更多文章

  • 康有为强收刘海粟为徒弟,教他书法,以假乱真进行义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有为,刘海粟,书法,清朝人物

    1921年,刘海粟同天马会的成员在上海举办画展,康有为参观后对《雷锋夕照》《回光》等油画非常欣赏,提出要见见刘海粟。此时刘海粟正向展厅走去,康有为一把拉住他说:“你是刘海翁的儿子吧.”当得知就是刘海粟时,康有为惊奇地望着面前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年说:“你的画老笔纷披,

  • 此抗日英雄曾忍辱负重投降日本,后专心抗日,散尽家财命妻妾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日英雄,马占山,民国人物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中国东北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无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带领军队打响了江桥抗战的第一枪。之所以称他为传奇人物,是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两个水火不容的身份,一个是抗日英雄,另一个是投降日本的汉奸。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马占山的身份是盘踞黑龙江的奉系大将军。后来日本以修桥为名,向中国驻军

  • 曹操评价最高的八个人,关羽刘备前三,第一名你猜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典韦,荀彧,孙策,孙策,孙权,关羽,刘备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能够脱颖而出,站在这个时代的顶端,与他慧眼识人,知人善用的能力分不开。曹操对同时代的英雄评价非常准,今天我们看看曹操对同时代评价最高的八个人物。第八名:典韦古之恶来曹操初见典韦,对典韦的勇武大加赞赏,将他比喻为上古猛将恶来。之后一直将典韦留在身边做贴身护卫。能将身家性命交付给

  • 此人不是皇帝,但一家族自愿守墓八百多年,主席曾盛赞:千古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虞允文,宋朝人物

    他不是皇帝,但死后却享有帝王一般的待遇,一个家族为其守墓八百多年。这个人是谁?伟大领袖毛主席看了此人的事迹后,评价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这个人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可能有人对虞允文不太熟悉,笔者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虞允文后人盛

  • 张作霖每顿必吃的两道菜,大帅府内无人喜欢吃,张学良看到就想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作霖,张学良,民国人物

    纵观张作霖的一生,年轻时做过马贼,后来被招安一统东北,成为一代“东北王”。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双方在山海关杀得天昏地暗。由于冯玉祥突然倒戈,导致吴佩孚打败,结果东北军大举入关,一路南下打到了上海。众所周知,张作霖的大帅府是他统治东北的中枢核心。东北军入关后,大

  • 千古一帝康熙最宠爱女儿,死后穿龙袍下葬,200多年后却曝尸荒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荣宪公主,千古一帝,康熙,龙袍

    197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清朝陵墓时,却发现一名身穿龙袍的女性遗体,且遗体保存完好,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女性遗体着装高贵,头戴金制凤冠、腕套金镯、指戴戒指、披散在最外层的珍珠团龙袍尤为光彩夺目,某非又是一位女皇帝?但清朝历史从未有过女皇帝记载,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人员对遗体及陵墓进行大量对比研

  • “西周那些事儿”之土改大师--周恭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恭王,周朝人物,土改

    周恭王姬伊扈是周穆王的儿子、周昭王的孙子。周恭王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将“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败亡,但也狠狠的打击了周边的蛮夷诸国,周朝得到了暂时的安定。摆在周恭王面前的是:如何恢复经济和生产,把亏空的国库充实起来。分封制的天下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

  • 同治皇帝留下遗诏命此人当皇帝,不是李鸿藻叛变,历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治皇帝,李鸿藻,载澍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嫡嫡亲的儿子,亦继承了慈禧太后执拗偏执的性格,虽然他是皇帝,可事事都得听慈禧太后的,这种“憋屈”事儿如果遇到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比如勾践)咬咬牙就过去了,要知道慈禧毕竟是一个老太婆,熬死了他,同治皇帝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可是遇到同治这种宁折不弯的人,却不可以

  • 杜月笙借钱的方法真厉害,找银行贷时只用一张报纸,轻松拿到30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杜月笙,民国人物

    借钱这件事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吧,借钱难,难于上青天,一个人落寞的时候想去借一笔钱,遭受到的冷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了,然而借钱这件事对于杜月笙来说都不是事儿。我们先说在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何会缺钱,杜月笙作为黑帮老大,收入来源自然大多都是跟黄赌毒有关,他的三鑫公司是上海鸦片的垄断商,而且杜月笙利用自

  • 从“昆阳之战”看光武帝刘秀可怕的大脑思维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昆阳之战,刘秀,汉朝战争,光武帝,汉朝人物

    首先从小到大,可以大概知道刘秀是一个心思异常谨慎而严密的人,并不是感情用事、无脑当敢死队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在昆阳大战前,如果没有80%以上的把握,我不相信他会做出3000兵马挑战40万大军的决定,那么是什么样的信息收集、思维运算使刘秀做出了迎击40万敌军的决定?首先以昆阳之战为例,个人感觉他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