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有为强收刘海粟为徒弟,教他书法,以假乱真进行义卖

康有为强收刘海粟为徒弟,教他书法,以假乱真进行义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3/12/7 1:39:53

1921年,刘海粟同天马会的成员在上海举办画展,康有为参观后对《雷锋夕照》《回光》等油画非欣赏,提出要见见刘海粟。此时刘海粟正展厅走去,康有为一把拉住他说:“你是刘海翁的儿子吧.”当得知就是刘海粟时,康有为惊奇地望着面前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年说:“你的画老笔纷披,气势雄厚,难怪享名多年,我还当你是五十上下的人呢!”

康有为约刘海粟次日到他家谈话,声称非要收刘当他的学生,学书法和诗词古。康为收刘作弟子而大摆宴席。康每次给刘讲学非常认真,刘学康体书法颇得神形。当时广州肇庆遭受水灾,康写字义卖救灾,每天求字的达二三十人,康年高体弱,决定让刘每天临摹十幅,由他选定认可后,加盖上他的图章。这样既减轻了康的负担,又使刘练了字,也支持了灾民。

康晚年在上海曾宴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席间康指责孙中山搞革命不成功,说他和孙中山永远不会一样。客去之后刘海粟向康有为进一言说:“请老先生以后不要再当众评论中山先生,他和您的政治主张不同,救国热忱并无二致,您主张君主立宪,孙先生主张民主政体、五族共和,他比您更进一步,所以绝大多数人跟着他走。”康勃然作色,拍案大怒说:“你也太胆大了,他革他的命,我不是什么革命,为什么相提并论?”刘说:变法维新就是革命,只是方法不同罢了!”康说:”你敢讲实话是很可贵的。虽然你的道理不能折服我,我还是喜欢讲直话的学生。”

1927年2月,康有为在上海度过七十寿辰后去青岛,刘海粟到十六铺送行,他没有想到这竟成为他们的诀别,当康病逝的噩耗传到上海时,刘为之大恸,整日以泪洗面。

标签: 康有为刘海粟书法清朝人物

更多文章

  • 此抗日英雄曾忍辱负重投降日本,后专心抗日,散尽家财命妻妾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日英雄,马占山,民国人物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中国东北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无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带领军队打响了江桥抗战的第一枪。之所以称他为传奇人物,是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两个水火不容的身份,一个是抗日英雄,另一个是投降日本的汉奸。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马占山的身份是盘踞黑龙江的奉系大将军。后来日本以修桥为名,向中国驻军

  • 曹操评价最高的八个人,关羽刘备前三,第一名你猜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典韦,荀彧,孙策,孙策,孙权,关羽,刘备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能够脱颖而出,站在这个时代的顶端,与他慧眼识人,知人善用的能力分不开。曹操对同时代的英雄评价非常准,今天我们看看曹操对同时代评价最高的八个人物。第八名:典韦古之恶来曹操初见典韦,对典韦的勇武大加赞赏,将他比喻为上古猛将恶来。之后一直将典韦留在身边做贴身护卫。能将身家性命交付给

  • 此人不是皇帝,但一家族自愿守墓八百多年,主席曾盛赞:千古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虞允文,宋朝人物

    他不是皇帝,但死后却享有帝王一般的待遇,一个家族为其守墓八百多年。这个人是谁?伟大领袖毛主席看了此人的事迹后,评价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这个人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可能有人对虞允文不太熟悉,笔者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虞允文后人盛

  • 张作霖每顿必吃的两道菜,大帅府内无人喜欢吃,张学良看到就想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作霖,张学良,民国人物

    纵观张作霖的一生,年轻时做过马贼,后来被招安一统东北,成为一代“东北王”。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双方在山海关杀得天昏地暗。由于冯玉祥突然倒戈,导致吴佩孚打败,结果东北军大举入关,一路南下打到了上海。众所周知,张作霖的大帅府是他统治东北的中枢核心。东北军入关后,大

  • 千古一帝康熙最宠爱女儿,死后穿龙袍下葬,200多年后却曝尸荒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荣宪公主,千古一帝,康熙,龙袍

    197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清朝陵墓时,却发现一名身穿龙袍的女性遗体,且遗体保存完好,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女性遗体着装高贵,头戴金制凤冠、腕套金镯、指戴戒指、披散在最外层的珍珠团龙袍尤为光彩夺目,某非又是一位女皇帝?但清朝历史从未有过女皇帝记载,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人员对遗体及陵墓进行大量对比研

  • “西周那些事儿”之土改大师--周恭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恭王,周朝人物,土改

    周恭王姬伊扈是周穆王的儿子、周昭王的孙子。周恭王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将“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败亡,但也狠狠的打击了周边的蛮夷诸国,周朝得到了暂时的安定。摆在周恭王面前的是:如何恢复经济和生产,把亏空的国库充实起来。分封制的天下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

  • 同治皇帝留下遗诏命此人当皇帝,不是李鸿藻叛变,历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治皇帝,李鸿藻,载澍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嫡嫡亲的儿子,亦继承了慈禧太后执拗偏执的性格,虽然他是皇帝,可事事都得听慈禧太后的,这种“憋屈”事儿如果遇到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比如勾践)咬咬牙就过去了,要知道慈禧毕竟是一个老太婆,熬死了他,同治皇帝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可是遇到同治这种宁折不弯的人,却不可以

  • 杜月笙借钱的方法真厉害,找银行贷时只用一张报纸,轻松拿到30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杜月笙,民国人物

    借钱这件事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吧,借钱难,难于上青天,一个人落寞的时候想去借一笔钱,遭受到的冷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了,然而借钱这件事对于杜月笙来说都不是事儿。我们先说在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何会缺钱,杜月笙作为黑帮老大,收入来源自然大多都是跟黄赌毒有关,他的三鑫公司是上海鸦片的垄断商,而且杜月笙利用自

  • 从“昆阳之战”看光武帝刘秀可怕的大脑思维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昆阳之战,刘秀,汉朝战争,光武帝,汉朝人物

    首先从小到大,可以大概知道刘秀是一个心思异常谨慎而严密的人,并不是感情用事、无脑当敢死队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在昆阳大战前,如果没有80%以上的把握,我不相信他会做出3000兵马挑战40万大军的决定,那么是什么样的信息收集、思维运算使刘秀做出了迎击40万敌军的决定?首先以昆阳之战为例,个人感觉他的大

  • 真实的玄奘西游,偷渡处境,历尽坎坷,险些成魔鬼女神的祭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玄奘,唐朝人物

    公元664年,农历4月14日,一名高僧的葬礼正在唐帝国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长安最主要的街道,沿途簇拥了上百万的送葬市民,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据记载,长安城的街道两侧布满了素盖、幡幢、金棺、婆娑树,凄婉的笳声传来,使这个初春显得肃穆悲凉&h